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7-09-22 12:59谭丽
魅力中国 2017年39期
关键词:小组长习惯思维

谭丽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内容之一,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我校开展学法指导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成员搭配要得当

小组成员搭配恰当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因此,要对一班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差异、性别、心理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按照“互补互助,协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异质的学习小组,即分组时要考虑到男女人数大体均衡,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人数搭配相当。实现组内异质、组外同质,有利公平竞争。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应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小组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小组长应选择思维敏捷,组织能力强,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合作学习,主持动手操作、讨论探究的过程,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结论、结果和操作、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的这些分工,尽可能在适当的时机予以轮换,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小组中树立团结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的良好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培养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发言的习惯,这是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所谓良好的积极发言习惯,我认为包含两大因素。一是要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有发言的习惯,小组学习才能开展得起来;二是要围绕学习的议题发表意见,不要把小组学习变成闲聊的场所。

其次,要培养学生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这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除了要学会把自己的意见说清楚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倾听的过程中,比较别人意见与自己意见的异同,分析别人见解的对错,这样营造小组学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使优等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后进生在优等生的启发下得到新的发展,达到共同获取新知,共同进步的目的。

最后,再其次要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的习惯,这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现象。这就要教师在指导实践操作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须与动脑相结合,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可组织小组合作分小棒,先把16根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再把18根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操作后让学生分析思考,比较两次分得的结果,用语言叙述出来,语言是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式,学生说得对了,证明他们想得就对了,要求他们用语言叙述出来,是促使他们积极开展思维的措施之一。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求他们用算式把分得的结果写出来:

16÷4=4

18÷4=4……2

这样每步操作都与思维联系起来,使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设计问题要合适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使同学们主动探索,各抒己见,认真交流,不同层面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问题就必须要有科学性,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動探究,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问题过于浅显,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过于深奥,学生无法解决,就会失去探究、交流学习的兴趣。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富有启发性,学生通过发挥合作小组的力量,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例如,: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思考题:

在( )+( )=50的小括号里填上质数。

在教学《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

在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思考题:怎样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综上所述,一般公式推导、一题多答的开放性题和一题多解的应用题,都可以设计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问题提出以后,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铺垫,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清楚知道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计算公式的来由。

四、讨论形式要多样

小组合作学习时,课堂讨论要采用丰富多彩的讨论形式,顺应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下面我试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案例说明之。

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们出示了以下的例题:“一段路长30千米,甲队独修10天修完,乙队独修15天修完,两队合修需几天修完?”

一般学生列出的算式是:30÷(30÷10+30÷15)

合作学习中进行激烈争论,最后统一了认识,这是采用了辩论式讨论。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组织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圆周率。全组同学分工合作,两个同学测圆的周长,两个同学测圆的直径,两个同学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率,发挥小组的团队精神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是采用了共同探讨式讨论。

在解决不太难的数学问题时,就由小组长指定的较差的学生先发言,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补充,小组长归纳总结。这是采用了补充式讨论。

在同组同学意见无法统一,组与组之间可以合作,共同讨论,互相补充、互评互改。这是采用了组际合作式讨论。

多种多样讨论问题形式,既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互助、包容、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如何使这种学习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我们今后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长习惯思维
分餐小组长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