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水电站成本控制创新

2017-09-20 12:28赵声博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1期
关键词:水电站供给成本

赵声博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水电站成本控制创新

赵声博

电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可靠、持续、稳定”是水电站的责任。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而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水电站降本增效指明了方向。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指出当前水电站成本控制的局限性,为水电站成本控制创新指明路径。

我国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河流水能资源储存量为6.67亿KW,年发电量达到5922亿KW/h。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产能过剩十分严重,“十三五”时期电力消费将低速增长,这将影响水电站的经营效益和战略发展。水电站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深入内部挖潜,坚持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才能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克服不利因素,从外延式增长转为内涵式增长。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长期以来,投资、出口、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15年底至今,我国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以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我国必须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017年6月16日,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2017年降成本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税费负担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用地、物流、人工成本,预计2017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约10000亿元。

当前水电站成本控制的局限性

影响水电站成本的因素众多,不少水电站长期习惯了投资增长模式,未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成本控制存在许多局限性。

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一些水电站对成本控制的理解比较狭隘,只注重规模和效率,依靠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认为成本控制就是减少投入、压缩开支,因此没有建立规范、标准的全成本控制体系,难以协调成本与质量、效率、安全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管理制度约束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

成本控制水平较低。很多水电站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仍然以总额控制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仍未落实部门、车间以及班组的预算管理责任,忽略了中间控制和过程控制,因此资源浪费现象突出。而且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控制程序,各部门、班组各行其是,缺乏沟通协作,难以形成成本控制合力。

成本控制监督不严。水电站往往重实物成本轻隐形成本,重生产成本轻资金成本,重事后计帐轻事前预算,重结果处理轻过程控制,所以难以有效把握成本动因,缺乏对资源流动过程的动态控制,也就难以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不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结果成本计划与实际严重脱节,员工习惯了浪费的现象。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水电站成本控制创新

创新成本控制理念,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而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5月电力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这说明电力行业的利润滞后于产值增长,成本费用压力很大。发改委等四部门在《关于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企业应坚持降低显性成本与降低隐性成本相结合,坚持降低外部成本与企业内部挖潜相结合,加强目标成本控制,降低能耗物耗水平和各类费用。因此,水电站必须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制订成本核算指标,确立成本控制程序,落实成本控制责任,把成本控制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分析成本动因,计算出电力产品的目标成本,并对各类可控成本进行控制。

创新成本控制方法,提升成本控制水平。水电站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采用目标成本法、差异分析法、标准成本法、ABC作业成本法等成本控制方法,而且有效运用ERP等信息管理系统,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形成完整的成本费用明细资料,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成本控制。水电站应全面推行成本预算制度,确定成本控制分项,然后把成本控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以及班组。预算监督人员要深入基层,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全面预算的动态平衡。采购部门应坚持“三比采购”的原则,采取集中采购、长期合同等方式,降低材料设备的采购成本。使用部门要贯彻材料限额领取制度,由专人负责设备维修和保养,避免设备闲置和材料浪费。

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明确成本控制责任。当前水电站普遍面临费用大、成本高、利润薄的现实困境,传统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渐渐难以为继。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水电站就必须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把经营管理中的各类支出、消耗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为了确保成本控制的效果,水电站应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把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明确各部门、车间以及班组的成本控制责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实行奖优罚劣,以保证成本控制的执行力。成本控制部门应加强风险防控,对于一些关键流程和重点环节设立预警指标,进一步加强约束和监督,以便不断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

“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全社会用电量显著增长,我国大小水电工程已经超过10万个,水力发电将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向。成本是水电站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水电站费用攀升,市场竞争加剧,水电站必须创新成本控制模式,深入内部挖潜,才能克服不利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获得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引滦工程管理局三电办)

猜你喜欢
水电站供给成本
里底水电站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探讨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溪洛渡水电站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