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降三高,行不行

2017-09-19 03:59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邓桂明
益寿宝典 2017年17期
关键词:黄连素黄连药理学

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邓桂明

黄连素降三高,行不行

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邓桂明

近期,《药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综述提示,黄连素可能对高脂血症有潜在治疗作用。研究一出,很多媒体纷纷转载,有的患者甚至认为,吃黄连素是不是就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了。

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处于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中,属于西药止泻药(又称盐酸小檗碱)。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连素对心律(心跳的节奏)、血压、血糖等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2011年,《本草疗法研究》杂志发表的论文称,黄连素能抑制一种离子通道,进而稳定心肌电活动,改善心律失常。2015年,《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对75名高血压病人进行观察发现,黄连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血压状况。

有研究还称,黄连素具有降糖潜能。中医认为,高血糖属于消渴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名医别录》载:“黄连止消渴”;《肘后方》治消渴尿多用黄连作蜜丸服用;《本草纲目》载:“黄连主消渴尿多”“治消渴用酒蒸黄连”等。故黄连有清热燥湿之效,适用于湿热困脾型的消渴病患者。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连素能对抗葡萄糖、肾上腺素、四氧嘧啶引起的血糖升高,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胰岛b细胞,抑制糖醛还原。研究还发现,黄连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肿瘤等作用。

上述研究显示,黄连素好比一种“万能药”,可治很多病。但其实,针对黄连素新用途疗效的研究结果均不明确,黄连素的作用机制并不单一,临床剂量不统一,临床观察时间较短,缺乏大量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尚待进一步研究。而且,许多研究是在体外培养细胞或动物体内进行实验,不能完全代表人体身上的效果。动物身上看到的曙光未必能给人类带来温暖。对黄连素的安全性也需要更多研究验证。黄连素或许能对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比较安全,但要真正评价黄连素对上述疾病的疗效,这味药能在“神坛”上走多远,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严格设计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之,目前缺乏有效证据支持黄连素替代一线的降糖、降脂、降压、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患者不可擅自停用原有治疗药物。

还需提醒几点:第一,黄连素只适用于感染性腹泻。胃肠感染表现可轻可重,轻者仅腹痛、腹泻,重者恶心、呕吐、发热寒战、食欲不振,严重时导致脱水、酸中毒、休克。一般而言,轻型炎症可选用黄连素,重型炎症必须合用抗感染作用强的抗生素。第二,黄连素具有一定的固涩止泻作用,有人在服用后止住了腹泻,但继而又可能发生便秘。第三,溶血性贫血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黄连素,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要慎用。第四,有人在外出吃饭、游旅前,为避免腹泻而提前吃几片黄连素,这种做法不妥当。出于预防的目的,人们吃的剂量通常不会太大,细菌在与药物的抵抗中容易“获胜”。如果经常这样“锻炼”细菌,只能使之经验丰富,由弱变强,有害无益。常服黄连素非但不能消除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加剧症状。

猜你喜欢
黄连素黄连药理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艺术药理学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用黄连素别陷误区
黄连素非中药 儿童应慎用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