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7-09-20 11:36惠丽雅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时责任制助产

惠丽雅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14000

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惠丽雅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14000

目的:研究联合助产责任制护理和生产时体位管理影响产妇分娩结局和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生产的孕妇,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方式,不进行产时的体位管理,研究组则联合助产责任制的护理和生产时的体位管理,比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产妇短(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助产责任制护理和生产时体位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助产责任制护理;产时体位管理;产妇分娩方式和结局

分娩是人类传宗接代的自然生理过程,随着优生优育理念的不断普及,医疗机构广泛提倡阴道分娩,广大产妇也普遍认同,但是否能够顺利、正常地完成分娩过程,要受到产道、产力和胎儿三方面因素的制约。 产道和胎儿为客观因素,而产力很大程度取决于主观,除了与产妇的体力有一定关联,还与产妇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1]。 产科服务模式对于产妇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也将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本研究主要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母婴安全的影响和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高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骨盆发育正常,均为单胎头位,经彩超确诊均无过期妊娠、胎儿体积过大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28.3±3.5)岁,其中初产妇 67 例,经产妇 33例 ,孕期 22~42周 ,平均孕期(27.6±1.4) 周。利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两组高龄产妇在年龄、孕期、产次以及羊水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轮班制助产护理模式,且不实施产时体位管理,待产时由产妇自由选择体位,检查宫口开全时指导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娩出胎儿。

研究组采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并联合实施产时体位管理。待产阶段为患者指定责任护士,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 责任护士的责任:①向产妇和家属介绍医疗环境、医护人员、待产和分娩相关指导等;②加强与产妇交流,打消其担忧、紧张等负面情绪,鼓励产妇积极配合医务工作;③介绍阴道产的优势并鼓励产妇选择阴道产;④给予产妇全面的身心照顾,热情、亲切、和蔼地面对产妇,及时解答产妇与家属的疑问;⑤全面了解产妇的身体情况及胎儿情况,指导产妇完成产前的各项待产检查;⑥第一产程时,指导产妇利用不同的体位变换或分娩球等方式缓解疼痛,引导产妇随着子宫收缩的节律来调整吸气与呼气[5];⑦产 程进入活跃期后,引导产妇进行各项检查以明确胎位,指导产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的侧俯卧位;⑧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取膀胱截石位,背部垫高 45°,膝盖弯曲,足外展,随助产士口令进行吸气呼气,直至胎儿娩出;⑨产后常规清理新生儿,并留置产妇 2 h,无异常后送入病房;⑩产妇家属的健康教育。

1.3 评价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和产后出血量[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产程对比

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产程对比表(±s,min)

表1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产程对比表(±s,min)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对照组 50 460.61±119.12 36.35±13.49 497.08±136.55研究组 50 391.33±100.25 29.61±10.51 431.15±108.63 P(t)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责任制组的产后出血量为(168.2±34.7) ml,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63.2±56.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7,P<0.01)。

3 讨论

女性妊娠与分娩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制约和影响了分娩结果,包括产妇本身的身心状况、家庭成员的支持、社会环境的变化等。随着我国优生优育理念的不断加深,对助产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向纵伸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显示,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助产效果,其主要原因是产妇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生理变化,而产妇的疼痛感、分娩速度等又进一步影响产妇,进而产生负面心理,这种心理与生理的变化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循环模式,不断地影响着产妇从产前至产后的整个分娩过程,对母婴健康产生影响[3]。

传统的临床助产护理模式主要采用轮流制,根据护士的排班对产妇进行护理,由于助产士的更换易造成产妇对医疗工作的不信任,从而增加产妇与助产士之间的距离感,影响产妇主动表达感受、意愿、情绪等,因而不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而且大多数女性分娩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多超过轮班制的一个班次,当新助产士接班时,由于对产妇情况了解不透彻,又没有充足的时间与产妇进行沟通,因此不利于临床更好地评估产妇的分娩条件,

不能有效低指导产妇,也不利于产妇的依从,从而影响分娩结果。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是指为产妇指定一名责任助产士,产妇产前至产后的全过程均由同一名助产士负责,实施一对一陪护,全面详细地指导产妇进行产前准备、检查、产时配合和产后恢复,并积极地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与产时体位管理有利于提高分娩安全性,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母婴均可获得更好的结局。

[1]张宇,刘超.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6):721-722.

[2]鞠昀翰,田红梅,宋春梅等.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9):23,3.

[3]袁春.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1428-1429.

R192.7

A

1672-5018(2017)02-343-1

猜你喜欢
产时责任制助产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