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渊似海 刚猛圆通:刘海科

2017-09-21 06:06吴泳
少林与太极 2017年9期
关键词:少林刘海河南省

文/本刊记者 吴泳

如渊似海 刚猛圆通:刘海科

文/本刊记者 吴泳

核心提示

身为河南省武术散打队总教练、郑州少林塔沟教育集团副董事长兼武术总教练、少林塔沟武校党总支部书记的刘海科常让人觉得神秘而深沉。

他待人低调儒雅,处事刚猛圆通;看似不喜阔谈,其实胸中自有丘壑,腹藏韬略经纶。一位熟知刘海科的朋友说,别看他整天喜欢泡在省散打队里不出来,似乎是个“武痴”,可几日不见,人家一篇论文拿出来了;再一月不见,人家一部著作又获奖了,“他论武术,谈教育,议管理,评文化,都是入木三分,‘一鞭一条痕’。”

他坦荡涵容,即使面对尖锐的词锋和偏激的观点,也能微笑着平心静气听完。他是个行动派,不太喜欢高谈阔论,说起话来具体而井井有条,而一旦做起事来,颇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进击如火,不动如山”(风林火山)的风范,刚柔相济,“上兵伐谋”,允武允文,无怪乎有朋友戏称他是“将军中的元帅,元帅中的将军”。

“元帅中的将军”: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刘海科教授以民办武校总教练的背景,执掌河南省武术散打队,最初颇有争议。但他接连创下的惊人记录却越来越让异议者不得不沉默。

他接连培养了奥运、世界和国际级散打冠军687人次,全国散打冠军1021人次。他带领河南省散打队连续在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散打比赛中获得4金3银2铜,连续在第五、六、七3届全国城运会武术散打比赛中获得4金3银3铜。2013年11月,“全国城市运动会”正式更名为“全国青年运动会”,他带队在2015年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散打比赛中又获得了1金2银和一个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8月6日下午16时,塔沟武校新校区河南省散打队集训基地6楼,刘海科在一大片炸雷海啸般的叱咤声中,正站在擂台上紧紧盯着接受“魔鬼训练”的种子选手。

约足球场大的训练场内,不同年龄段的队员们正嗷嗷叫地猛击沙袋,声振屋瓦,热血场景颇似一首歌:

“一声霹雳震山川,一群猛虎好儿男;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

刘海科此时正“不动如山”地挺立在擂台上,时而用手指轻抚上唇,时而抚摸下巴,他目光犀利,不放过该队员任何一个动作细节。

这名特训队员一下午要接受6场车轮战,此时已接连挺过了3场。

“那个拳又不中了啊!我不看别的,就看你有没有后手!”

“拳是用来打的,不是做样子的!”

从一大早直到下午6点,除去队员吃饭午休时间,刘海科始终站在擂台上工作不停。他的运动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天天都是这样。”刘海科笑笑说。

省队主帅每天都盯在训练场里亲自上阵,这在全国散打界几乎没有第二例。

很多时候来不及吃晚饭,刘海科就马上赶回办公室,塔沟集团一天的众多事务还在等着他去处理。

9月全运会邻近了,刘海科近3个月来都是这样全身心地以训练场为家。

多年来,刘海科多次作为国家武术散打队教练,率领弟子屡获佳绩。2008年8月,他作为北京奥运会国家散打队教练,带领弟子张帅可获得奥运史上首枚男子散打56kg级金牌;

2014年3月,他作为国家武术散打队主教练,带领队员在第五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上获得3枚金牌;

2014年8月,他再次作为国家武术散打队主教练,带领队员在第二届青奥会武术散打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

他培训的学员李亚各在南京青奥会武术散打比赛上,代表中国队夺得男子散打52公斤级金牌;

学员陈卫刚、孔洪星等先后在第三至第十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荣获金牌;

学员石旭飞、叶翔等先后在第一至第八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上获得金牌;

学员刘泽东、孙勋昌、李新杰、孔洪星代表中国先后在十三至十七届亚运会散打比赛中获得金牌;

