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众创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9-15 15:41郭凯李玉燕王锦潇闫雯
创新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客河南省

郭凯+李玉燕+王锦潇+闫雯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众创理论与众创空间的基本概念阐述,结合国内外关于众创理论研究的情况分析,针对河南省在众创空间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区域特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河南众创空间去在如何建立和完善提高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众创空间;创客;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6-24-4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ker Space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Guo Kai1 Li Yuyan1 Wang Jingxiao2 Yan Wen1

(1.School of Manage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03;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basic concepts of public creation theory and maker space, based on the situation analysis of creation theor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ker space in Henan province. On this basis, we gave corresponding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set up and improve Henan Maker Space.

Key words: maker space;maker;Henan Province

0 引言

众创空间发端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社会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众创空间成为创造平等创新创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进程中重要的发展方式。因此,在全面了解和总结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模式基础上,分析和总结河南省域内出现和重点扶持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众创空间的发展特征,找出影响河南省众创空间发展和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众创空间的背景与内涵

1.1 众创空间的理论与实践背景

创新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众多普通民众推动的。普通的民众在工作、生活中对于新产品与新工艺等不断革新和改进的积极参与,推动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不断进步[1]。而民众和企业内部创业活动的活跃度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创新创业的方式和范围更加广泛,創业者群体不断丰富和增加,创业者进行创业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创业者进行创业的门槛不断降低、可供创业者进行创业的工具和手段也呈多样化发展。

2015年,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和意见,国内各省市的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众创空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截至2017年3月底,中国国内的在册众创空间数量已经很达到4 298家,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众创空间的建立和发展也趋向专业化和规模化,物理空间和孵化功能等要素的配置和服务水平也逐渐提升和改进,为初创的小微企业、创业者等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也成为社会、技术创新以及相关的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合作的重要平台。

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河南省的众创空间,提升省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并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落实等指导性意见。河南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要求下,急需对省域内的众创空间的发展路径和成长机制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加有效引导和支持河南省创新与创业活动科学、持续、快速发展。

1.2 众创空间的定义和内涵

早期的创客,进行技术交流和聚会的固定场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被称为“创客空间”。创客空间可以为创客提供技术创新的固定场地、基础的工具、设备等设施。创客空间可以有效的把不同年龄、行业和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创意、一起动手,将创意实现为作品[2]。

根据对国内外众创空间观察和总结,我们认为,众创空间应该是能够充分调动广泛社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交流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等各类创业场所,也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快捷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它还应是能够开展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创业孵化服务的合法注册独立法人。众创空间应该不仅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等形式,还包括创客空间产业链下游的孵化器等产业加速器、助推器[2]。

2 国外创客空间发展模式及经验

2.1 国外创客空间发展模式

国外公认的最早出现的创客空间,是创建于1981年的柏林混沌电脑俱乐部[2]。目前,国外创客空间(Maker Space)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对各国在科技创新和社会创新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国外发达国家为主的创客空间已达数千家[3]。根据文献归纳收集,进行了分类汇总见(表1)。endprint

2.2 国外创客空间发展经验总结

虽然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创客空间成立的背景不同、发展的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对国外创客空间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归纳:

首先,国外不论是德国的混沌俱乐部模式,还是英国政府主导资助的Access Space模式,以及美国呈现的多种空间发展模式,他们在成立与发展中,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注重“包容”与“共享”共同特点。国外在创客空间办理入住和运行过程中,按照较低的门槛办理,创业者只要具有创业意愿和想法,提出申请,一般都可以及时入住。

同时,各国创客空间的运营模式呈现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显著特点。早期的国外创客空间基本按照单一的专业领域规划和设计,有利于相同和相似专业领域的创业者交流和合作,在专业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更加高效,同时许多同行业的专业设备和仪器也能够分享使用。随着创客空间的发展,国外的创客空间运行模式上也出现了以服务和支持为主的特点。许多后期的创客空间形成了以提供场地服务,融投资服务等平台建设为主的模式。

欧美等发达国家注意到创客空间对于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的引领作用,分别给予了不同程度和方式的鼓励与政策支撑。虽然国外的创客空间不乏一些营利性的方式运行。但各国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也积极发起和筹建了各种形式和规模的非营利性的创客空间,为广大民众积极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通过积极推动《美国就业法案》的方式,从政策和资金层面鼓励众筹平台的出现,为广大普通民众通过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给与资金的大力支撑[4]。

3 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我国的众创空间的发展在分布上,呈现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龙头,江浙等珠三角和长三角发达地区为重点分布,其他地区局部集聚的特征。上海与北京的众创空间呈现高度集中态势,江浙等地区也依据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呈现相对集中和迅速发展的特征。

从统计资料看,我国的众创空间运营的主体既有政府层面为主的平台,高校、地产商、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和主体也积极参与和投入我国众创空间的建设与运营。众创空间的专业特色和区域特征也呈现了多样化。这在各地的众创空间运营模式中,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也带来各种新的运营模式,例如,以投资驱动型、活动聚合型、综合生态型等为运行发展模式的众创空间不断出现和发展。

3.1 众创空间的数量及分布

上海新车间是我国首家成立的真正意义的众创空间,它出现在2010年10月1日。在随后短短的6年以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以及各个区域和省份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微观政策和支持条件与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与落实,形成了良好的大众创业的良好氛围,作为大众创业的重要载体的众创空间数量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众创空间的规模和形式,以及专业性也不断发展和提高。从我国众创空间地域分布来看,以浙江、江苏等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广东、深圳、上海、北京等为中心地区是众创空间集中的地区,当然其他省市众创空间的数量也快速增长。

