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三首革命歌曲

2017-09-12 11:02魏协武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三大纪律农贷印刷厂

□魏协武

在延安时期的火热革命斗争中,产生了许多动人心弦的歌曲。陕甘宁边区银行职工辛波、肖煌两人,结合本职工作创作的《光华印刷厂厂歌》《农村贷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光复延安歌》三首歌曲,歌颂了边区金融事业,反映了农贷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唱出了边区军民重新回归延安的喜悦之情。

脍炙人口的《光华印刷厂厂歌》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光华印刷厂,是印制陕甘宁边区货币的工厂。由于国民党的封锁禁运,印刷厂的每一块石印石都是历经艰难、辗转多次才能运送到延安。

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党乘机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边区军民的生产生活进入异常艰苦的阶段。

由北平奔赴延安、担任光华印刷厂印钞工兼工会俱乐部主任的肖煌,被印刷职工那种克服困难、努力生产的精神所感动,他一鼓作气创作了《光华印刷厂厂歌》: “乒乒乒、哗啦啦,我们工人在印刷。白天不休息,夜间还印刷,生活活泼生产(工作)超计划。经济战线我们打先锋,把反动派的分裂、围困都冲垮。团结互助有力量,赶走(那)日寇建设我们的新中华!”

《光华印刷厂厂歌》一出炉,立即就在厂内传唱开来。职工开会唱,班前班后唱,唱得全厂热气腾腾,唱得生产蒸蒸日上,既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工厂的生产。后来,这首歌传遍了边区银行系统,传遍了延安。

肖煌说,“乒乒乒”是形容石印工人用 “油墨皮棍”打墨台的声音,“哗啦啦”是形容石印工人在生产时拉“底盘”的声音。歌曲的开头与结尾用了两个合声,开始的合声是几部机器在运转时发生不同的音响,结尾的合声是用音符来表达和谐、美好的新中华。

《光华印刷厂厂歌》作者肖煌(左一)1991年与光华印刷厂的老战友在陕甘宁边区银行大楼前合影。

倡导廉洁自律的《农村贷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1946年,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农业贷款出现了区、乡干部包办代替和利用职权徇私情的不正之风。边区银行业务处长辛波借用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曲谱重新填词,创作了《农村贷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农村贷款大家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得注意。第一反对包办耍私情,民主讨论群众来决定。第二贷款数字要公布,区、乡负责不许打埋伏。第三到期保证要收回,有借有还年年有贷款。八项注意时时要牢记,贷借才能收到好成绩……”

据歌词作者辛波和农贷员牛旺林回忆,《农村贷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作于1946年春。边区银行为了总结和改进农贷工作,由辛波带领工作组在延安县乌阳区(今宝塔区元龙寺乡)围绕农贷放给谁、谁来放、怎样放、怎样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针对边区农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建议,得到了边区银行的肯定。不久,边区银行召开各分行行长会议,规范了农村贷款工作。《农村贷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这首歌曲对纠正农贷发放中的不正之风、促进边区金融事业健康发展、改善金融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农村贷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充分体现了陕甘宁边区金融工作者的廉洁自律精神。现在,凡来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参观的金融工作者,都主动要求讲解员带领他们唱《农村贷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前来参观的金融干部认为,《农村贷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歌词编得好,内容简明生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今金融工作者清廉放贷的一面镜子。它不仅适用于农村贷款,也适用于其它各项贷款,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今天,其精神是所有金融工作者都应该学习和发扬光大的。

《农村贷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1947年2月,光华印刷厂职工转移前合影。前排左一为辛波,照片上写着“赠给优良工作者,更进一步——于革命高潮的前夜”。

欢庆胜利的《光复延安歌》

1947年2月,延安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无论是机关还是学校,都在按要求组织转移。辛波等边区银行工作人员于2月4日合影时,一致认为我军暂时撤退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他们要求摄影师在照片上部写上了这样的话:“赠给优良工作者,更进一步——于革命高潮的前夜。”

3月19日,毛泽东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部队,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此后,西北野战军先后发动了榆林战役、沙家店战役、延清战役、黄龙战役等,重创了国民党军队。

1948年4月21日,侵占延安一年多的国民党胡宗南部弃城南逃,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于22日收复延安。

延安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陕甘宁边区银行的辛波和肖煌无比兴奋,格外激动。两人怀着喜悦的心情,立即由辛波作词,肖煌谱曲,创作了《光复延安歌》。这首歌曲歌颂了英勇的西北人民解放军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唱出了胜利者回归的喜悦心情。《光复延安歌》成为当时延安的一支流行歌曲,不仅机关干部唱、军人唱、学生唱,很多普通的农民也自发地学唱这首歌。

1991年9月21日,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开馆,辛波和肖煌这两位鬓发斑白的老人重逢在宝塔山下。两人回想起当年创作《光复延安歌》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他们一边深情回忆,一边放声歌唱这三首革命歌曲。

临走时,他们把三首歌的词谱捐给了延安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这些革命史料成为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的重要展览内容。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三大纪律农贷印刷厂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控制与抵制:民国时期国家行局与川省合作金库关系研究
控制与抵制:民国时期国家行局与川省合作金库关系研究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的农业贷款
抗战时期的农本局与四川农村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和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