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09-15 04: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萎缩性乙组甲组

倪 丹

(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倪 丹

(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运用情况加以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所接收的9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予以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有效率(91.5)显著高于甲组患者(80.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大力推行。

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是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所致。一旦患上此病,将出现上腹部隐痛、嗳气、胀满、食欲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贫血、消瘦等症状,继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所以,临床上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对此病进行治疗与护理。基于此,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所接收的9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象,所有对象皆通过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将患有精神疾病者、重要脏器疾病者、恶性肿瘤者予以排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甲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为33~72岁,平均(48.9±2.6)岁;病程在7个月~9年,平均为(4.7±1.5)年。乙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为32~74岁,平均(49.3±2.5)岁;病程在5个月~8年,平均为(4.4±1.8)年。2组患者在一般性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的对照上,不具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全部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措施,如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等药物治疗,然后,对甲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对患者的病情与体征加以密切观察,且引导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指导患者用药[2]。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为: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延长每次交流的时间,增加交流的次数,以此来拉近彼此的关系,提高患者对自身的信任感;同时,通过有效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针对存在严重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可鼓励其听音乐、看电视、看报纸,或与他人交流,以转移其注意力;还可对其采取冥想训练,以缓解其不良情绪[3]。②饮食护理:饮食不科学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应叮嘱其在饮食上需坚持少量多餐,进餐时应细嚼慢咽;多食用一些含有丰富营养且容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过硬、油腻、偏冷、偏热、偏酸的食物;戒烟戒酒。此外,在进餐时,应保持良好的心理。饮食健康、合理,能够降低胃酸的形成,缓解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进而促进胃黏膜的快速愈合,从而有助于疾病的恢复[4]。③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应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其在饮食上的一些禁忌,保持合理的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叮嘱其每天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其如做操、打太极、慢跑等,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因为HP具有传染性,因而患者及其家属应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对各种生活用具、呕吐物、排泄物等的处理,以避免HP的传播。

1.3 疗效判定标准[5]:通过干预后,病患的临床症状(上腹部隐痛、嗳气、胀满、食欲下降等)显著改善或基本消退,胃检发现胃黏膜萎缩症状消退,为显效;通过干预后,病患的临床症状(上腹部隐痛、嗳气、胀满、食欲下降等)有所缓解,胃检发现胃黏膜萎缩症状有所消退,为好转;通过干预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并未缓解,且检查发现胃黏膜萎缩症状并未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干预后,甲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等于80.9%(38/47),乙组则为91.5%(43/47);组间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萎缩是退行性胃黏膜病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其临床特征具体表现为: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且其腺体发生萎缩,同时还带有胃黏膜上皮肠化生或者是异型增生。若患有此病,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轻者身体出现不适,影响正常生活,重则可能引起癌变,危及生命。近些年来,此病虽然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仅仅只表现在常规药物治疗与传统护理上,这种情况对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十分不利。因此,临床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如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乙组患者,其护理后的有效率比仅采取常规护理的甲组患者高,即91.5%>80.9%。由此可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大力推行。

[1] 邓晶儿,邓群英.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6):136-137.

[2] 田寿仙.人性化护理干预在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140-142.

[3] 张晓菊,曾霞.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0):1130-1132.

[4] 张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7):75-76.

[5] 顾小燕.护理干预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43-144.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221-02

猜你喜欢
萎缩性乙组甲组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