学员张宇杰、李俊丽、夏瑞鑫、郭亮亮、陈彦召、李新杰先后在第十、十一、十二届全运会散打比赛中夺得金牌;学员张开印三次在中泰对抗赛上完胜对手。

做教练就像“颠大勺” 秘诀就是化平淡为神奇

“我今年50出头了,该有的基本都有了。可为啥现在每天还泡在训练场一线,八匹马都拉不走呢?第一就是爱好,第二就是想负好岗位责任,全力以赴尽好义务。”刘海科说,父亲刘宝山今年86岁,依然每天七点就赶到办公室辛勤工作,父亲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事业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他感动之余更是不遗余力地去学习和跟随。

“不光是我们,塔沟集团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在玩命干事业。”在塔沟,即使是凌晨3点钟,集团下一个紧急通知,3万余师生10分钟内便能全部集合完毕。

而具体到“省队市办校管”的河南省武术散打队(委托塔沟教育集团训练管理),在刘海科的带领下,所有教练都能做到24小时与队员同训练同食宿。该队女子散打方面的孟丽、李俊丽两位教练,孩子都才两、三岁,正是离不开母亲的时候。可两人为了事业,依然坚持天天准时带队训练,上班时就把孩子放在宿舍,托调休的队员陪着。

“其实散打训练,全国的路子都大同小异,为何有人能拿冠军有人不能?这就和炒菜颠大勺一样。”刘海科的比喻引起一小阵欢笑。

他说,居家炒菜用的油盐酱醋、食材配料都差不多,谁也没有龙肝凤胆。可同样一道菜,有人炒出来寡然无味,有人炒出来却让人回味无穷。

“为啥?这就要看大厨对火候的拿捏了。”刘海科说,油啥时候下锅,热到啥程度,菜啥时候下锅,下锅前要不要过水,要不要炝锅,啥时候出锅,这都是水平。

和颠大勺一样,想培养出冠军,除了智慧和勤奋,还得将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甚至不得不与运动员“斗智斗勇”。“一个队员有一个队员的禀赋和个性,其优势和短板也千差万别。”

刘海科的训练秘诀具体来说就是“问题找准,方法得当,落实到位”。

现在这个阶段,他就是要通过高强度、高密度的车轮战手段,不断激发种子选手的专业技术潜能、场上应变能力和面对不同风格对手的实战经验。

正是采取这种火候拿捏和 “颠大勺”般的独特培训方法,加上自己身先士卒、拼命三郎般的勤奋和执着,刘海科和父亲及两位哥哥持续创造了散打和武术赛事方面的一系列奇迹。

从建校到今年7月,塔沟集团共参加国内外重大武术赛事850多场次,获得奖牌13257枚,金牌6182枚,其中奥运、国际和世界冠军687人次,全国冠军1021人次。在全国大型武术赛事中获得45次团体冠军,在河南省武术比赛中,连续30年获得武术散打比赛团体冠军、连续24年获得拳击比赛团体冠军、连续20年获得跆拳道比赛团体冠军、连续20年获得套路比赛团体冠军。这些成绩是刘宝山先生父子4人和塔沟3000多教职工集体智慧和合力的结晶,而作为该集团武术总教练的刘海科功不可没。

少林足球+滑板 武术跨界大胆创新

都知道塔沟武校是“全国乃至世界在同行中规模最大的武术学校”,可如果说“少林足球”、东京奥运会新增项目小轮车、滑板这些时尚运动项目也是塔沟擅长的绝活,你是否会感到意外。

是的,塔沟现在不仅已成为河南省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而且正不断为国家级代表队输送大量滑板等项目的人才,大胆而创新地闯出了一条“武术跨界”的新路。

作为塔沟武术跨界领域的又一创举,备受各界瞩目的“少林足球”一年多来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2015年11月10日,河南省青少年少林足球训练基地在少林塔沟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刘海科介绍,2016年3月,少林足球的训练工作全面铺开,学员达到1400余人,河南省体育局除了经费支持,还批准少林足球队可以直接参加所有的省级比赛,其目的就是让少林足球多见大阵仗,高起点,严要求抓好训练。

刘海科说,这1400多名队员现在除了苦练球技,同时坚持每天勤练武术,塔沟集团则对他们实行了别具特色的“2-1-1”培训制度,“最初我们去参加省级比赛,一场赛被别人灌个十几比零成了家常便饭。现在呢,我们一场赛灌别人‘几比零’成了家常便饭。”少林足球队已迅速跃居河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前四名。

