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例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2017-09-14 10:45郑巧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泪囊内窥镜植入术

杨 鑫,杜 芳,郑巧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重庆 400016)

187例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杨 鑫,杜 芳,郑巧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重庆 400016)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支架植入术在治疗泪液排出系统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行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支架植入术的152例187眼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术后随访三个月,治愈180例,好转7例,治愈率达96.2%。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是确保患者良好的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

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支架植入术;护理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包括泪道阻塞或狭窄、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该类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流泪、溢泪,泪液长期滞留于泪囊内,当出现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泪囊部出现肿块,用手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流出。当炎症急性发作时,进一步出现患眼充血、流泪、有脓性分泌物,泪囊区局部皮肤红肿、坚硬、疼痛、压痛明显,如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和面颊部,甚至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1]。因此选择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对这类患者而言尤为重要。19世纪80年代鼻内窥镜技术被提出,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后被广泛应用在泪道疾病的治疗中[2-4]。随着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 endoscopic 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在泪道相关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手术的成功率,我科医师在原有手术基础上联合硅胶引流管支架植入,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8]。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同期处理鼻腔影响泪液引流的病变及面部无瘢痕而受到重视[9]。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精心的护理息息相关,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局部麻醉下开展的152例共计187眼手术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行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52例187眼,其中男29例30眼,女123例157眼,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53.5±12.5)岁,疾病构成见表1。

表1 疾病构成表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心电图、生化常规等检查,排出手术禁忌。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血压、血糖等的监测并控制在一定范围,排除鼻中隔严重偏曲、中鼻甲肥大、感染未经控制、全身情况差等手术不能耐受者。术前一天患者均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呋麻滴鼻液滴鼻以局部抗感染、减轻充血,予以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预防出血等治疗。

1.2.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手术操作设备及摄录系统采用 0°鼻内窥镜及鼻内窥镜高清摄录系统。常规消毒,鼻腔内填塞由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与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1∶1 相混后浸湿的棉片,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注射液行筛前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鼻内窥镜下取出鼻腔填塞棉片,检查鼻腔,以阿替卡因肾上腺素行钩突上方鼻腔外侧壁浸润麻醉,用镰状刀沿钩突及其上方1 cm处各行一个鼻腔外侧壁黏骨膜平行切口,延续至下鼻甲,形成一个鼻黏膜骨膜瓣,范围约1.0*0.5 cm2。鼻黏膜骨膜瓣蒂位于中鼻甲腋下方,将其翻转固定于嗅裂区,暴露上颌嵴及泪骨骨面,制作1.0*0.7 cm2的骨窗,暴露出泪囊,泪道探针自上或下泪小点探入明确骨窗处显露的为泪囊,沿骨窗上缘全层平行切开泪囊,再沿两侧纵行切开,冲洗通畅。骨窗后方钩突黏膜松解并翻转与泪囊后唇黏膜对合,冲洗通畅后,泪囊造口处植入支架。再将嗅裂区黏膜骨膜瓣复位于裸露骨面,用大小适当的胶原蛋白海绵支撑并固定泪囊瓣及鼻黏膜瓣,其余部位填塞防粘连。涂抗生素眼膏,无菌纱布包盖切口。

1.2.3 术后处理

术后选用头孢唑啉钠静滴共1~2天,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2天,同时局部使用呋麻滴鼻液滴鼻、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6次/d。应用冰袋冰敷泪囊区,监测体温,观察泪囊区红肿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

1.2.4 疗效判定

根据鼻内窥镜外科学[10]采取以下标准进行判断:(1)治愈:拆除支架后使用鼻内窥镜检查造口形成,宽敞,黏膜上皮化完成, 泪道冲洗无阻力,无溢泪和流脓等症状;(2)好转:拆除支架后使用鼻内窥镜检查造口形成,较狭窄,黏膜上皮化完成,泪道冲洗有阻力或加压后无阻力,无溢泪或有少量溢泪症状;(3)无效:拆除支架后使用鼻内窥镜检查造口闭锁,泪道冲洗不通或加压后仍不通,症状无改善。

