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中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2017-09-15 08:18赵彩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一氧化碳高压氧中毒

赵彩梅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中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赵彩梅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中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压氧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6.4%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使患者和家属能积极配合行高压氧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且护理效果满意。

一氧化碳;高压氧: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不少见,但对中毒机制了解的人少之又少,因而多数人在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不知如何处理,导致威胁生命。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指的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气体经人体呼吸道吸入,一氧化碳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后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作用,从而产生组织窒息。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除了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更会影响人体大脑皮层,因此,一氧化碳中毒不容轻视。临床上在救治一氧化氮中毒中通常采用高压氧治疗,研究认为,高压氧可以改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生存率。当然,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还需要辅助护理干预,以提高疗效。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中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中毒时间2~10 h,男27例,女29例,昏迷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等,均符合一氧化碳中毒的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28例。常规护理组年龄15~71岁,护理干预组年龄17~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入院后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并给予相应心理、用药指导等护理。

1.2.2 基于常规护理组基础上护理干预组给予全方位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氧疗护理、皮肤肌肉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1]。

(1)氧疗护理:患者在入舱进行氧疗前,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掌握患者临床信息资料,告知患者家属氧疗方式和效果,获取患者家属配合同意后开始进行氧疗。患者在进行氧疗时,护理人员要安抚患者家属情绪,消除患者家属紧张心理,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氧疗过程,避免出现意外。让患者和家属树立安全意识。高压氧治疗能迅速改善机体缺氧状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发生。

(2)皮肤肌肉护理:皮肤肌肉损害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给患者提供清洁、干燥的衣物。在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给昏迷患者注意翻身及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压疮的发生,留置尿管,胃管者注意防止脱出等。进舱时排除血压过高等禁忌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2]。

(3)心理护理:主动迎接患者,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倾听患者或家属的不适反应,稳定患者的情绪,安慰其勿过度紧张,有不适及时诉说,积极配合高压氧治疗,做好保暖措施,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对于出现躁动的患者,给家属讲解要予以理解此病发展过程,安排好患者的吸氧位置,防止坠床、碰伤等意外。

(4)健康教育:出舱后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吸入一氧化碳的危害,发生中毒时的救护常识,日常生活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积极行高压氧治疗的意义,避免迟发脑病或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做好宣传及预防知识。在饮食方面指导其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

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6.4%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气体,但吸入对人体产生极大的伤害。当人体吸入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后组织氧气供给,导致血缺氧。据报道,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人体中超过50%血红蛋白会和一氧化碳结合,转换为碳氧血红蛋白后会引起人体昏迷,如不立即救治,会危险人体生命[3]。健康人群长期暴露在一氧化碳环境中会严重损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而临床上正确行高压氧治疗和静脉给予液体,可以有效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非治疗手段,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完整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辅助临床治疗,促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研究认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基于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临床出现的各种并发症[4]。本文在开展相关研究中,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表明,护理干预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认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施加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施加完整的全方位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

总之,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为了提高疗效,建议施加护理干预,而为了基于患者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也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施加全方位完整的护理干预措施。

[1] 刘 琴,李秀云.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急性的一氧化碳中毒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4(10).

[2] 刘晓光.干预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12(11).

[3] 孙慧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8例高压氧治疗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2015,6(09).

[4] 马伟东.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作用[J].最新医学信息,2016,5(3).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4.66.02

猜你喜欢
一氧化碳高压氧中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中毒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胸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天哪!我中毒了!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