今年7月27日上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来到少林塔沟教育集团调研,对塔沟集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习武的学生身体协调性强、柔韧性好,还能够吃苦耐劳,学校开设的部分项目,可以与奥运会项目相结合,可以进行跨界选材,选派优秀队员到国家队。

刘海科介绍,今年7月初,国家体育总局社会推广部的有关负责人就带领国家滑板队到塔沟武校挑选出了19名合格的优秀学员,经过10多天的短暂训练便初见成效,这充分证明了跨界选材具备可行性,这种大胆创新和开拓,得到了从河南省体育局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肯定与支持。

7月底8月初,应国家体育总局邀请,刘海科受集团董事长委派先后两次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跨界选材及调研座谈会。

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苟仲文局长对塔沟跨界跨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总局把塔沟武校作为一个全面的跨界选材基地。

刘海科在会上颇有感触地说:“国家体育总局实施跨界选材打破了传统的选材方法,综合利用了各方有利资源,通过两次学习总局领导讲话和工作部署,我们都真切地感受到,跨界选材为武术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机,不但可以在武术专业上培养人才,更能在体育事业上发挥更加深远的作用”。

严格管理不断创新 积极推进学生就业

不管是武术跨界选材的创新,还是优秀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其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更优质更妥善地帮助学生就业。

刘海科常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就业出路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基石,也关系着学校发展的命脉,全体员工要在高度认识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教学训练、思想教育、综合能力等工作,为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而塔沟集团的学生就业状况,在业界一直颇具标杆性质。刘海科介绍,他们通过参军入伍、公安武警特招、省市专业队特招、出国任教、内部就业、企事业单位就业和到其他学校任教等方式,不断将学生培养成武术专业技能突出、综合实力强、文化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2017年上半年,该集团2724名学员实现就业,就业率达88%以上,创下历年来新高。

“这说明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正确的;从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吃苦耐劳、兢兢业业。”

刘海科表示,学生的教育不能只看技术层面,还要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文化知识等方面继续强化,要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法,从摸索实践到理论研究,刘海科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后在学校里更加细化,不断践行,并派人监督落实,形成了学校管理有序的良好局面。

谈到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刘海科并不回避:“近段时间,我们发现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不合理教学管理方法已不能与集团的健康有序发展相适应。”

他说,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发展中存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多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转变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关心、爱护、说服、诱导、帮助”的工作方针,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还提出了在日常管理和教学当中要以感化教育、理性教育和奖惩教育三种教育方法相结合,协调推进持续发展、不断壮大的新路子。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刘海科强调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和爱校意识,同时把“忠、孝、仁、义、礼、智、信、勇、勤、恒”做为人生准则,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团结精神、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实现自身价值。”

知行合一,德武并重 组建完整人才输送梯队

在知行合一、德武并重、文武并举地不断抓好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塔沟集团的人才梯队建设也是刘海科念兹在兹,不断完善的一个亮点。

“梯队建设是一所学校人才培养和输送的关键,必须与学校专业队的比赛战略和长期建设密切结合,持续强化和完善分级培养与管理的机制。”刘海科认为,梯队建设要定期进行人员更新,不能只进不出,要优胜劣汰,形成竞争力,促使学生在这种形势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

塔沟武校学员从6岁到30岁不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班级类别、不同的训练年限,为运动员选拔及梯队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们通过每年一届的运动会,从中选拔出各种项目的优秀学生,成立各年级、各项目重点队、校队和专业队。

学校梯队建设坚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班就分别成立了套路、散打、拳击、跆拳道、武术表演五个项目的专业队,普通班级成立了少年套路、散打、拳击、跆拳道、武术表演重点队,然后又成立了青年组各项目的校队、二线专业队和一线专业队,保证每个年龄段、每个项目都有优秀苗子能源源不断地向更高一级的梯队里输送人才。

持续创造竞技比赛奇迹 开创武术表演领域先河

刘海科不仅是持续创造比赛奇迹的河南武术散打领军人物,也是位武术艺术策划高手;他力主在塔沟成立武术艺术表演团,14年带队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并五次获奖,并先后策划组织学员参加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海特奥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幕式及闭幕式、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及闭幕式、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及闭幕式、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的演出,开创了武术表演新领域,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习近平、李长春、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著名导演张艺谋、陈维亚、张继钢的高度评价。

