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书架

2017-09-15 08:52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7年7期
关键词:舒尔茨霍华德星巴克

将心注入

出版/中信出版社

作者/霍华德·舒尔茨[美]多莉·琼斯·扬[美]

分类/经营管理

定价/42.00

[作者简介]

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星巴克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自1987年开始担任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主席,现居美国西雅图市。著有《一路向前》一书。

[编辑推荐]

舒尔茨在本书中首次完整披露个人成长经历的细节,星巴克在初始和成长期的各种措施和运营方式如何成形。对待股东、雇员时如何平衡利润、福利和公司核心价值之间的关系。本书不仅是一个人的自传或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史,而且对那些正在创办企业和追求生活梦想的人也颇有启发意义。舒尔茨将告诉读者在经营企业与在生活中面临问题时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对未来始终抱有信心。

以下为书摘:

如何招募到高级的人才

霍华德·舒尔茨凭直觉看人的能力,远超过大多数经理人。不论聘任一个关键岗位的主管,还是寻找投资银行家或评估某个合作伙伴,他都像寻找配偶似的注重同样的品质:尊严与激情。对他来说,这跟经验和能力同等重要。霍华德·舒尔茨想自己的工作搭档应该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会只把自己的价值准则留给家人,而同样也会将其带入职场生涯,他们和他有着共同的原则。如果他看出有什么不合意之处,或是在价值观上有些看不透,霍华德·舒尔茨宁愿继续观望。

星巴克在招人方面提倡多元化和丰富性,不只体现在种族与性别,它倡导一种含有各个年龄层次的很有包容力的工作团队,其中包括残障人士、不同个性和各种学历程度的伙伴。星巴克向公司内部的同性恋伙伴提供福利,不是作为一种政治姿态,而是对所有为星巴克工作的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人)的一种认可。此外,星巴克也开始在那些人员杂居的社区选择店址,以体现他们的一种理念,即任何种族、任何年龄层次的人都应该得到享用高档咖啡的便利。星巴克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培训伙伴一他们所关注的才能不仅仅只是把事情做好,而且具有走向世界的胸怀。

该怎么面对比你聪明的员工

许多企业家都会犯一个相似的错误:自己出点子,自己去包打天下。问题是,他们自己不可能掌握能使那份创意得以实现的一切才能。他们不愿把事情派给别人,而是喜欢身边有一群忠心耿耿的支持者鞍前马后地簇拥着。他们害怕把真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摆到高层经理的位置上。

但是对于一个公司的经营日程来说,有才智的主管团队是至关重要的。管理者周围若是不乏强有力的、有创新精神的人,那肯定要比一帮点头哈腰的人更令他兴奋。管理者怎么可能从那些不比自己懂得多的人那儿学到东西呢?他们也许会揣摩管理者的意图,二话不说就接受他的命令,但不可能帮管理者发展。

从一开始,霍华德·舒尔茨就意识到必须眼光向外,聘用比他更有经验的主管人员,他们要不怕与霍华德·舒尔茨发生争执,有坚强的意志,有独立性和自信心,在管理团队内部能体现共同负责的协作精神。

时至今日,霍华德·舒尔茨仍然有意识地让身边的人知道,他的自尊和自信不怕接受任何初来乍到的人就处理企业各种问题提出意见,不怕比他更有天赋、更有资历的人跟他说三道四。在这种时候,霍华德·舒尔茨总是明确表示,他们可以放手做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对那些需要向他们汇报而不是向霍华德·舒尔茨汇报的部门负起责任。他一直在传达这样的信息——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尽可能明确无误地告诉他们:霍华德·舒尔茨聘用他们是因为他们比他聪明。

如何才能做成全国性的公司?

直到1991年,星巴克才最终圈定从芝加哥到沿太平洋的西北部地区的扩张版图,从波特兰开始,穿过西雅图,直抵温哥华。霍华德·舒尔茨和伙伴们的策略是先在某一处立住脚,在当地造成强势效应,然后向另一处扩张。

在选址洛杉矶时,霍华德·舒尔茨觉得,洛杉矶在时尚方面总是在全美拔得头筹,它对全美各地都有一种文化辐射作用,这对于星巴克来说是一处完美的地方。如果星巴克成为好莱坞选择的咖啡品牌,不仅有助于星巴克扩张到加利福尼亚其他地区,也将使星巴克一跃而成为全美其他市场的顶尖品牌。霍华德·舒尔茨觉得,在扩张的过程中,星巴克得有那些引领潮流的人物为它的产品现身说法。

每一次星巴克在一个新地方开店,总有人预言星巴克会失败。到目前为止,他们都错了。对霍华德·舒尔茨来说,做企业的兴奋之处在于不断攀登。他意欲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像是朝着人迹罕至的陡峭山峰攀上一步。攀登的难度越大,到达峰顶时所感到的兴奋度和满意度也就越强。当然,正如所有全身心投入的登山者一样,霍华德·舒尔茨和他的伙伴们总是在寻找更高的山峰。

幸运只眷顾有规划的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有一个绝棒的主意一但那些能够使之成为现实的人却告诉你这不值得做?

“原来放松的气氛、交谊的空间、心情的转换,才是咖啡馆真正吸引顾客一来再来的精髓。大家要的不是喝一杯咖啡,而是渴望享受咖啡的时刻。这才是星巴克要做的。那时我真是心情澎湃,”霍华德·舒尔茨后来回忆说,“美国还没有这种东西,我预感到自己将会大有作为。”然而星巴克的创始人对他的想法嗤之以鼻。

无奈之下,霍华德·舒尔茨离开了星巴克去创立他自己的公司。他的想法是开几家供应成杯的咖啡和咖啡饮料的店面,选址就在闹市区的交通要道附近。他要重新创造如同意大利那般充满温情的浪漫与有艺术感的气氛。

经过几个月的计划,霍华德·舒尔茨最后还是决定要试一试。但他内心仍有深深的挫败感。

从某些方面来说,离开原来的公司去开自己的公司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霍华德·舒尔茨下决心走人那会儿,发现妻子怀孕了。如果霍华德·舒尔茨没有工资收入,他们就得靠她的收入过活,直到他的新公司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转。霍华德·舒尔茨的妻子愿意在1月份生完孩子后就返回工作岗位,他讨厌这样做,因为他作出这样一个决定,他妻子没得选择,只能回去工作。

可是在某种层面上,霍华德·舒尔茨感到自己前半辈子的生命早已对走出这一步有所准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父母双方相悖的价值观对他竟有着同样的教诲。从他老爸身上,霍华德·舒尔茨知道丢了工作会导致家庭的不稳定甚至瓦解。而他母亲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你有一份好工作,为什么放弃呢?”

问题是,霍华德·舒尔茨觉得这个变动与他生命中的梦想完全一致,也符合他最早的向往:即为自己和家人做些事情,做些独特的事情,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那段时间里,失去工作的不安全感,要出人头地的渴望,要永远摆脱父母在苦境中挣扎带给他的影响……各种情绪同时在他的脑海里交织。

时运好坏或许是成功与否的要素之一,可大多数人必须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时候去创造自己的机会,并准备起跳。这是一件梦想之事,当时机来临之际,你就得作决定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去发现其他。

这就是霍华德·舒尔茨在1985年做的事。如果他不這么做,星巴克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编辑/可敬)endprint

猜你喜欢
舒尔茨霍华德星巴克
偷画的人
维权事件
被玩坏的星巴克咖啡杯
自救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上)
保持微笑
星巴克为什么不卖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