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规律中的应用

2017-09-15 04:17靳永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晚餐低血糖

靳永洁 谢 梅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规律中的应用

靳永洁 谢 梅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探讨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低血糖规律评估中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方法选取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均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开展1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经监测呈稳定状态后,取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佩戴,佩戴时间为72 h,对数据收集并分析,了解此类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低血糖规律。结果本次选取的患者共286例,低血糖104例,其中53例为夜间低血糖,占50.9%。夜间低血糖中,夜间无症状低血糖9例,占16.98%。平均血糖(MBG)与夜间低血糖率和无症状低血糖率均呈双曲线负相关(r=-0.968,-0.958)。在0:00~3:00时间段有最大的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经观察显示呈直线正相关(r=0.978)。夜间低血糖与晚餐后4 h血糖值呈曲线负相关(r=-956),夜间低血糖在晚餐后4 h血糖值4.5 mmol/L时,发生率>50%。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对低血糖规律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低血糖规律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是将糖尿病管理软件、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传统的胰岛素泵结合的一项“3C整合”系统[1]。通过对血糖实时动态监测,掌握血糖状况,以此为依据对胰岛素泵输注调整,以平稳快速降糖。为掌握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规律,为临床医护提供参考依据[2],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取得了理想疗效,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286例,男180例,女106例,年龄31~65岁,平均(53.2±2.4)岁。BIM≥27.6 kg/m2,空腹血糖中位数11.35 mmol/L,病程0~6年。无肾脏、心脏等明显并发症,均与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

1.2 方法:均行CISS强化治疗,均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按饮食处方定时在营养餐厅定量就餐,强化治疗1周,对血糖水平监测,呈稳定状态后,对泵注射部位和泵导管更换的同时,佩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血糖变化监测,血糖数据每24 h获取288个,连续操作72 h,每日将指端血糖值输入4次校正,避免行放射性检查和淋浴,在3 d后将血糖监测器取下,并对数据采集,分析,取得血糖谱。

1.3 指标评价:①低血糖:监测血糖在3.9 mmol/L以下;②平均血糖(MBG):24 h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获取的288个测定值的平均值;③餐后4 h血糖,自进食第1口饭开始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olution软件展开分析,相关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实施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低血糖概况:本次选取的患者共286例,低血糖104例,其中53例为夜间低血糖,占50.9%。夜间低血糖中,夜间无症状低血糖9例,占16.98%。见表1。

表1 低血糖情况

2.2 低血糖规律:①平均血糖(MBG)与无症状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关系:MBG与夜间低血糖率和无症状低血糖率均呈双曲线负相关(r=-0.968,-0.958)。②晚餐后4 h血糖同患者夜间低血糖率关系:在0:00~3:00时间段有最大的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餐后4 h血糖与MBC经观察显示呈直线正相关(r=0.978)。夜间低血糖与晚餐后4 h血糖值呈曲线负相关(r=-956),夜间低血糖在晚餐后4 h血糖值4.5 mmol/L时,发生率>50%。

3 讨 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随着血糖于达标范围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低血糖危险性[3]。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显示[4],相较常规组,强化治疗组患低血糖率呈3倍增加,1/2的低血糖事件于患者睡眠中发生,不存在觉察的情况。本次研究选取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当有效控制血糖后,低血糖率达36.4%;其中50.9%为夜间低血糖,表明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出现的低血糖病例夜间低血糖约占1/2。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对胰岛素泵基础量分段设置时,注意0:00~3:00时段,以对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加以防范。

本次研究中,在MBG依次降低的情况下,患者夜间低血糖和无症状低血糖率均有增多,MBG经监测≤5.4 mmol/L时,更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和无症状低血糖,当血糖<5.0 mmol/L时,有更准确和更敏感的晚餐后方程预测值,对晚餐后4 h及2:00后的血糖监测,可将夜间低血糖及时预测检出,血糖值在晚餐后4 h≤4.5 mmol/L时,发生夜间低血糖率>50%,需及时通知医师,与患者治疗情况、年龄结合,行适当干预,以对夜间低血糖加以控制。此外,有部部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次日对空腹血糖监测,在13.9 mmol/L以上,表明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将夜间低血糖准确检出,为对黎明现象和Somogyi效应的鉴别创造了条件。

糖尿病患者有较差的血糖调节能力,而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多由胰高血糖素不足或反应延迟导致,此时取外源性胰岛素应用,因升糖激素和胰岛素平衡丧失,明显增加了夜间低血糖或餐前低血糖发生概率[5]。患者通常无症状表现,而监测指尖血糖4次甚至8次,如此多的低血糖情况也较难被检出。针对临床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上较高血糖,低血糖危害更大,长期反复低血糖可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严重者甚至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为一项监测血糖的高科技手段,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为现阶段最理想的对糖尿病治疗的方式,有助于医师及早明确血糖波动特点,对胰岛素泵基础率和餐前大剂量精确调整,除可使餐后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还可使后续胰岛素的用量减少,并降低低血糖率[6]。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使胰岛素泵对胰腺的工作方式模拟,可使血糖得到更为理想、更快的控制,促血糖波动减少,起到减少、延缓、阻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加重的作用。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对低血糖规律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

[1] 侯波,肖小艳,肖艳,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血糖水平及药物调整效果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12(2):131-133.

[2] 浦英杰.地特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 (2):190-191.

[3] 王辰,朱宇清,帅学军.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危重症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作用的荟萃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3): 320-324.

[4] 王莹莹,李强,于萍,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不同时段检测的准确性变化特征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3):224-228.

[5] 张良满,喻翠玲,徐蓉,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18-519.

[6] 陈开宁,高勇义,黎艺,等.低血糖指数膳食联合运动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39(5):581-583.

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64-02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晚餐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我做晚餐
晚餐怎么吃?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健康晚餐“四不过”
最后一次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