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规范化管理分析

2017-09-14 10:45黄冬荷何连爱王贺先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眼科规范化手术室

黄冬荷,李 追,何连爱,王贺先,曾 秀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规范化管理分析

黄冬荷,李 追,何连爱,王贺先,曾 秀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分析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优化规范化管理制度。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眼科600例手术患者,对手术期间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查找,优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结果 600例患者在手术期间共出现14例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33%;分析发现眼科手术室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为缺乏完善的医疗制度;手术室后勤保障不完善,缺乏监督意识;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知识技能水平差、配置不完善。结论 制定完善的医疗制度,并加强护理安全和护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能让眼科手术室的护理安全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规范化管理

手术室是开展麻醉和手术,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抢救的主要场所,手术室的管理质量会对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眼科手术的特点主要为手术量大、手术时间不长、手术精细等,常常存在连续接台手术,而且患者主要为老年人群,所以眼科手术是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当发生失误时,则会引起严重后果[2]。优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防范不良安全事件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优化规范化管理要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眼科手术患者600例。其中男287例,女313例;年龄5~67岁,平均年龄(65.5±10.2)岁;338例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22例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31例患者行视网膜脱离修复术,27例患者行斜视矫正术,60例患者行抗青光眼术,43例患者行眼外伤手术,79例患者行其他眼科手术。

1.2 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对手术期间发生的不良安全事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优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1.3 观察指标

手术期间出现的不良安全事件对发生率。

2 结 果

600例患者在手术期间共出现14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33%,见表1。

表1 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统计

3 讨 论

3.1 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①医疗制度:未能及时修订和优化旧的医疗制度,如标本管理制度、术中医嘱执行制度、手术患者交接和接送制度、消毒灭菌制度等,存在护理安全隐患。

②管理方面:1)手术室人员缺乏相互监督意识:对于眼科手术室来讲,眼睛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解剖比较复杂[3],所以就需要相互监督严格执行规范非常重要。部分医护人员对他人的正确意见不能有效接受,容易产生造成安全隐患。2)后勤保障问题:术后运送人员有时不及时到位,病人等候送去过程存在不安全的隐患;设备仪器的保养人员的联络与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存在安全隐患。

③护理人员方面:1)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专业知识不扎实:部分新入科、轮科护士眼科专科理论不熟悉,工作经验不足,主要是被动执行医嘱,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及操作设备仪器不熟练。眼科患者主要为老年人,常常伴各种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常常因为不良情绪而出现胸闷、高血压、心率加快等症状[4],所以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合并症的正确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3)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眼科手术室的手术量比较大,手术时间不长,精密、贵重仪器的种类较多,因此就应相对固定护理人员,对手术流程和手术器械比较熟悉,眼科专业知识较强[5]。随着学科发展,手术量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人流控制、手术准备、手术咨询等工作无法实现专人负责,存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3.2 针对以上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优化眼科手术规范化管理制度

①优化已有制度制度,增订部分新制度: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的医疗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应在实际工作中对不足和缺陷进行及时发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保证相关职责有证可循,让护理安全隐患有效减少[6]。眼科手术患者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视力损伤,而且患者主要为老年人,感觉、运动以及听力等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连台手术时发生混淆排号、错答错应等现象的几率较高,重新调整工作流程制度,加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落实。

②优化护理安全管理:首选不断强化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的力度,制定科学和合理的奖惩制度,让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其次应对后勤保障力度进行强化,眼科手术室的管理者应加强和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对后勤监督和巡查力度进行强化,让手术相关机械供给有效满足,让医疗器械的运行保证安全和平稳,让手术的开展更加顺序;与运送部门反馈问题,调整流程,确保运送安全,减少不满情绪或纠纷的发生率。

③优化护理管理制度:根据现代眼科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要求,调整人员工作职责与不合理的流程,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体力、眼力和反应力进行综合培养,让患者的护理安全得以有效保证。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新技术、新业务培训,以适应现代眼科技术的进步的要求。

[1] 刘耀梅.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111-112.

[2] 张 丽,方 乐,李盼盼,等.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策略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819.

[3] 纪 平.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486.

[4] 蔡兆阳,汪 静.眼科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防范措施[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3):404-405.DOI:10.3969/ j.issn.1008-6633.2010.03.093.

[5] 蔡淑婷.眼科手术室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249.

[6] 买玉洁.眼科护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0):170-171.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27.59.02

猜你喜欢
眼科规范化手术室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