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泽厚《美的历程》中感受到的中国美学的性格

2017-09-20 10:54冯宇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性格

摘 要:中国的美学集中体现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诸艺术门类中。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美的不同性格精神以及它在各个时代的具体表现。体现在中国独特的美学领域,又同时具有它自身的特点。美,作为人类精神领域的最优美的花朵,正是由于在不同时代沉积了人类审美心理或者说是永恒不变的人的情感和本性,才会在现代人的眼睛和心灵上,始终留下难以名状的心理的愉悦和宽慰。它使人的心灵找到了休憩之地,让人的情感和理性得以调和,让人沉浸在那永恒的记忆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的情感得以不断地壮大、完善、自觉。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这永恒的艺术创造,体现了人类传承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倏忽即逝,不可捉摸,它是沉淀了内容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

关键词:中国美学;美的表现;性格

中国美的性格

从先秦的孔子开始,我们华夏民族的基本性格便开始逐渐形成并建立起来。中国的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外国艺术,在这里便找到了根由。由于孔子强调礼乐传统,强调“仁”学,强调伦理性的情感感受,从而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的不是客观的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强调的是情与理的统一与调和,强调的是对立面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排斥与冲突。强调的是对生命的感悟与智慧的情感。正是这样,形成了华夏民族温润敦厚的性格,反映在文艺中也是如此。在此,情感性的描述、体验,意念的表达,通过不同的风格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

就诗而言,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赋比兴原则。这一原则道出了艺术的本质特质:也就是主观情感须客观化,需在特定的情景理解中找到载体,方能动人。正如某些现代艺术声嘶力竭的空喊,便是在这里迷失了方向。它们既没有找到一定的形式,又没有实际的内容,所以显得贫瘩单薄了。这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在古诗《诗经》中,那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始终打动着人们的心灵。那时人们的情感不也像现在一样都具有温情吗?何其的委婉悠长,那种并非直白的陈述,却给我们留下了可以想象的巨大心理空间,使人们为那时的情感所感动。诵读起来又有着韵律的美,它的重复更加产生了意味深长的节奏感,使某种情感强烈的抒发出来,那是多么朴实而充满温情的情感哟!它含蓄而不张扬,那么的意味深长,而又那么具有感人的力量,使人觉得那情景如在眼前。这种美的形式,渗透着当时人们真挚的情感与感受。在这里,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正是这淳朴的情感,这简洁的形式,造就了其深沉悠远而活泼的艺术效果。再如汉赋,以其极度铺张,宽广的排比手法造就了其形式上的宽阔感。显示了那个时代充满活力与自信的心态,使汉赋充满了气派阔大,沉雄与古拙的美学特征。这一历史性的心态,这一真实的精神状态,不是装腔作势可以拿得来的。这种大气与威严,这种古拙的气势显示了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大度磊落,构成了汉代艺术独特的气势美。我们看汉代的画像石、雕刻,无不充满了这种特点,不求烦琐的细节装饰,着重于大的形体语言,夸张大的动作特征。夸张其最富表情和神态的部位,大手笔的省却繁琐细巧处,使得传神处得到最强烈的彰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感情、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汉代这一独特的历史时期,正是为华夏美学奠定了一个最为重要的美学精神。即使到了现代、深沉、威严、大气磅礴,仍然是美的主要标准。就画来说,潘天寿构图的坚强,方圆大气的造型,不正是显示了力量吗?与之相反,到了近代,在某些艺术门类(如雕塑、绘画),开始失去了这种大度的美感,显示了一种病态,过于追求细密精致而失去了力量。

唐代的艺术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便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不仅继承了汉代雄浑大方的特点,又加入了那个时代清新活泼、豪迈不羁、不求拘束的时代性格。李杜的诗,颜鲁公、张旭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以及在盛唐壁画中的舞蹈场面,正是这一时代人们心理结构的缩影。在这里,以抒情为主的中国美学找到了最完美的形式,使时代的情怀、胸襟得以最强烈的抒发。在绘画上,宋元山水画达到了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正是因为宋代山水画以其结构的威严与坚强加之内心对自然感受的细腻体会,从而形成了深沉雄壮的特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加之平正中和的形式美感,使宋代山水具有了独特的美感。

以上便是儒家思想的积极进取、肯定自我、仁、敦厚、中和等传统对艺术所提供的情感方面的内容。这一基本基调,形成了中国文艺不走极端、温文柔雅的基本特征。

另一方面,道与儒的互补性给情感的实现提供了便捷的形式。道家强调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强调内心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精神交流,物我两忘等精神因素,强调自然。其实是强调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諧关系,并最终指向自然的回归。只不过,回归后的自然并非自然本身了,而是凝聚了个体的情怀、感悟、精神的自然,这便是艺术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更加指向了华夏美学的精神核心,即重意、味、韵。由于它的不求拘束,反而使个体情怀,得到更加便利的抒发。中国绘画强调神韵,景外之境,趣在画外,使画不再是画自身,而是更加的意味深沉,似自然而非自然,是人之所为而又不露痕迹,一派天机,使人不知其所以然,这便是中国画之秒处。这种道法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始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决定了中国文艺的主要特征。

所以美的形式是来之与自然的,来自客观的,是有规律的。从审美的角度讲,这种形式是沉积了内容情感的形式,而不仅仅是自然本身了,而是人对象化的成果。这种创造,是真正的精神产品。那么,这种形式又一定是有“理”的,因为它源自自然,而不是凭空臆造,同时它又蕴涵着情感、观念、想象、意味等精神因素,所以它才能打动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一康德述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李泽厚.关于中国古代抒情诗中的人民性问题[N].光明日报,1955.

[4]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冯宇,天津市,天津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性格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网络晒照突显性格
你的性格倾向于男孩还是女孩?
性格描绘词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丁雪琴 性格比性别更重要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