他不仅是一位国家级教练,还是位拥有教授职称的武术理论研究者和教育专家,他主持了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中原功夫文化研究》和河南省科技厅课题《中原功夫文化阐释》两个课题研究。

目前他申报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缘学视角下民办武术学校的战略研究》课题研究,已经立项。

他先后发表了《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分类及其发展模式研究》《武术散打运动员战术能力的研究》等数十篇论文,他编写的《中华武术发展论》获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参与编写的《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被评为河南省科普作品一等奖,2010年,由他创意发明的“头顶梅花桩”项目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武术是中华国粹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在数十年来的持续实践和研究中,刘海科结合刘氏两代经验总结和自己多年的思考,提出了武术传承的创新策略和发展模式,他认为中国武术的传承需要转变思路,以发展的观点来看,武术势必要与新的社会要素结合,产生新的价值。“在历史进程中,中国武术正是不断与军事、教育、医学、旅游、影视、艺术等相结合,才衍生出不同的武术价值,方使中国武术保持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武术传承既要保护又要创新,一是要继续深化、细化开展中国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二是要对武术器械、服饰等物质器具进行保护;三是对中国武术的习练方法、套路种类、门派典故、礼节仪式、练习口诀等进行保护,保留原汁原味的武术特色和各家门派所长。

在武术保护创新的基础上,塔沟武校结合国家有关政策,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刘海科介绍,为了深入挖掘、提炼、展示少林武术文化的内涵,提炼超越国界的核心文化价值,该集团在塔沟武校老校区,建设了嵩山少林武术博物院,将其打造成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文化展示传承基地、少林武术标准制定中心、少林武术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中心、尖端人才培养基地、少林竞技演艺示范舞台、嵩山少林核心景区延伸体验观光产品等。目前,博物院项目已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建设,全部完工后将把表演武术与旅游相结合,做大做强少林武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顶满光环的副董事长 偶像始终是父亲

多日的采访中,刘海科是以一种身份多重、个性充满层次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

他自幼紧随父亲刻苦学武,在他心里,父亲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忠信孝悌、大智大勇,面冷心热、内慈外严,从小到大都是他崇拜的偶像。父亲坚忍不拔又善于助人,诸多品质对他和兄弟姊妹们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海科青年时代就投入到塔沟武校艰苦创业、不断提升的滚滚洪流中去,35年过去了,如今的刘海科,早已打拼磨砺成教授,国家级教练,国家武术八段,河南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郑州市人大代表,河南省武术散打队总教练,少林塔沟教育集团副董事长兼武术总教练,少林塔沟武校党总支部书记了。

他先后四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多次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先后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第八批河南省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被郑州市委市政府、郑州市委组织部确定为“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郑州市市领导直接联系高端人才”。同时,他还获得了“河南体育世纪十佳教练员”“启蒙教练金奖”“优秀教练员”“河南省优秀馆校长”和“河南省武术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4年,他被中国武术协会评为“全国十佳教练”,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奖励。2017年,他被登封市少林武术协会授予“少林武术名家”称号。

他待人低调儒雅,处事刚猛圆通;看似不喜阔谈,其实胸中自有丘壑,腹藏韬略经纶。

他允文允武,低调深沉,可一旦做起事来,拼搏开创,“其疾如风”;推进事业,稳扎稳打,“其徐如林”;攻坚克难,刚猛难遏,“进击如火”;屯兵固守,巍然难撼,“不动如山”。

他坦荡涵容,即使面对尖锐的词锋和偏激的观点,也能微笑着平心静气地沟通。

他是个行动派,不喜纸上谈兵,为人低调沉稳,刚柔相济;做事 “上兵伐谋”,刚猛圆通,被人盛赞为“将军中的元帅,元帅中的将军”。

刘海科自己则说,自己有今天,完全都是父亲言传身教和严格教育的结果。父亲教给他最珍贵的和受益无穷的品质就是:谦虚认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做事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图/冯威锋 本刊首席记者 严桥成

记者 黄明哲

猜你喜欢
少林刘海河南省
送伞
以小见大 以情动人
少林小罗汉拳(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只靠刘海就能实现的超简单变身方法!
张少林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