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
——高效课堂的利刃

2017-09-16 04:38江苏省射阳县耦耕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除数算式情境

江苏省射阳县耦耕小学 徐 娟

多元评价
——高效课堂的利刃

江苏省射阳县耦耕小学 徐 娟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们的评价慢慢地成为教育评价的核心,这是因为任何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学生们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自我反思,提高能力发展。因此,对于学生们来说,要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自主发展,教师要更多地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元科学的评价。让多元评价落实到数学课堂,帮助学生们拓展思维,成绩才能得以提升。

小学数学;数学课堂;多元评价

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提升课堂的高效性是教学的根本。我认为多元化的评价十分有利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根据从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地给予学生们多元、有效的评价,真正地将多元评价落实到数学的课堂中是多元评价的重中之重。

一、情境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将缓解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无味,这其中巧妙地利用情境化的评价方式,将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很轻松地引领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因此,教师要彰显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情境化评价,才能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

如在给学生们讲解到“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时,我在上课的同时,一边用课件展示可爱的小动物图片,一边问学生们:我们班有三位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中进步非常大,所以我们将这三位学生评价为进步之星,我准备了9张可爱的动物照片奖励给这三位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平均每个人能分到几张吗?该怎么表示出来呢?给学生们提出问题之后,我又根据学生们喜欢的小动物进行分组,每组分得不同数量的小动物图片,并且把小动物平均分给这三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问学生:这与之前的9除以3分东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们按组积极发言,有的组说我们组有10张小兔子照片,平均分给三位学生,每人得到3张,还余下1张;还有的组说我们组有11张小蜜蜂图片,平均分给3位学生,每人得到3张,还余下2张。学生发言之后,我又一次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把余下的小动物也发给学生们呢?学生们都说,余下的不够每人再分1张。通过对有余数的除法学习,告诉学生们生活中的分东西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再次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们可以知道生活中分东西也会出现有余数的情况,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评价因素融入实际的教学中,容易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内动力。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们投入到抽象的数学学习中来,自评、互评,只有这样,教师的评价才能更加轻松地引导学生们主动探索,凸显情境化评价教学的价值。

二、方法多样化评价,彰显全体与个性价值

评价的方式要求多样化,这是因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性格,评价的目的更多的是应该对于学生进行强调与激励,促进学生们的思维发展,找寻到适合学生们发展的教学模式,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十分重要。同时,教师要具备评价的意识,巧抓机会,还要关注全体与个性之间的差异,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合适的评价,才能真正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还是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时,在带领学生们主动探索后,我让学生们主动观察如图所示的算式,并将这些算式进行分类。

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将其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之前学过的,一类是有余数的,顺势将今天要学的知识引出来,再次引导学生们去观察这组算式,有的学生发现除数都是6,还有的学生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就等于被除数,对于学生们的这些发现,我给予赞扬,告诉学生们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接着还有学生发现在这组算式中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通过学生们的这些发现,我倍感欣慰,才知道每位学生的潜力如此之大。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既尊重学生,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反而得到了不一样的效果。因此,在突破教学难点的时候,教师要发挥动态评价的作用,指出学生的盲点,调动学生们去自主探究,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也要关怀学生,选择有利于学生的交流方式,帮助学生们去解答相对抽象的数学题。可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当下课堂教学的一把金钥匙。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自我反思

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学生学习评价的不但有教师,还有学生们的小伙伴,这就造就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此,教师要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现象,敢于自评、互评,有意识地加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联系,在提高评价者主体地位的同时,让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教学以及自我学习的过程。

在上述“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中,学生们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总结评价,而是要能引导学生们找寻到自己的漏洞,将这些漏洞在备课的同时穿插进去,抓住学生认真观察这一点,让学生们动手去操作,不但能推进自主学习的发展,还锻炼了学生们手与脑之间的协调发展。接着,我提问:同学们,是不是在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学生们意见不能统一,为此,我引导学生们利用手上的小棒亲自摆一摆,去探究一下19除以6等于2余7,对不对?有学生将19个小棒分成6份,每份3根,余下1根;还有的学生说将剩下的7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还可以再分一次,每份一根,还余下一根,所以余数应该是1,我夸赞这位学生的思维十分巧妙,让大家一看就明白。于是我把上述错误的算式改过来,19除以6等于3余1,再次让学生总结余数比除数小,深刻明白了这一理论。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间的交流活动,互相评价,让学生们审视了自己的思维活动,更好地改进了自己的学习。我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们展开评价,使得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

总之,评价教学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将有利于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提高对评价的认识,让评价教学真正地融入教学中来,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除数算式情境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