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室护理办法研究

2017-09-15 08:18刘艳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胸膜胸腔镜手术室

刘艳霞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 德州 253100)

胸腔镜手术室护理办法研究

刘艳霞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 德州 253100)

目的 对胸腔镜手术室的护理办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胸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胸腔镜手术室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极大的保证了患者的预后。

胸腔镜手术室;常规护理;护理干预

胸腔镜手术VATS适应证:诊断性胸腔镜适应证。包括原发性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原因不明的脓胸,弥漫性肺病变,局灶性肺病变,胸膜肿块,气胸,血胸,急性胸部创伤,膈肌损伤,纵隔肿块,心包疾病,胸椎病变,经食管活检,纵隔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活检,经膈肌穿刺肝活检。治疗性胸腔镜适应证包括:分离胸膜粘连,胸内止血,人工胸膜固定,心包开窗,心包切开,心包囊肿切除,胸交感神经切除,结扎胸导管,切除肺部孤立性肿块,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切除纵隔肿瘤,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旁腺、神经纤维瘤、囊肿等,腔椎脓肿引流,胸迷走神经切除,食管切除等。胸腔镜具有无创、美容、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1]。然而在胸腔镜手术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器械因此易引起患者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为了使患者顺利的完成手术,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显得至关重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胸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1.5±7.2)岁,疾病类型:肺大泡、肺结核、胸膜病变等;常规护理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5±7.2)岁,疾病类型:肺大泡、肺结核、胸膜病变等。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

1.2.2 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干预: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并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另外护理人员应做好有关手术的相应准备,如胸腔镜、专用剪刀、分离钳等,同时对设备及器械进行检查,以保证可以正常的使用。②术中护理干预:在患者进手术室前应核对患者的基础信息,如姓名、床号等,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患者并给予鼓励、安慰。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将患者手术部位彻底暴露出来,在腋窝下放置软垫,在胸部两侧垫长型纱袋,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在手术中护理人员应随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出现异常情况。③术后护理干预:在患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将患者护送回到病房,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同时观察患者的尿量、切口疼痛度及康复情况的变化,随时查看患者是不是有发生并发症感染的现象;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方式,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适量的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训练;多鼓励、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保证患者每天摄入充足的维生素,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经过不同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胸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治疗时患者因为对治疗方法不了解易出现紧张、焦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为其实施护理干预显得至关重要[2-3]。

经过此次研究发现,护理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护理变得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4]。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医疗模式也有了突分猛进的发展,护理干预不仅仅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手术室的护理中也逐渐得到了应用,不仅满足了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也保证手术可以顺利的完成,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保障了患者的预后,通过在术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彻底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术后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间接降低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压力。

总而言之,强化胸腔镜手术室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极大的保证了患者的预后。

[1] 孙 华.胸腔镜手术室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26):251-252.

[2] 柳 媛.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心得体会[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6,17(1):47-48.

[3] 徐 敏.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1019-1021.

[4] 周明娟.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6(5):225-22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24.87.02

猜你喜欢
胸膜胸腔镜手术室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