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效果分析

2017-09-11 10:25罗权吴巍周文
当代医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硫酸镁子痫小剂量

罗权,吴巍,周文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九江332000)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效果分析

罗权,吴巍,周文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九江332000)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效果。方法选择子痫前期高危孕妇88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各44例。硫酸镁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组在硫酸镁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剖宫产、流产以及子痫前期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差异。结果阿司匹林组患者产后出血、剖宫产、流产和硫酸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硫酸镁组(P<0.05);阿司匹林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和硫酸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阿司匹林组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小剂量阿司匹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效果;尿蛋白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病情复杂,变化快,是导致围产儿以及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对于子痫前期的治疗多采用硫酸镁治疗,但不良反应比较多且效果欠佳。有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活性物质敏感性和周围循环阻力,促进孕妇组织灌注的改善[1-2]。本研究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研究对象2015年5月~2016年4月子痫前期高危孕妇88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各44例。阿司匹林组患者初产妇33例,经产妇11例;21~38岁,年龄(28.34± 2.67)岁,孕产妇1~4次,平均(2.51±0.29)次。硫酸镁组患者初产妇32例,经产妇12例;21~37岁,年龄(28.14± 2.47)岁,孕产妇1~4次,平均(2.34±0.21)次。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所有患者常规给予侧卧位休息,限制活动,对钠盐摄入量进行限制,并注意多种钙剂和维生素的补充,同时,硫酸镁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25%硫酸镁20 mL和5%葡萄糖100 mL混合后在半小时内滴注完毕,后以25%硫酸镁60 mL和5%葡萄糖1 000 mL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3]。

阿司匹林组在硫酸镁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每天50 mg,晨起一次性口服[4]。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终止妊娠前1天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剖宫产、流产以及子痫前期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剖宫产、流产以及子痫前期发生率相比较阿司匹林组患者产后出血、剖宫产、流产和硫酸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硫酸镁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剖宫产、流产以及子痫前期发生率相比较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比较治疗前两组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阿司匹林组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改善幅度更大(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和治疗后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比较(x±s)

2.3 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相比较阿司匹林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和硫酸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相比较(x±s)

3 讨论

子痫前期是产科常见多发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产妇以高尿蛋白量、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可引发产后出血、胎儿死亡、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5]。因此,对子痫前期高危因素进行积极预防,对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母婴生存率意义重大。

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认为,在妊娠过程中,可出现两个螺旋小动脉血管重铸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妊娠12周之前,螺旋小动脉血管重铸发生在蜕膜间[6]。第二个阶段在妊娠12~16周,螺旋小动脉血管重铸发生在子宫肌层。若绒毛滋养细胞侵入不良,可导致子宫肌层螺旋小动脉血管重铸受阻,并减少胎盘血流灌注,从而导致胎盘缺血缺氧,引发部分组织细胞应激性反应,诱导血栓素A2以及内皮素分泌,导致血管收缩,并引起血压升高、尿蛋白量增加等症状[7]。

阿司匹林可维持血液中前列腺素水平以及血栓素A2水平相对稳定,减少血管收缩,促进局部微循环的增加和胎盘血液供应的增加,发挥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降低血管对血栓素的敏感性,有效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另外,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不会增加产后出血以及流产风险,应用安全性较高[8]。

本研究中,硫酸镁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组在硫酸镁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患者产后出血、剖宫产、流产和硫酸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硫酸镁组(P<0.05);阿司匹林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和硫酸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阿司匹林组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改善幅度更大(P<0.05)。

综上所述,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胎盘生长因子、平均动脉压、24小时尿蛋白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1]牛锦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3):297-299.

[2]殷茵,孙丽洲.子痫前期凝血状态评估及抗凝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1):803-805.

[3]李玉霞.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淮海医药,2016,34(2):169-171.

[4]林丽琼,李冬红.抗凝药物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8):1279-1280.

[5]臧建新.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肌氨肽苷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围生结局观察[J].临床医学,2016,36(7):75-76.

[6]吴秋英,郑再娟,张永凤,等.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70-71.

[7]谢川,刘兴会.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孕妇先兆子痫的指南解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5,11(2):23-25.

[8]赵应梅,肖丽萍,胡花,等.睡前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J].生殖与避孕,2012,32(5):355-359.

猜你喜欢
硫酸镁子痫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