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

2017-09-15 04:17王晓飞刘文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置换术辅助膝关节

王晓飞 刘文雅 林 虹

(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手术室,吉林 长春 130021)

探究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

王晓飞 刘文雅 林 虹

(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手术室,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总结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需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40例,对其进行分组:干预组(n=19例,施以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组(n=21例,施以常规手术),对两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进行对照。结果干预组手术护理配合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关节手术患者施以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

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措施;临床效果

近年来,经多次临床实践证实,尤其是3D打印切模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当前3D打印切模技术中所制作出的人造骨骼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得现代科技诊疗技术慢慢发展成医院进行发展的一种趋势。鉴于此,本文就我院收治的需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需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40例,对其进行分组:干预组n=19例,施以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本组男、女例数比例是10∶9,年龄64~85岁,中间值(73±7.2)岁;常规组n=21例,施以常规手术,本组男、女例数比例是11∶10,年龄63~85岁,中间值(72±6.8)岁。对比及观察两组各项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施以常规手术方法,护理在患者手术期间配合相应的健康指导及常规护理等。

1.2.2 干预组:施以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具体方法为:①手术方法:首先,术前对患者做麻醉处理,取仰卧位,且对其做常规消毒、止血处理;其次,术中,取其右膝前正中的切口入路,长度约为15 cm,然后顺此次切开其皮肤与皮下组织,顺着深筋膜下的间隙从两侧的游离3 cm处,将膝关节的前锋与股四头肌的肌腱充分暴露出来。顺着股四头肌的肌腱到胫骨结节的内侧弧形慢慢切开其髌上囊、关节囊,将淡黄色关节积液完全吸出,以使髌骨由外翻转,将增生滑膜组织、内外侧的半月板完全清除。把胫骨切模直接安装于胫骨的近端,在术中常见的切模和胫骨的近端完全匹配,对胫骨做截骨。最后,将右侧股骨的软骨面清除干净,然后装设股骨切模,并对股骨远端做截骨,找准四合一截骨模块所安装的位置,对于股骨前后髁、前后斜角做截骨。对于胫骨近端做相应的打孔,并安装一个股骨与胫骨试模,使用间隙垫来检测伸膝位、屈膝位的关节间隙[1]。②3D打印切模技术:医务人员把三维重建直接输出膝关节的截骨模板STL 格式文件,之后快速地导入成型机,对其做软件处理,应用激光RP成型机把骨骼模型、切除模板完全制作处理。术前医师按照实体模式深入了解其病情,以使患者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治疗。术中,如果清晰地显示出膝关节解剖之后,能安装辅助切除模板,以准确地将截骨切除。③手术护理配合措施:第一,术前寻访。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属于一项全新的技术,大部分患者对该手术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术前护理人员需定时寻访,并对患者讲解手术方法、3D打印切模辅助特点、治疗过程及成功案例等,以缓解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而使患者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第二,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各术中所需的器械,如高频电刀、骨科器械、脉冲冲洗装置以及3D打印截骨切模等,以及膝关节置换手术器械(人工膝关节、电钻及电锯)。医务人员把患者放置于级层流的手术室,将术中需要的各种物品、药物、器械等准确地放置于手术室,尽可能地避免术中由于需要物品,人员不断走动而引发感染。此外,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期间,应严加限制医务人员,不可频繁进出,且参与手术的相关人员术前需严格消毒,手术室内的温度需保持在22~24 ℃[2]。第三,做好器械护理人员间的配合。针对手术过程中应用的各种器械、材料及物品非常多,器械护理人员需提前15-20分钟将其放于洗手上台,并把器械、敷料放于合适的位置,与巡回护理人员一同检查术中需要的各物品,以保证数目准确。同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要求完成各项操作,以免加大患者感染的概率,并仔细查看手术的进展,并准确配合3D切模技术完成截骨;正确连接好各手术工具,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地完成。此外,护理人员术中冲洗患者切口时,需保护好切口敷料,避免潮湿及污染,若潮湿需及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术后,医务人员严密查看并记录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1.4 数据统计: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20.0,对涉及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时,选(x-±s)代表。客观对照分析2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如果其对照结果有差距,表明(P<0.05)。

2 结 果

术后,干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x-±s)

3 讨 论

膝关节置换术属于当前临床诊治膝关节炎病变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术方法,以往的膝关节置换术的器械较复杂,且手术过程较繁琐,在术中医师需按照大量骨性标志对其进行截骨,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应用,逐渐转变传统手术护理配合方式与对象,将手术护理配合过程变化更加简便、高效、快速,且现代化、高精度性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就越高[3]。临床按照手术方式变化,及时掌握手术室内部的合理布局、3D打印切模技术的准确应用方法,进一步优化手术流程。例如,护理人员在术前积极做好置换工具、切模准备工作,在术中熟悉各个手术步骤,以便患者及积极配合完成手术。而且,在进行手术期间,施以相应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如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配合,术后严密查看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对促进其及早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中,对手术患者施以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且给予相应的手术配合措施,护理后,干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与祝蒙见[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表明,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在手术患者中应用,对提升其临床疗效、促进其及早康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综上所述,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在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缩减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张鹰,杨宇,刘大鹏,等.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3):234-237.

[2] 李春光.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4):59-61.

[3] 曲音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2):172-176.

[4] 祝蒙见,尹宗生,谢康,等.充气式止血带不同应用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2):49-51.

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242-02

猜你喜欢
置换术辅助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