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顶思考帽”在优化护理排班模式中的应用

2017-09-15 08:18樊佳鑫吴金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护士长护士护理人员

陶 彤,樊佳鑫,吴金凤

(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六顶思考帽”在优化护理排班模式中的应用

陶 彤,樊佳鑫,吴金凤

(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 运用“六顶思考帽”优化护理排班模式,探讨不同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和护患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对传统排班法进行改进,实施晚夜双班分层次搭配、白班A9.5等模式,即白班工作时间为8:00~17:30,A班相对固定1个月,PN班为17:00~08:00,分层次搭配。结果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排班模式改革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压力、移动护理质量指标、年度排班完成概况等资料建立数据库,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新排班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科室的移动护理质量指标,满足年度排班总体需求。

六顶思考帽;优化护理模式;应用

护士排班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合理排班不仅要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人性化的原则、弹性排班原则、合理搭配原则,还要注意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1] 。为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开展,落实临床移动平板上线率,提升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运用“六顶思考帽”理论,不断优化护理排班模式,在临床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1 “六顶思考帽”的定义及运用方法

1.1 “六顶思考帽”理论概述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 d w a r d d 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2] 。所谓六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它是一种“平行思考”的方法,它倡导要尽量组织大家在同一时间带上同一顶帽子,只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强调“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帮助思考者理清混乱,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以六个颜色代表六种思维方式。“六顶思考帽”可以单独使用某顶思考帽来进行某个类型思考的方法,也可以连续的使用思考帽来考察和解决一个问题[3]。

1.2 运用方法

①护士长作为主持人,召开科室全体护士会议,介绍管理学习班的心得体会,对护理人员进行 “六顶思考帽”理论知识培训,护士长带上蓝色思考帽(控制帽),确定会议的主题,运用“六顶思考帽”的理论及方法分析现有排班模式的弊端,优化护理排班模式,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②白色思考帽(客观的事实和数据):由护士长及质控成员整理并陈列科室客观问题数据,包括实施前患者满意度、出院回访满意度、单项满意度、护理部质量查房及科室自查问题,移动平板上线护理质量指标执行率情况,以及科室一级关键指标相关规定;③绿色思考帽(致力于寻求创新的办法,创新需要机遇和时机):通过对现有护理状况分析,尤其目前危重患者数增加、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数增加、晨晚间工作量增加时对护理人力资源配备要求,以及排班如何符合一级关键指标规定:N1不能单独管理危重患者,N0不能单独当班。大家一致认为,需要对排班模式进行改进,需强化晚夜班、晨晚间及中班护理力量,进一步制定出符合排班原则、满足临床需求的排班模式;④红色思考帽:让护士直接表达对新的排班方案情感,无需任何解释与修正,给予3~30 s,体验对新排班模式的直接感受;⑤黑色思考帽:通过红色思考帽的情感表达,警示此排班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会遇到什么样困难,关键环节是什么,与经验、法律道德观相符吗?比如新排班模式是否会让护士有压力?是否会增加很多欠休,还会有那些风险?⑥黄色思考帽:建立激励机制,凡是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将与绩效挂钩,讨论新排班模式的优点。黄帽和黑帽一起使用采用最佳决策,和绿帽一起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⑥蓝色思考帽:由护士长最后总结。科室护士通过平行思维方式,充分讨论,综合分析多种因素,统一思想确定班次、各班工作时间、工作流程,具体排班模式如下文描述。

2 护理排班新模式

本科室人力资源配备:护理人员12名,均为女性,年龄23~52岁,能级比例N4:N3:N2A:N1A:N1A=1:3:4:2:2,本科9名,大专3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2名,排班的总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遵循能级对应、24 h连续不间断的原则,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晚夜双班等管理方法。新排班模式符合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5-3-4-1护理人员具备危重患者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1)相对固定白班护士连续一个月分管患者。2015年1月至12月31日期间,根据科室房间结构布局将床位分为3个护理小组,白班责任护士3人,分别为N3-N1护士,每组护士分管7~8张床,其中2~3人A班,工作时间为07:45~11:45、14:00--17:30。

(2)白A9.5班次1~2人,连续性值班,工作时间为:07:45--17:30,根据每组的危重患者数及工作量大小分配相应能级的护理人员,弹性增加A9.5班次人员,减少1次原中班交接班次数,增加与患者沟通、床边护理时间,为患者提供连续性、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护理。

(3)采用晚夜双班模式,自愿搭对,分层次搭配。晚夜PN班2人(高低年资各1人,如N3+N1,N2+N1,工作时间为17:00--次日8:00,在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时间(21:30--01:30,01:30--05:30)2名护士交替休息4h,工作繁忙时则2人共同协作,由护士长根据护理记录过程给予补休时间。下夜班护士每周连续休息3-4d。

