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困难中的应用

2017-09-15 04:17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脉冲

杨 倩 谭 军*

(新乡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困难中的应用

杨 倩 谭 军*

(新乡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8例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基础治疗,并接受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基础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并吞咽困难的吞咽功能,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吞咽困难;低频脉冲;康复治疗

脑卒中(stroke)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其中有缺血性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1]。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压、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20~180)/1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为130万~150万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治疗有显著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明显降低,然而脑卒中的致残率绝对数则明显增加。防止和减少脑卒中的致残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3]。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防止、减少致残的有效手段,其在治疗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08例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所有病例均源自我院康复科及神经内科,均签署知情谈话同意书,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年龄(65.92±9.26)岁,其中脑出血6例,脑梗死18例,病程(5.06± 2.81)d;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7.06±10.74)岁,其中脑出血7例,脑梗死17例,病程(4.99±3.42)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标准: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诊断,并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洼田饮水试验的评定标准。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基础治疗,包括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治疗,并接受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低频脉冲电疗治疗,采用脑仿生电刺激仪CVFT-012M[仁和医疗,功率为35 VA,频率为(50±1)Hz]。放置电极的方法:在口腔期,将通道Ⅰ电极水平置于舌骨上方,将通道Ⅱ电极置于瘫痪侧面颊部。在咽喉期,将通道Ⅰ电极水平置于舌骨上方,将通道Ⅱ电极沿正中线垂直于甲状腺软骨切迹。操作方法:首先打开电源,同时或交替增加2个通道振幅,以患者能忍受的最大刺激强度为宜,保持该水平的刺激,同时做主动吞咽动作。每次30 min,每日2次,疗程1个月。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t检验等。所有统计学处理以α=0.05,为检验标准,以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采用吞咽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Q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治疗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

3 讨 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29%~60.4%伴有吞咽功能障碍[4]。各种类型的脑卒中皆可引起吞咽功能障碍,常见于延髓吞咽中枢受损引起的延髓性麻痹和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引起的假性延髓性麻痹[5]。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可造成水和其他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同时导致患者产生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脑卒中时出现的假性球麻痹和球麻痹,前者更为多见。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者核下性损害产生的麻痹。常见表现有进食或饮水时出现咳呛、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物向咽部移动困难,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损害,症状与球麻痹非常相似,实为假性球麻痹。但吞咽障碍更明显,相对于讲话困难。咽反射存在,首次发病CT仅见单侧病灶患者,常伴有强哭强笑等情感反应,有30%~40%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但症状较轻,多在10 d左右改善,少数迁延至慢性期,但一般不超过3个月[6]。

吞咽困难的临床管理尚属于棘手的问题,及早评估,并向患者家属讲明其症状、危险和防范措施,共同努力,可减少吞咽困难的不良后果。对于临床和X线吞咽造影均能肯定的吞咽困难伴或不伴误吸的患者,鼻饲可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明显减少误吸的危险。对于X线吞咽造影评估存在可能或可疑的误吸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减少流质,增加半流质,软质和固体食物,可增加对咽喉部的刺激,如果能同时增加叩背部等胸部物理治疗,增强咳嗽反射,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误吸的危险[7]。

综上所述,低频脉冲电治疗联合基础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并吞咽困难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神经电生理对于反应脑干功能和大脑皮质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探讨低频脉冲电治疗的作用机制,仍需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动物实验等手段进一步完善。

[1] 陈婷,陈雪羚,王丹,等.持续肠内营养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2):16-18.

[2] Perry L,Love CP.Screening for dysphagia and aspiration in acute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J].Dysphagia,2001,16(1):7-18.

[3] 吕新娟.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59-61.

[4] Han TR,Paik NJ,Park JW.Quantifying swallowing function after stroke:A functional dysphagia scale based on video fluoroscopic studies[J].Arch Phys Med Rehab,2001,82(5):677-682.

[5] 张华,晋丹丹,李娜,等.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吞咽困难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作用[J].中国康复,2010,25(3):179-181.

[6] 易庆军.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护理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98-699.

[7] 曹建芬,胡波.口腔清洁预防老年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康复期肺部感染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1595-1596.

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72-02

*通讯作者:E-mail:598600520@qq.com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脉冲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脉冲工况氧气缓冲罐裂纹修复实践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超音频复合脉冲GMAW电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