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实践与探析

2017-09-13 11:28李思然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对策

李思然

摘要:青年教师助课是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教学工作对青年教师的实际要求,针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助课制度,诸如如何解决老带新,真教真带;新学老,入心入脑;加大青年教师教学方面经历的投入;如何使助课方式多元化;如何进一步细化对青年教师选课、检查、评价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对策

一、黑龙江大学助课制度设立背景

首先,大学学校层次类型决定了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目前,国内高校大致分为四类: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职业型。无论哪种类型的划分,学校都需要承担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对外输出知识的教学任务,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因此,对黑龙江大学来说教学工作的任务、水平和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其次,青年教师比例决定了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培养的重视。青年教师是师資队伍中的生力军。据统计,黑龙江大学35岁以下教师比例高达43%,40岁以下教师比例甚至达到64%。近几年青年教师队伍逐渐壮大,他们在给学校带来活力的同时,教学经验和教学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黑龙江大学属于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资质结构上新进青年教师大多为国内重点大学的应届博士生,大部分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助教经验较少甚至没有教学经验,而入职前的新师培训由于客观条件不充足而以理论大课为主,缺乏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以及教师自主性实践,所以部分新入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入职后的授课需要。因此,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决定了对青年教师助课制度的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于金钱和利益的追逐侵蚀着人们的行动取向,而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导向又加剧了青年教师对科研的过高重视,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地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科研中,科研搞好了不仅名利双收,而且会给自己的学术发展带来诸多好处。至于教学,只要完成了既定的工作量就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如何就不必花太多心思,于是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不少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也就“见怪不怪”了。许多教师甚至认为,由于教学质量考核的软性特征,致使高校教学几乎成为一种“良心活”。对于新入职的教师而言,助课制度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迅速提高教学水平,还能让他们从老一辈优秀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学习如何摆正心态,积极工作,从自律的角度做“良心活”。

二、黑龙江大学助课制度的成果和优点

黑龙江大学作为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对于师资质量、教学质量一向严抓严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帮助新进教师更好地进入角色,适应岗位要求,学校建立新师培训和新师助课体系,青年教师培训主要包括导师制、助课制、助研制、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训。青年教师助课制度要求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带助课教师,指导教师一般均为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指导教师负责解答助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并切实指导助课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对助课教师履行职责及工作态度进行考评,并负责于每学期末形成对助课教师考评写实的书面材料交至教务处师资培训中心,作为学校对助课教师工作考核依据之一;需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安排助课教师承担批改作业、习题课及课外答疑等教学任务;需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安排助课教师进行1~2次课程的课堂讲授任务,并负责依据助课教师的授课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助课教师所助课程一般为拟主讲课程或相近课程,且一般应为本科生课程。助课教师原则上要跟班听课,协助指导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并负责及时发还学生,同时要及时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反馈信息以便指导教师能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有习题课的课程,助课教师应负责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为学生讲授习题课。助课教师负责协助指导教师开展课外答疑,并应该把答疑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向指导教师反馈。

《黑龙江大学青年教师助课管理办法》自2010年发布至今,通过不断细化和改革形成了一定规模:2012~2015年共有29个院系的126名教师助课221门本科课程。2012年全年共有68位教师完成了88门课程的助课任务;2013年有35位教师完成了50门课程的助课任务;2014年共有25位教师完成了38门课程的助课任务;2015年共有30位教师完成了45门课程的助课任务;2016年45人参加助课任务。(由于按规定青年教师需在入职后两年内完成助课,此处每年按人次统计,重叠部分多于实际总人数。)

青年教师参与助课的热情很高,42%的教师选择助课两门及两门以上,其中电子工程学院有6位青年教师助课大于等于4门,占30%。哲学学院、西语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的青年教师助课也很积极,助课4门及以上的教师占该学院比分别为57%、50%和33%。绝大多数助课的青年教师反应助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有益。

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具有以下优点:

1.缩短适应周期。基于先助课再上课的原则,参加过新教师助课再上岗的教师在培养周期上明显缩短。

2.提高教学质量。助课教师助课的课程和自己任教的课程相关度强,甚至有的助课跟自己是同一门课,在助课学习时更具针对性,更加有效;助课使助课教师能够实际体验、实际操作,对教学过程及内容有一个形象且具体的认知和体会;提前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特点,利于与学生互动;指导教师将总结出的经验和授课方式方法直观直接地呈献给助课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认清和确定课型与教学方法、教案与教学设计概念,掌握课堂教学的设计, 掌握如何引入新课,如何“温故而知新”等等,使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3.传承优秀师德精神。指导教师积极实现“手把手”“传帮带”的工匠精神,既是教学技术和经验的传承,同时也是老一代奉献、严谨、真诚、爱学生等优秀师德师风精神的传承。endprint

4.教师团体中老带新,教学团队更加融洽,有利于团结协作。在指导教师和助课教师互动中老教师从新教师身上汲取新鲜思想,有利于老教师与时俱进。

三、黑龙江大学助课制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助课方式单一,助课教师课堂参与度低

助课的形式以单纯听课为主,助课老师单纯扮演学生角色,被动地听助课的老师讲课。相对于理工科老师可以帮指导老师批改作业,文科助课教师参与度比较低,缺乏與学生的互动,在学生中的存在感较低。

(二)实际助课时间不足,主课效果欠佳

实践过程中,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原因,个别助课教师存在迟到缺勤问题,导致实际助课时间不能保证,达不到预期助课效果。

(三)考核方式流于形式

考评分为教务处随机查勤和助课核实表。核实表在学期末由助课教师本人寻求指导教师,学院对其助课情况及助课教案进行评价撰写评语。由于顾忌助课教师以后会与自己共事,且评语内容经手助课教师,很多指导教师在评语中报喜不报忧,评价的客观性打了折扣,致使教务处无法掌握真实情况。

(四)助课与授课同时进行

部分教师反应由于院系客观课程安排要求,来不及进行完成助课等新师培训课程,就同时开始正式授课,压力比较大,助课效果受影响。

四、提高黑龙江大学助课制度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助课教师的课堂参与程度,助课方式多元化

根据文理工科不同教学特点,设计多元化的助课方式。当教师能力和知识储备无法完成批改作业或讨论指导等要求时,可以要求助课教师按学生标准完成作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组织、调控。提高参与程度,有利于青年教师尽快完成思维上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迅速将指导教师的经验试用于时间,提高其教学课堂上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效把控课堂,避免青年教师执教后只采用灌输式、单向性教学的教学模式。

(二)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除原有的教务处人员查勤外,可以有效利用学校电子教务平台,由指导教师个人账户直接将助课情况核实表交至教务处系统。使指导教师能够客观评价助课教师的助课情况、出勤情况。助课情况核实表亦可进一步明确细化:助课是否按时、足时;助课教师批改作业、主持讨论的工作量;助课教师是否与指导教师有探讨交流等。

(三)调动新老教师积极性

针对指导教师,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思想上要求强化“引领责任”。对于青年教师,要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助课教师高质量完成助课任务的积极性,思想上的动员工作要细致,院系领导的关心要具体到位,助课安排要具体。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