(4)尊重护士,愿望排班。为提高护士满意度,保持护士对临床工作的热情,护士长实行人性化管理,在满足临床工作需求的前提下,病区设置“排班愿望备注”,护士长排班时根据“ 排班愿望备注”优先安排护理人员工作、学习、休息。 如有几位护士同时提出要求,护士长首先满足先提出、理由最合理的护士,或由休息的同能级护士自愿换班、代班,跟绩效挂钩。

(5)制定紧急情况下病房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 节假日期间,病区设置机动班1人,未到岗以休息计算,有需要时半小时内到岗者,由护士长给予补休时间。保证病人安全,满足病房工作需要,确保护理质量到位。

3 资料收集与结果统计

运用表单及问卷形式收集数据,对排班模式改革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压力调查、移动护理质量指标比较、年度排班完成概况等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表2除外,由护理系统软件直接导出)。结果如下。

3.1 患者满意度比较

原排班模式410例,满意度96.12%,受表扬人131次,新排班模式410例满意度98.66%,受表扬人116次,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移动护理质量指标比较(移动系统软件直接滤出)

原排班模式用药观察及时巡视未达标1897例次,用药24 h完成率为99.46%,现配现用执行达标率95.01%;新排班模式用药观察及时巡视未达标1670例次,用药24 h完成率为99.35%,现配现用执行达标率95.22%。

3.3 护士工作压力比较(见表1)

表1 护士工作压力调查

3.4 排班完成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排班完成情况比较

4 讨 论

(1)新排班模式提升患者整体满意度,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要求。新排班模式与原有排班模式比较,实际床护比≥1:0.46,且相对固定白班责任护士,交接班次数也由4次减至3次,交班时间平均缩短30 min,护理人员有更多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得到真正体现,工作内容不再局限于执行各项医嘱、书写护理文件,而是深入病房,开展床边护理,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充分评估患者的生活需求、护理需求,保证了患者护理的整体性、连续性。同样良好的沟通、细致的护理有效提升了出院患者满意度。

(2)新排班模式可以降低夜间急重症护理时因人力资源不足造成的风险,减轻晚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保障患者安全。夜班工作量较大,比如移动平板扫码、危重患者管理、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大量的护理工作。试行新排班前,1名护士单独值班+护理实习生担任辅班,虽然也能完成,但当应对危重患者抢救、突发事件处理压力较大,且基础生活护理质量存在一些不足。实行按层级搭配、双人值班后,每班均有高年资护士把关,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且能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领导核心作用,避免由年轻护士独自当班造成的潜在护理隐患[4],符合护理部一级关键指标规定:N1不能单独管理危重患者,N0不能单独当班。另外,面对值班期间出现的紧急情况,2人可以相互商议,对紧急状况做出快速、正确的处理,提高了值班期间的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5]。

(3)新排班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护士人力短缺,临床护士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不仅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而且也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6] 。尤其年轻护士缺乏临床经验,遇到突发事件时,缺乏应急能力。晚夜双班模式后在早上6~8时,晚上17~21时等护理工作繁忙时段保证了人力,单位时间内的人均工作量减轻;护士从过去的单独当班到现在分层次双人值班,晚夜班总数减少;护士工作时间连续,更加紧凑和集中,连续休息时间显著增多,个人外出时间充裕,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5 结 论

我科自2015年初新排班模式实行1年余,护士长每月召开全体护士会议,让护士全员参与,戴上“六顶思考帽”讨论及解决新排班模式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流程。采用新排班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科室的移动护理质量指标,满足年度排班总体需求。当然,现在的排班模式也存在不足,如A9.5班次不能午休,工作时间较长。尤其在危重病人多工作量大时,比较疲劳。下夜班多天连休后,上班时需要对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在工作量不饱和状态下及时启动弹性排班模式。

[1] 盛慧玲.时间管理在护理排班中的应用研究[J].农垦医学,2011,36(3):269-270.

[2] De Bono E.Six Thinking Hats: An Essential Approach to BusinessManagement.New York, NY: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5.

[3] Kenny LJ.Using Edward de Bono's six hats game to aid critical thinking and reflection in palliative care.Int J Palliat Nurs,2003,9(3):105-12.

[4] 谢媛琪,王 萍,常大川,等.连续性排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1.

[5] 王万会.护理缺陷、护理差错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2011,24(7):1900-1901.

[6] 屈新云.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J].全科护理,2010,8(2B):448-451.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24.183.03

猜你喜欢
护士长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