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7-09-15 04:17张铁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丁三醇出血量产后

张铁英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妇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疗效观察

张铁英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妇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8例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显著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34%与对照组10.0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出血情况,提高临床疗效,改变不良妊娠结局,具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效果

产后出血是产科一种高发病,其形成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1]。由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产后出血严重影响着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对其进行有效、快速与安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为明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临床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型产后出血的效果,我院针对性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8例产妇予以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8例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8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9.38±3.46)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孕周35~41周,平均(38.64±2.73)周。研究组年龄22~39岁,平均(29.52±3.51)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孕周35~42周,平均(38.71±2.82)周。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按摩子宫,予以10 U缩宫素进行宫体肌内注射,20 U行静脉滴注,1次/天,1 mg甲酯栓舌下含服,1次/天,0.8 mg米索前列醇肛塞,1次/天;研究组于此基础加以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内注射,1次/天,治疗之后子宫收缩效果不显著者隔30 min进行1次重复注射,总量控制在8次以内,两组均予以治疗1 d。

1.3 观察及评定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包括止血时间以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发热、腹泻、头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SPSS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组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显著短(P<0.05),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x-±s)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34%与对照组10.0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停药24 h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

3 讨 论

近年来,妇科各类疾病发生率逐步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围生期女性分娩以及产后恢复,例如产后难治性出血,给母婴健康带来威胁[3]。相关研究发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出血量,因此本研究现就采取此治疗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其治疗提供科学循证依据。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显著短,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34%与对照组10.00%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停药24 h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快速进入机体血液循环中,促进体内血药浓度提升,从而有效改善子宫收缩情况[4]。产后出血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但由于手术危险性较高,对产妇心理造成较大影响,接受度较低。而一般临床常规采取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及甲酯栓等配合治疗,并予以适当子宫按摩,该治疗方法可较为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5]。其中缩宫素可使患者子宫的收缩能力加强,该药物进入人体后与子宫平滑肌受体结合,从而使妊娠子宫发生节律性的收缩,增加其强度与频率。但缩宫素半衰期较短,在机体易被肝肾组织消除,作用时间较短,而且该药物对子宫下段的收缩效果较差[6]。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于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其半衰期较长,药物作用时间较长,采取宫体肌注方式给药,能够有效促进吸收并进入至血液循环,给药大约15 min后可使机体内血药浓度达至峰值,药效发挥效果较好[7]。且该药物能够强效收缩妊娠女性子宫平滑肌,使血窦闭合,促进止血功效的发挥,减少产后出血量。而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为Ca2+载体,能够提升肌细胞Ca2+浓度,有效阻断形成环磷酸腺苷,达到协调子宫有力收缩[8]。该药物使用后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但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停药1 d后症状将会自行缓解,安全性较高。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未对临床疗效作详尽分析,具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1] 黄文彬.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202-4204.

[2] 王彬.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预防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6,29(5):873-875.

[3] 赵昱昕.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2):43.

[4] 刘欣艳,李艳凤.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47-48.

[5] 徐丽华.子宫收缩弛缓产后出血产妇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止血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68-69.

[6] 林小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9):1066-1067.

[7] 潘娜,崔亚琦.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70 例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118-119.

[8] 王宇晗,石茹.三种药物对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5):596-597.

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055-02

猜你喜欢
丁三醇出血量产后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及价值探析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