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脉造影术后护理比较研究

2017-09-11 10:25戴小青张瑜钱鑫
当代医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经股造影术冠状

戴小青,张瑜,钱鑫

(1.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西九江332000;2.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西九江332000)

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脉造影术后护理比较研究

戴小青1,张瑜2,钱鑫2

(1.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西九江332000;2.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西九江332000)

目的对比观察经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与经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患者术后护理特点,提高冠脉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80例采用冠状脉造影术诊断的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经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诊断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将采用经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诊断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0±1.3)d、肢体制动时间(1.9±0.4)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迷走神经反射1例、排尿困难1例、肢体麻醉2例,除静脉血栓与穿刺点出血外,各项术后并发症及不适症状表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护理方法简单,患者的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经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经股动脉冠状脉造影术;术后护理;护理干预;并发症

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是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的特点[1]。随着临床对CAG的不断改进,经桡动脉CAG具有费用低、对体位制约少、穿刺部位出血少且便于包扎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2]。CAG具有创伤性,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有辅助作用。本文就CAG两种穿刺途径术后护理要点及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采用CAG诊断的患者,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5.6±6.7)岁。疾病类型:陈旧性心肌梗死26例,心绞痛20例,急性心肌梗死17例,胸闷、胸痛5例,心功能不全12例。采用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经桡动脉CAG,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CAG。两组患者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②有胸闷、胸痛或心绞痛症状患者;③经心电图检查、MRI、CT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患者;④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实质性脏器损伤、恶性肿瘤或神经疾患患者;②有CAG禁忌证患者。

1.2 诊断方法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CAG,选择脉搏稳定且Allen’s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桡动脉进行穿刺。选择挠骨茎突近端作为穿刺点,消毒铺巾后穿刺植入桡动脉鞘管,通过导丝引导导管至冠脉开口进行冠脉造影。

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CAG,选择右侧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植入股动脉鞘管进行造影。

1.3 护理方法护理共同点:①基础护理。告知患者CAG后要多饮水,记录尿量变化情况,有不适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持穿刺部位卫生,穿刺肢体三天内禁止提取重物、静脉输液等,避免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穿刺点出血症状。叮嘱患者主动活动穿刺部位,帮助患者翻身,放松肌肉,家属可以辅助被动运动,幅度不要过大。②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满足患者对营养的需求,保持二便通畅。

护理不同点:①术后拔管、止血护理。观察组患者CAG术后要立即拔出桡动脉鞘管,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后用弹力绷带进行6 h加压包扎,注意不影响正常桡动脉搏动。弹力绷带解除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可以下床活动。对照组患者CAG术后要立即拔出股动脉鞘管,并立即压迫止血20 min。无菌纱布、弹力绷带包扎后沙袋压迫6 h。②肢体护理。观察组给予软枕垫于穿刺部位前侧,促进血液回流。腕部制动3 h,引导患者运动手指,防止出现手指麻木现象[3]。对照组保持患肢伸直,患肢制动12 h,严格卧床休息24 h。在床上排尿排便,用力咳嗽或排便时按压住穿刺点,密切关注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有异常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1.4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血肿、迷走神经反射、静脉血栓)、住院时间、肢体制动时间、不适症状(排尿困难、肢体麻木、穿刺点出血、腰背疼痛、失眠)。

1.5 统计学方法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肢体制动时间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0±1.3)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9±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61,P<0.05);观察组平均肢体制动时间为(1.9±0.4)h,对照组平均肢体制动时间为(18.1±4.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716,P<0.05)。

2.2 术后并发症、不适症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适症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除静脉血栓与穿刺点出血两项表现外,其余表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不适症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3.1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CAG优缺点桡动脉周围无较大的神经组织、粗大血管,一般不会损伤神经,且桡静脉位置表浅,可以迅速止血,降低了迷走神经反射、血肿发生率[4]。桡动脉CAG术后制动时间短,不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时间,可以改善穿刺部位的血液循环,不会出现肢体麻木、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症状。而股动脉血管较粗,便于操作,适用于急诊患者[5]。但是周围存在较多的神经、血管,容易引起血肿、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经股动脉CAG术后需要24小时制动,并保持被迫体位,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

3.2 CAG术后护理要点针对CAG两种不同途径的优缺点,临床在CAG患者术后应给予对症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重视穿刺部位皮肤、温度、脉搏变化情况[6]。鼓励患者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泄速度,降低对肾脏的损伤。且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护士要熟知CAG术后护理操作要点,鞘管拔出后立即加压包扎,保护好穿刺点。根据穿刺途径严格制动,选择最佳体位,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做好解释工作。询问患者主观感受,态度要诚恳、耐心,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经桡动脉行CAG术的观察组患者经全面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3.0±1.3)d、肢体制动时间(1.9±0.4)h,明显短于经股动脉行CAG术的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迷走神经反射1例、排尿困难1例、肢体麻醉2例,除静脉血栓与穿刺点出血外,各项术后并发症及不适症状表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CAG较经股动脉行CAG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夏松磊.冠状动脉造影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36):63.

[2]张俊江,常伟.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在临床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4):75-76.

[3]陈丽,马长虹,陈江雯,等.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配合[J].西部医学,2014,26(3):386-387,390. [4]方存明,程久佩,胡学俊,等.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74-75. [5]张燕波,姜东炬,胡高频,等.心脏瓣膜病患者经桡动脉、股动脉行冠状动脉联合左内乳动脉造影对比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4):376-378.

[6]杨云,段军仓,楚宝峪,等.经桡、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184-18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4.085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20177117)

猜你喜欢
经股造影术冠状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多排CT对经股动脉与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对比分析
双重造影术在犬膀胱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效果分析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血尿(附13例报告)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冠状切口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