3.2 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

从目前我国众创空间组建的形式、提供服务的内容、日常运营的模式等角度分析和考察,众创空间可以分为活动聚合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投资促进型、综综合生态型等7大类型。其中:第一,活动聚合型的众创空间,以举办项目的发布等活动形式,为创业者和创业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主要的代表众创空间有:北京创客空间等。第二,培训辅导型的众创空间,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策源地,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教育等资源,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众创空间模式。代表性的有:清华x-lab等。第三,媒体延伸型的众创空间,由媒体为主题开办,通过媒体宣传方面的特有优势为初创型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代表性的众创空间有:36氪等。第四,投资促进型的众创空间,通过各种对初创企业进行投资的基金、天使投资人等,凝聚和构建的一种众创空间模式。主要代表性的众创空间有:车库咖啡等。第五,地产思维型的众创空间,由各种地产商开办,通过提供相关的投资服务、政策优惠等条件形成的一种众创空间模式。主要代表性的有:优客工场等。第六,产业链服务型的众创空间,通过提供专业的产业链服务,包括产品技术提升、产业链融合、基金合投等方式构建的一种众创空间模式。代表性的众创空间有:创客总部等。第七,综合生态型的众创空间,通过提供综合型的创业生态体系,包括金融、日常运营、法律支持等一系列综合服务等方式构建的一种众创空间模式。代表性的众创空间有:融创空间等[5]。

3.3 河南省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河南省目前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 072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4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459个,其中国家級工程实验室达到4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08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25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15家[5]。

第一,河南省对众创空间这种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十分重视。省政府颁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落实等指导性意见。河南省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急需对众创空间这一新兴形态的发展路径和成长机制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便有效引导和支持河南省创新与创业活动科学、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截至2016年底,河南省已有国家级众创空间、专业化众创空间8家,其中的依托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先进矿山装备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传感器专业化众创空间,他们的出现标志着河南省的“双创”工作已经达到国内前列的水平。根据在河南省科技厅备案的具体数据,截至2016年底,河南省以众创空间命名的“双创”平台共计60家,其中,郑州27家;洛阳5家;开封和南阳各4家;许昌3家;商丘、周口、平顶山、漯河、安阳和焦作各2家;信阳、驻马店、鹤壁、新乡和濮阳均为1家[6]。(见图1)endprint

4 河南省众创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发展,以及大众创业者的创业热情,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诸多优惠政策普及,河南省的众创空间也迅速发展起来。河南省众创空间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大量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4.1 发展模式问题

目前,河南省的众创空间数量增长较快,但是,众创空间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发展的模式上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发展的理念也存在一定问题和偏差。省内的各地市在建设符合当地特色的众创空间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效仿其他发达地区的模式为主,省内的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方面的专业化、多元化、高级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4.2 运营问题

河南省各地区的众创空间运营团队专业能力不强,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创业团队的需求。如何打造一支服务专业、多元化的运营团队,成为河南省众创空间运营方的首要问题。根据各地的众创空间发展的成功经验,众创空间不仅是物理办公平台的提供,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提供创业创新支撑和助力的增值服务。

4.3 盈利问题

目前国内各地的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四种:收取租金、服务性收费、投资收益和政府补贴。根据河南省科技厅统计数据显示,省内的众创空间目前以公益性为主,各地的众创空间依靠当地的政府专项资金补贴为主,其他盈利形式的众创空间发展还比较缓慢。这种政府导向,以外部补贴、资助为主的众创空间发展模式不能够长期持续。

4.4 创业导师问题

根据省内各地调研统计的数据,河南省目前的众创空间运营的实体和主题主要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而民营企业在为创业者教育培训提升、提供发展机会、能力和潜力的发挥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众创空间的长远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目前创业导师队伍主要还以兼职人员为主,辅导能力差异大,专业化程度低。难以形成专业的创业辅导团队。

5 对河南省众创空间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1 发展模式需要多元化

不同的发展模式适合不同的地区和主体。不同主体应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相应的发展模式。河南省的众创空间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各地市的发展现状和地域特色,以市场化为导向建立适宜的众创空间发展模式。

5.2 功能服务需要继续完善

建立综合性的创业服务平台。众创空间作为功能服务的平台,可以提供顺利实现产业链全链的对接服务,以及创业者和初创小微企业急需的资源。并能够在平台上继续延伸为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等功能。

5.3 建立可持续化的盈利模式

河南省众创空间应以市场化为主导,建立网络众筹平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众创空间的运营团队需要通过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吸引创业团队进入,并让其迅速发展壮大。以收取招聘宣传费、专业服务费和提供融资服务为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

5.4 提升創业导师水平

创业者和初创小微企业,在创业初期,创业政策、创业能力、创业机会识别等方面还比较欠缺。河南省在众创空间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构建完整的创业导师评聘和考核体系,使创业导师常态化、专业化、稳定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吸引高级人才,推动众创空间长远发展。

6 结语

总之,众创空间是一个对创客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河南省在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的同时,需要结合本地区的现状和特点,制定符合当地发展趋势的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提高众创空间运营团队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建立完善的功能服务体系;健全投融资体系、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吸引专业人才,建立专业化导师团队。提升众创空间各个方面的实力和服务能力,推动众创空间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费尔普斯,余江译.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 张孝荣.2016中国众创空间发展白皮书:协同创业时代已来[EB/OL].http://www.tisi.org/4582,2016-04-18.

[3] 张娜.互联网+时代本土化的创客空间[J].科协论坛,2015(10):22-25.

[4] 徐莉,方梓旭,张正午.我国众创空间研究综述[J].科技广场,2017(2):153-156.

[5] 张娜.众创空间——互联网+时代本土化的创客空间[J].科协论坛,2015(10):22-25.

[6] 河南省统计局.201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ha.stats.gov.cn/sitesources/hntj/page_pc,2017-3-1.endprint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创客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