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秘诀(十三)

2017-09-14 07:28清人原著本刊编者译
中国篆刻 2017年9期
关键词:董先生匾额

□ 清人原著 本刊编者译

书法秘诀(十三)

□ 清人原著 本刊编者译

六书象形会意谐声指事转注假借,发笔处收笔处转笔处皆有口授妙诀。又起不孤,伏不寡,亦双白妙语。陈眉公执笔撮于指尖,横担又斜又扁,不肯对客作书,恐人盗去笔法,此与古人执笔稍异。右军执笔向内,大令执笔向外,鲁公执笔真正中锋,今持其墨迹,向日中照之,划中微有一线,其色更黑,画画皆然。三人执笔虽不同,然皆悬腕、悬肘。董先生学大令,邹虎臣则全仿鲁公。

董先生于明朝书家不甚许可,或有推祝枝山者曰,枝山只能作草,颇不入格。于文徵明,但服其能画,于米万钟则更唾之矣。于黄邓稍蒙许可。董用羊毫,其头甚长,约一寸七八分,又略丰美。所谓毫毛茂茂,但笔笔尖耳!用之写小楷、小行或微杂紫毫。若匾额宜用羊毫,字大者,绝不用棕及猪毫。匾额横字,书宜长瘦,不宜扁阔。直竖匾额,高悬七八丈者,上字宜微大,下字宜微小,大字宜笔笔用力,黑多白少,言用笔宜肥也。

译文:

六书是指:象形、会意、谐声、指事、转注、假借,发笔处、收笔处、转笔处皆有口授妙诀。又有起不孤,伏不寡,这也是王双白的妙语。陈眉公执笔撮(撮:三指取也)于指尖,横担(笔横)又斜又扁,不肯对着客人作书,唯恐他人盗去他的笔法,这与古人执笔方法稍有差异。王右军(王羲之)执笔向内,王大令(王献之)执笔向外,颜鲁公(颜真卿)执笔真正中锋,今拿来他的墨迹,对着阳光映照,划中隐藏有一线,其色更黑,每一笔画都这样。三个人执笔方法虽然不同,然而都是悬腕、悬肘。董先生学大令,邹虎臣则全仿鲁公。

董先生对于明朝书法家不太首肯,或者有时说到祝枝山:枝山只能写草书,颇不入格。至于文徵明,只佩服他能画,至于米万钟则更是唾弃了。于黄、邓稍有许可。董先生用羊毫笔,笔头很长,约一寸七八分,又略丰美。所谓毫毛茂茂,笔笔尖!用它写小楷、小行楷或微杂紫毫。若写匾额则宜用羊毫,字大,绝不用棕及猪毫。匾额一般是横字,书宜长瘦,不宜扁阔。直竖匾额,高悬七八丈者,上字宜微大,下字宜微小,大字,宜笔笔用力,黑多白少,说是用笔宜肥也。

张冰洁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天鹅西路世家花园14-2-602

张旭龙 515300 广东省普宁市流沙北街道纺织品市场B1幢

王荣俊 225747 江苏省兴化市订报垛镇文化站

赖小辉 341800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滨江小区2栋

岳金凤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龙沙小区

王 磊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群辉小区54幢314号二层202室

杨树凯 155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八马路人和大院53信箱

黄 刚 311413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中心小学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二中

李小娟 041603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三维集团三维中学

《董美人墓志铭》

碑帖释文:

美人姓董,汴州恤宜县人也。祖佛子,齐凉州刺史,敦仁愽洽,标誉乡闾。父后进,俶傥英雄,声驰河渷。美人体质闲华,天情婉嫕,恭以接上,顺以乘亲,含华吐艳,龙章凤采 ,砌炳瑾瑜,庭芳兰蕙。既而来仪鲁殿,出事梁台,摇环佩于芳林, 袨绮缋于春景,投壶工鹤飞之巧,弹棋穷巾角之妙。妖容倾国,冶咲千金,妆映池莲,镜澄窗月。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裾之风,飒洒委迤,吹花回雪。以开皇十七年二月感疾,至七月十四日戊子终于仁寿宫山第,春秋一十有九。农皇上药,竟无救于秦医;老君灵醮,徒有望于山士。怨此瑶华,忽焉凋悴,伤兹桂蕊,摧芳上年。以其年十月十二日葬于龙首原。寂寂幽夜, 茫茫荒陇,埋故爱于重泉,沉余娇于玄隧。惟镫设而神见,空想文成之术,弦管奏而泉濆,弥念姑舒之魂。触感兴悲,乃为铭曰:

高唐独绝,阳台可怜。花耀芳囿,霞绮遥天。波惊洛浦,芝茂琼田。嗟乎颓日,还随湲川。比翼孤栖,同心只寝。风卷愁慔,氷寒泪枕。悠悠长暝,杳杳无春。落鬟摧榇,故黛凝尘。昔新悲故,今故悲新。余心留想,有念无人。去岁花台,临欢陪践。今兹秋夜,思人潜泫。游神真宅,归骨玄房。依依泉路,萧萧白杨。坟孤山静,松疏月凉。瘗兹玉匣,传此余芳。

惟开皇十七年岁次丁巳十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上柱国益州总管蜀王制。

猜你喜欢
董先生匾额
外卖小哥送餐途中偶遇失散多年的哥哥
乃琼寺旧藏匾额“灵口远徼”考释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璿题云榜 景以名传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匾额与楹联
清官断玉盆
匾额下的刺猬
董先生
看见了什么?
有些精神分裂症非“疯狂”
清代帝后御赐多语合璧匾额的制作及悬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