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2017-09-22 07:34王秀岩
世界复合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序呼吸衰竭成功率

王秀岩

双鸭山双矿医院呼吸内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王秀岩

双鸭山双矿医院呼吸内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目的 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而观察组在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改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死亡率、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住ICU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pH值、PaCO2、PaO2、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 结果 ①观察组死亡率、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分别为10.00%、23.33%、23.33%、86.66%;观察组死亡率、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住ICU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10.28±3.62)、(9.12±2.15)、(6.12±2.24)d;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住ICU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等所需要的时间明显较少(P<0.05)。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能促进撤机成功率明显提高,还可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升生存质量有着促进的作用。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急性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1]。以往临床主要是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等到机体呼吸机支持参数降低且符合撤机要求后,将呼吸机撤离。但由于需要长时间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容易出现心理依赖、生理依赖、营养不良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症状,该文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患者该文对该院收治的患者通过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到该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为 45~90岁,中位年龄为(69.44±4.89)岁;通过临床体征、血象、胸部CT、胸片等发现肺部感染症状较为明显;与2007年COPD诊治指南对该疾病的诊断标准互相符合;将由于自发性气胸造成严重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排除出该组研究之外,所有患者均实施有创通气治疗。按照医学伦理学原则,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签署治疗同意书,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45~89岁,中位年龄为(68.55±3.98)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 10例,年龄为 45~90岁,中位年龄为(69.44± 4.89)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进行治疗,在出现PIC窗时,立即将有创通气撤离后把气管插管拔除,并选择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鼻罩/口鼻面罩无创通气给予连接,通过双水平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初始治疗参数为EPAP设置为 3~4 cmH2O,IPAP设置为 8~10 cmH2O,5~20 min后,根据患者的体重合理的调整EPAP、IPAP参数,确保能满足呼吸频率28次/min、潮气量6~8 mL/kg的要求。改用无创通气治疗后的24 h内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进行要严格观察,根据改变情况对呼吸机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一旦出现异常,要确定是否出现辅助支持水平不足、吸气压力过高等情况,并要求患者咳痰,促进撤机成功率明显提高。待患者疾病有所改善后,合理的调整相关参数直到停机。对照组仍然继续采用有创通气进行治疗,于SIMV+PSV模式或者PSV模式下完成撤机,并采用4~5H2OPEEP给予常规干预,达到降低呼吸功耗、减少吸气负荷等效果,撤机标准为3~4 h内可稳定PS参数在6~8 cmH2O范围内。

1.3 PIC窗判定标准

PIC窗判定标准主要体现如下: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治疗5~7d,痰液能有效引流并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可有效的控制支气管-肺部感染症状,通过胸片检查发现支气管-肺部感染阴影逐渐消退,临床以白细胞计数降低、体温降低、痰色转白、粘度变稀、痰液量减少等表现为主[3]。

1.4 临床观察指标

首先,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再插管率、住ICU时间、通气所需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用于对比两种通气方式的有效性;其次,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H值、PaCO2、PaO2、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改善情况[4]。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9.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计量数据、计数数据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s)、[n(%)]表示,以t、χ2检验,若 P<0.05,则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死亡率、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等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再插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率、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死亡率、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等指标[n(%)]

2.2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住ICU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等指标

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住ICU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等指标明显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住ICU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等指标[(±s),d]

表2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住ICU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等指标[(±s),d]

组别 住ICU时间 总通气时间 有创通气时间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P 20.32±4.58 10.28±3.62 19.241 0.021 15.33±3.25 9.12±2.15 8.124 0.012 15.33±3.25 6.12±2.24 7.571 0.008

2.3 对比观察组实施无创通气后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实施常规有创通气治疗的对照组与改用无创通气治疗的观察组,实施治疗3 h后其pH值、PaCO2、PaO2、心率、呼吸频率等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对比观察组实施无创通气后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s)

表3 对比观察组实施无创通气后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s)

组别pH值PaCO2(mmHg)PaO2(mmHg)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P 7.35±0.25 7.41±0.32 19.521 0.214 62.18±8.54 63.15±10.18 18.546 0.324 66.21±8.54 65.83±8.48 19.584 0.068 95.21±7.84 95.18±6.52 20.223 0.512 22.32±2.52 23.18±2.18 19.335 0.324

3 讨论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COPD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具有病死率高、患病率高等基本特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劳动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容易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症状,是造成患者长期住院治疗或者死亡的危险因素[5-7]。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及早实施无创通气治疗能促进院内获得性肺炎概率明显降低,使患者ICU治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有所缩短[8]。另有研究资料表示,PIC可以作为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切换点,主要体现如下:①患者通过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可促进通气功能不全得到明显改善,对分泌物可有效引流,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感染、降低呼吸功、改善通气等效果[9];②出现PIC窗后代表已经能基本控制肺部感染症状,但因为仍然出现呼吸肌疲劳以及气道阻塞等症状,患者机体通气功能仍然无法达到机体的需求,通过无创通气的方式对病情可起到改善且稳定的作用。

通过分析该组研究数据得知,观察组死亡率、再插管率、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分别为 10.00%、23.33%、23.33%、86.66%,代表着当出现PIC窗切换点时,通过无创通气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VAP发生率,还能提高撤机成功率,与常规有创通气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立新[10]研究资料表明,序贯通气组撤机成功率、VAP发生率、再插管率、死亡率分别为83.3%、23.3%、13.3%、10.0%,与该组观察组对比基本一致;观察组住ICU时间、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10.28±3.62)、(9.12±2.15)、(6.12±2.24)d,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代表着通过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使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降低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可使患者无需承受过大的经济负担。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但是由于该文的研究样本过少,对于该治疗方式的长期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值得临床全方位推广,仍然需要广大临床医学者进一步研究探讨。

[1]钟祥柱,黄响玲,董微,等.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23-25.

[2]陶小华.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4):973-974.

[3]牛毅.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适应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4):1076-1077.

[4]周柳如,张平,黄潘文,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可行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1946-1948.

[5]薛为民.对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 2015,13(12):202-203.

[6]张光荣,钟小兰.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有创加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老年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4):50-52.

[7]陈传华.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15,13(16):239-240.

[8]徐非凡.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8):128-131.

[9]蒋飞,刘玲.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26(16):123-124.

[10]宫立新,王渊,唐安华,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 2012,30(1):20-22.

Analysis of Effect of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ion Failure Caused by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ANG Xiu-yan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Medicine,Shuangyashan Mining Hospital,Shuangyashan,Heilongjiang Province,155100 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ion failure caused by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ion failure caused by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hanged into the non-invasive 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lung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and the morality,reintubation rate,incidence rate of VAP,success rate of weaning,ICU length of stay, total ventilation time,invasive 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pH value,PaCO2,PaO2,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frequen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morality,reintubation rate,incidence rate of VAP and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were respectively 10.00%,23.33%,23.33%,86.66%.The morality and incidence rate of VA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ICU length of stay,total ventilation time,invasive ventil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10.28±3.62)d,(9.12±2.15)d,(6.12±2.24)d,which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ion failure caused by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but also reduce the morality,and it is of promotion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reatment pro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Treatment effect

R563.5

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17.03.02.22

2017-03-10;

2017-03-26

王秀岩(1979-),女,山东平度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内科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创序呼吸衰竭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回顾性分析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适应证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