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尓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2017-09-14 10:45张鲜红张小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静脉炎用药发生率

张鲜红,刘 燕,张小梅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甘肃 兰州 730060)

前列地尓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张鲜红,刘 燕,张小梅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甘肃 兰州 730060)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尓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内科采用前列地尓静脉滴注治疗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滴注过程中血管疼痛、局部红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滴注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发热、继发性出、血头痛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前列地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增强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减少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几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前列地尓;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前列地尓(PGE1)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但其本身为致痛、致炎物质,静脉滴注后可刺激血管产生5-羟色胺和缓激肽,使血管发生炎性疼痛,导致静脉炎。同时,由于输注不当、药物间相互作用、药物保存等影响,也可能引发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痛苦,不利于治疗的开展[1]。因此,临床对于静脉滴注前列地尔的针对性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前列地尔可能引发的常见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获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内科采用前列地尓静脉滴注治疗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8~83岁,平均年龄(60.8±7.3)岁;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61.4±7.8)岁;所有患者均无前列地尔使用禁忌,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治疗;其中,心脑血管病变5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3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疾病、使用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5天为1个疗程的治疗方式。穿刺部位选择手背或前臂浅静脉,静脉条件不佳者可选择留置针输液。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用药前常规询问患者有无使用禁忌、用药时依据药物使用规范进行操作、常规巡视患者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①用药前沟通及心理护理。用药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全面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告知患者本药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做好用药前的沟通,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3]。②血管保护。静脉穿刺静脉选择以手背部为主,尽量选择较粗且弹性好的血管,穿刺静脉选择两手背静脉更换穿刺,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持续刺激;穿刺力求一次成功,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伤害。③药物管理。本药应避光低温保存,避免冻结,使用时现用现配,缩短配制后的保存时间,注意与液体混合后宜在2 h内使用,并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4]。④滴速设置。静脉滴注时应控制生理盐水容量不宜过多,滴速不超过30滴/min,但速度不宜过慢,滴注完毕后应使用生理盐水冲管,减少药物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增加巡视次数,密切注意穿刺部位情况,及时询问患者感受,以减少疼痛发生。⑤不良反应处理。一旦发生静脉炎,护理人员应采用50%硫酸镁湿敷疼痛部位,利用其高渗作用,促进局部水肿的消退,减轻疼痛。对于合并降压药使用的患者,应监测血压变化,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 min、治疗后30 min、治疗结束时测量并记录血压,若出现低血压应立即停止用药[5]。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期间有无血管疼痛、局部红肿、静脉炎发生;记录治疗后有无发热、胃肠道反应、头痛、继发性出血发生;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静脉滴注过程中血管疼痛、局部红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静脉滴注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发热、继发性出、血头痛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临床研究显示,前列地尔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上人群,年龄越大,机体新陈代谢能力越差,合并用药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越高。前列地尔为新型药物运转系统制剂,通过血管注射进入人体后,生成5-羟色胺和缓激肽,对血管产生明显刺激,引发血管疼痛和红肿,因此,前列地尔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较高。另外,前列地尔扩张血管同时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得炎性渗出变多,引起血压下降。再者,前列地尔可收缩胃肠道平滑肌,致使恶心、头晕等症状发生[6]。

针对性护理的实施,即针对前列地尔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给予预防性措施,并加强对不良反应的处理,能够给予患者个体化、优质的护理服务,加强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监测,注重血管的保护,确保了用药的安全,提示患者药物耐受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滴注过程中血管疼痛、局部红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滴注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发热、继发性出、血头痛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充分证明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前列地尔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药物的适应能力,减少静脉炎、低血压、胃肠道反应等发生率,一般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不良反应可有效缓解,对机体无明显伤害。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不仅要做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做好用药宣传教育,以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刘良红,付 丹.静脉微量泵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J].海峡药学,2010,22(6):246-248.

[2] 姚立亚.前列地尔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J].浙江实用医学,2015,20(3):222-223.

[3] 程晓蓉.前列地尔不同给药方法减轻患者血管疼痛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129-130.

[4] 钟文逸,张晓艳,徐淑芬,等.老年患者输入不同浓度前列地尔的局部反应观察及护理[J].华西医学,2008,23(6):1445.

[5] 尹思敏.450例注射用前列地尔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医疗,2015,(8):122-123.

[6] 张 艳,安春秀,曾 真.前列地尔注射液两种给药方式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5):457-458.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27.48.02

张鲜红(1981-),女,甘肃省兰州市人,护师,本科

猜你喜欢
静脉炎用药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