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对眩晕病的影响

2017-09-21 04:44张彩萍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耳廓耳穴穴位

张彩萍

【中图分类号】R2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1

眩晕又称眩冒,眩远。眩,即目眩,指视物昏花,模糊不清;晕,即头晕,是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指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症状者[1]。诊断明确,第一中医诊断为眩晕病,患者适合接受中医治疗。

2016年7月——2017年7月对98名患者采用耳穴埋豆治疗眩晕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收集98例眩晕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实验组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5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诊断、基础病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2 诊断依据

按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头晕目眩,事物模糊,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症状加重。

(2)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出汗,面色长白等

(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反复发作

(4)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激素以及心电图、眼震电图、颈椎X光诊断、CT、核磁共振有助于明确诊断。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用眩晕治疗方案:补虚泄火,调整阴阳气血,阳亢者予以镇潜息风,痰湿者予以清热化痰,淤血者予以活血化瘀,气虚者予以益气补血,肾经不足者予以补肾填经[2]。实验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王不留行籽,即耳穴压豆;取穴:神门、肾、交感、心、肝、内耳。检查外耳道皮肤有无破损与污垢,必要时擦净双耳,用按压法,即手持耳廓后上方,另一手持碳棒,由上而下在疾病相应的区域内以均匀的区域寻找压痛点,当挤压敏感点时,患者会产生皱眉,疼痛,躲避等反应,压痛反应最明显的区域为耳穴埋豆的治疗点。确定穴位后,用75%的酒精棉棒在相应的穴位局部消毒去油,待干后以镊子取王不留行籽胶布,按压在耳穴上并给予适当的按压(拇指、食指指腹相对应的揉压),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酸、涨、痛等“得气”感。以疼痛或酸胀感能忍受为度,嘱患者每日按压3—5次,每次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隔日更换一次,双耳交替贴压。眩晕严重者可以延长按压时间,并两侧耳穴同时埋豆以增强效果,若耳廓有湿疹,炎症,溃疡,冻疮,破溃则不宜使用此法,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或妊娠期、年老体弱者应慎用。

4.1 治療结果: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为:

显效:眩晕完全消失,无耳鸣、目刺肿痛、心烦易怒等症状,临床控制血压>140/90mmHg。

有效:头晕好转,症状减轻,无呕吐,血压基本在140/90mmHg左右,偶有出现反复

无效:症状未见改善,血压未达到以上标准。

4.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剂量资料采用“率”表示,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测得数据进行“率”的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效,

4.3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对照组为6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讨论

中医学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内病外治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法丰富独特。耳廓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人体的各个部分均在耳廓上有一个固定位置,刺激耳廓相对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具有调和脏腑气血,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或抑制的作用从而到达镇静、安神、抗眩、止痛调节血压等功效[3]。观察表明耳穴埋豆结合中医护理对眩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干预方法。

参考文献

《山东中医杂志》2015.19(6):354-355

《中医外治杂志》2014.13(2)22-23

《实用医技杂志》2016.23(12):1351-1352endprint

猜你喜欢
耳廓耳穴穴位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撞树养生不可靠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耳穴压豆功效多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奇思妙想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
管遵信耳郭视诊诊断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