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7-09-14 10:4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外伤死亡率颅脑

庄 琳

(泗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700)

综合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庄 琳

(泗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700)

目的 分析综合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住院治疗的80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综合呼吸道护理,观察两组预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亡率为(2.50%),对照组死亡率为(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综合呼吸道护理有助于降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综合呼吸道护;重症颅脑外伤;预后;并发症

近年来,颅脑损伤患者发生率城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其是由于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严重影响到神经系统、呼吸中枢,进而出现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据报道,颅脑损伤患者中有20%为重症颅脑外伤,常常存在呼吸道阻塞、窒息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1]。因此,加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我院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综合呼吸道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住院治疗的80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0±6.7)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4.5±6.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2]:①入院时均表现出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困难等;②致病因为车祸、高空坠落、钝器击打等;③均经过CT检查明确诊断,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颅骨骨折、脑干损伤、颅内出血等;④本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家属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按摩患者受压部位、营养支持、留置导尿等。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综合呼吸道护理,内容如下:①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身体指标变化情况,针对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提供氧气辅助吸入,并对其呼吸、心率、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利用多功能监护测量患者血氧饱和度,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②吸氧护理,观察患者吸氧期间的体征情况,若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变浅、口唇发绀且血氧饱和度降低应考虑是否出现呼吸道阻塞,并且立即检查患者呼吸道,如果无痰液阻塞,需增加氧流量,定期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流量。通常情况下,接受鼻导管吸氧患者的氧流量维持在3~4 L/min,浓度约为50%;气管插管者需处于温度约为20℃、湿度约为60%的病房内;长期吸氧者需定期更换吸氧管,并妥善固定导管,保持通畅;③体位护理,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腔内的呼吸道分泌物,抬高床头15~30°,保持患者头部后仰,以便呼吸道通畅,预防脑水肿、脑脊液等。长期卧床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注重床单元、贴身衣物的干燥与清洁,避免发生并发症,如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④吸痰护理,根据患者双肺痰鸣音变化情况评估痰液量,早期吸痰,减少呼吸困难的发生。一般是将药物以雾化吸入途径送至气道内稀释痰液,同时为患者扣背、翻身以及教会其掌握有效咳嗽,促使痰液快速排出体外;意识障碍、排痰无力者,应抬高头部,经鼻腔送入吸痰管,依照气管-口腔原则吸痰至彻底排除痰液,在操作期间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动作准确、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⑤气管切开护理,定期清洗、消毒气管导管的同时更换敷料,采用95%乙醇轻轻擦拭导管、气管切口,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必要情况下按照医嘱滴加抗生素,预防感染;妥善固定气管导管,以便发生导管脱落情况。待患者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期,在其意识状态、吞咽反射等良好状态的基础上现利用无菌少补堵住导管,在此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如果呼吸顺畅且无肺部相关感染,可拔除导管;⑥呼吸道湿化,针对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者的气道湿化功能降低、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等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伴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应增加吸入气体湿度(≤90%),亦或是使用生理盐水浸润的纱布隔离导管口,湿化吸入气体,以便呼吸道湿润、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呼吸道腺管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呼吸道相关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呼吸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呼吸道相关呼吸道并发症[n(%)]

2.2 观察两组预后情况

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5.00%),观察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2.50%),两组比较(X2=3.914,P<0.05)。

3 讨 论

重症颅脑外伤属于一种危急重症,并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呼吸功能障碍等症状,通常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常存在无法自主咳嗽、排痰困难、气道内分泌物堵塞气道等问题,导致在坠积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的发风险增加。加上颅脑外伤患者的脑损伤情况会引发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致使脑细胞损害程度进一步加重。因此,应加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改善通气功能,维持患者呼吸通畅,减少窒息、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骆雪琼, 陈春平[3]的研究提出,综合性呼吸道护理有助于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呼吸到相关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本次研究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综合呼吸道护理,从监测生命体征、吸氧护理、体位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等方面入手,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呼吸道功能,减少坠积性肺炎,避免各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湿化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措施有效解决呼吸道纤毛运动抑制、呼吸肌力减弱等问题,减少呼吸道疾病,纠正低氧血症。由此可见,综合呼吸道护理可以充分满足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期间对呼吸道护理的需求。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白淑贞[4]相关研究解锁相一致,充分说明综合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相关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予以综合呼吸道护理,利于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促进预后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1] 刘华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208-209.

[2] 朱家善.呼吸道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外伤28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5):153-153.

[3] 骆雪琼, 陈春平. 综合性呼吸道护理对控制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4):172-173.

[4] 白淑贞.79例重症颅脑外伤呼吸道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22-123.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7.55.02

猜你喜欢
外伤死亡率颅脑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