2 结 果

术后随访三个月,治愈180例,好转7例,治愈率为96.2%。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社群性强调个体对社会群体的融入感,包括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例如友好、公正等,个人的社群性特质可以直接对他人带来利益或者是造成伤害,因此社群性维度是他人导向的(韩梦霏,Ybarra, 毕重增, 2015; Abele, Hauke, Peters, Louvet, Szymkow, & Duan,2016)。能动性强调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目标的实现,例如雄心或者能力,能动性特质具有自利性,因此能动性维度是自我导向(Abele et al., 2016;Abele & Wojciszke,2007)。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术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祥细介绍病房环境,住院注意事项,配合医生向每位患者及家属交代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术后并发症等,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同时向患者介绍鼻内窥镜联合支架植入术优于其他手术的地方,使患者对该手术有一定认识,从而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治疗。

3.2 术后护理

3.2.1 体位

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摇高床头30~60°,以利于口鼻腔渗出液的引流。

3.2.2 饮食

告知患者术后应进食清淡、易消化、不吃有骨头要咀嚼的硬性食物,以防牵拉引起伤口疼痛出血。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后用力打喷嚏,致使管道滑出。同时避免食物过烫,增加出血的风险。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伤口感染。

3.2.3休息与活动

3.2.4 冰敷

告知患者冰敷能够起到局部消肿、止血、止痛、消炎的作用,让患者知晓其重要性,指导并协助患者用冰袋冰敷术侧泪囊区24~48 h,每次冰敷不超过30 min,两次之间至少间隔10~15 min[11],次数视病人局部情况而定,至少每天4次。按需更换冰袋,对冰敷的部位及时间,责任护士需严格掌握,加强观察,保证冰敷的有效性,同时冰袋应予以治疗巾包裹,避免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一旦发现患者局部皮肤发紫,有麻木感,应立即停止使用冰袋,以防冻伤。

3.2.5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鼻腔有无活动性出血,如有活动性出血应记录出血量、性状、颜色,并及时告知医生。观察术眼是否肿胀,询问患者是否疼痛,如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可根据医嘱采取止痛措施,以提升患者舒适感。观察鼻腔填塞物是否在位,植入支架是否有脱出迹象,遇特殊情况如支架脱出等需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同时做好病情观察记录。

3.2.6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术后鼻腔会有轻微渗液,多表现为淡红色血水,如遇口鼻腔或眼角出现淡血水,不必惊慌,及时吐出及用纸轻轻拭去,鼻腔局部使用呋麻滴鼻液滴鼻,以止血防感染。同时眼部滴用抗生素眼药防感染,避免人多聚集的场所,讲解并示范正确使用滴鼻液、滴眼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3.3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并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泪道。术后第一个月每周冲洗一次,第二个月每十五天冲洗一次,以后每月冲洗一次直至痊愈,根据患者鼻腔黏膜上皮化情况及泪道冲洗情况,在术后3~6个月返院取出支架。出院后继续局部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次/d,呋麻滴鼻液滴鼻4次/d,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4次/d,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独一味胶囊共3~5天。过程中如遇支架脱出、口鼻腔出现持续性鲜红色渗出液,术眼分泌物增多等特殊情况需及时返院就诊。

4 结 论

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支架植入术创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瘢痕,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式,且患者易于接受。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做好出院指导、优质护理,对于确保患者的手术效果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1] 赵堪兴,杨培增等.眼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3-86.

[2] McDonogh M,Meiring JH.Endoscopic trans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Laryngol Otol,1989,103(6):585-587.

[3] Metson R.Endoscopic surgery for lacrimal obstruction.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1,104(4):473-479.

[4] Whittet HB,Shun-Shin GA,Awdry P.Functional endoscopic trans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ye(Lond),1993,7(4):545-549.

[5] Duggal P,Mahindroo NK,Chauhan A.Primary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 as treatment for acute dacryocystitis with abscess formation.Am J Otolaryngol,2008,29(3):177-179.

[6] 李荣需,李军政,梁永强,等.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疗效.国际眼科杂志,2012,12(6):1174-1175.

[7] 石立平,欧阳红专,代 敏,等.内窥镜下鼻腔内引流联合一期泪道重建治疗急性泪囊炎.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65-167.

[8] 蒲思思,张 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泪囊炎.国际眼科杂志,2017,17(2):362-365.

[9] 徐海燕,鲁 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护理.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5):682-683.

[10] 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7-98.

[11] 姜安丽,等.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16-323.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779.6

B

ISSN.2096-2479.2017.27.93.02

杨鑫,男,本科,护师

猜你喜欢
泪囊内窥镜植入术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