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篁斋絮语

2017-09-14 07:36邱明强
中国篆刻 2017年9期
关键词:书卷气硬笔硬笔书法

墨篁斋絮语

(一)

墨篁斋是我的工作室。篁,竹林也。儿时,在家乡,青翠的竹林,写满了我的神往。因天性喜竹,长大后,知竹之劲节与虚心,年轻的心,也就附丽于此情此境了。古人“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的美妙意象时常萦绕于心。至今,无论在城市现实生活之所,还是徜徉艺术世界之境,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成为我生活与艺术的信条。也只有居所种竹,斋名寓竹,笔底墨趣似乎才觉清爽。

追溯中国的竹子文化,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历来“岁寒三友”或“四君子”,无竹不成篇。竹的高风亮节、人文情怀和艺术姿式,对爱好书画的我来说,是“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甚至是灵魂的某种寄意。竹段的虚心与清高,竹叶的尖锋与清劲,风过竹林的清韵,月照竹林的清光,雨润竹林的清雅,鸟鸣竹林的清幽,古往今来,不知启悟了多少书画中人的心智啊。我深感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的神采意蕴,亦可在竹的世界里寻答求解。古有竹简,今有竹笔。竹笔,也是硬笔书法的种类之一。曾经试写过,别有韵趣。

吾爱竹林。吾爱墨篁斋。诚如古人“吾爱吾庐”之意也!

(二)

我与书法特别是硬笔书法的缘定之地,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吟诵的“江南忆的最忆”之地——杭州!33年前,也就是1984年深秋时节,全国首届青年钢笔书法大奖赛在杭州落下帷幕,在海内外30多万件参赛作品中,我是10位一等奖(最高奖)获得者之一。赴杭州参加授奖活动期间,遥想公元353年中国第一行书《兰亭序》在这片神奇土地上诞生,亲身见证当代中国硬笔书法活动也在这片神奇土地上兴起,全国首家《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在众多老一辈书画家的奖掖下应运创刊,心中油然而生思接千载、意会万方的感触,当时发出了“硬笔柔毫总关情,吾辈应作开拓人”的憧憬。此后多年,《中国钢笔书法》经常约稿,刊登我的文章、作品,人物介绍,她守望与呵护众多书法新人的发展,并为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重大贡献。“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我情怀的最深处,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的发祥地和圣地,不在别处,永远在江南的杭州,与兰亭相连……

33年来,物换星移,人事更替,多少世事随风而去。时光,无情地改变了人们的容颜与心态。有友人问我,早在20多年前,你就和庞中华、卢中南、朱以撒、王正良、顾仲安等人物,或参加评奖活动,或出席理论研讨,出版字帖,作书法讲座,名字常见于报刊杂志,字帖常列于繁华书市。这些年,好像潜伏一般,《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上也难得见到你的影子和字迹了。

的确,这些年来,自已有意地隐身去了——虽不敢说“大隐于朝”,但至少“隐”了吧。时隔10多年,《中国钢笔书法》“经典回顾”栏目再次约稿,仿佛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我再也没有理由不应约了!也想借此机会,聊聊心迹,向惦记我的人,说声谢谢!向新朋友,道声好!

(三)

这些年来,因为静处,使我能抛开世俗的诸多纷扰,面对书艺,静心悟法。浮躁,急功,是当今社会的通病。心气的浮躁、是艺术也是书法的大敌。虽然说练书法可以修心养性,但世俗的纷扰,凡根的不清静,时时牵扯着对书艺的精进。与每天都向你来袭的世俗市侩保持一定的距离,是需要断舍的。就像我7年前还是个“烟鬼”,烟龄近30年,烟戒了。说戒就戒,当断则断,不受其乱。铁心一下,“烟瘾”断然退去。人生许多事,如果拿出戒烟的毅力、决绝力,何事不成?何功不就?我在静处中,业余读经典,文史哲艺,古的今的,中的外的,择读之,深思之,融会之,以不断充实丰富自己。我在静处中,观法帖,悟法度。深感中国书法有两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是“书写性”,二是“书卷气”。无论是硬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书写性是其第一性,是大前提。通过书写,修炼心性,体验书写过程的快乐特别是情绪的愉悦,不为写字而写字,我认为是书法学习更高层次的要义。把书写性与艺术性连接起来的,唯有中国的汉字书写才可达到至妙至美。实践证明,作为书写工具的硬笔、毛笔,均可臻于各自独特之妙处。而反映书法格调和境界的,便是书卷气。古人常谈“文墨”,“文”与“墨”总是相提并论。书卷气是文润墨气、墨含文光,从笔情墨趣中产生审美愉悦,从静观中生悟。那么,“书写性”从何而来?从日常的、规范的写练中来。“书卷气”从何而来?从日常的、有目的的品读经典中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斯言诚哉!

(四)

这些年来观察或与一些家长交流中发现,青少年儿童学习硬笔或毛笔书法,除了学生个人因素外,学校环境、培训机构和家长的影响相当大。这是我原先没有细想的。在这里,我不讲具体的习字窍门,只想呼吁我们的各有关方面,多做因材施教的事,少做揠苗助长的事。从书法中学习人文,学习规范,至关重要。学校要培养孩子们对汉字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对汉字书写的自信。现在学生很怕写字,越怕越写不好。书法培训机构应更多注重书法的美育内涵,培养小孩正确的书写心态,感知书写快乐,并把快乐写字作为对心智的重要启迪。提醒家长们,不宜急于将孩子培训成什么“小书法家”,而应该把写字当作为练细心、耐心、恒心的最佳途径。有了对汉字书写的自信与快乐,细心与恒心,何愁写不好字呢?我非常感激我的父母和老师,在我小时候黙黙地呵护我对写字画画的兴趣与热爱,从来不逼我。我也不知道何为“书法家”,只是乐此不疲。后来机会来时,水到渠成。所以,现在普遍的问题,小孩要写好字,根本的问题往往不在小孩,要从学校、培训机构和家长抓起!

曹植《洛神赋》节录(『丽人』后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耀』应为『曜』『夫渠』应为『芙蕖』『禯』应为『穠』)

猜你喜欢
书卷气硬笔硬笔书法
周玥函
楊雅然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安秀扬硬笔书法
现代汉语中“书卷气”一词语境拓展及语义增值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书卷气
涵养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