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学中如何运用听觉训练培养学员的音乐元素

2017-09-22 00:43郭正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音乐元素音乐教育

郭正平

摘 要:音乐,是人们抒发和表现、寄托感情的一种美好的艺术,一直以来深受广大老同志的喜爱,但老同志普遍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音乐教育,以致于音乐的表现力不能提高。本文试就如何运用听觉训练帮助和培养学员掌握音乐元素展开探讨。

关键词:音乐教育;听觉训练;音乐元素

中图分类号:J60-4;G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227-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同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进入到老年大学学习。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最重要和最集中的形式,对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老年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音乐教育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音乐,是人们抒发和表现、寄托感情的一种美好的艺术,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心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直以来深受广大老同志的喜爱。但是对很多老年人来说,他们对音乐的含义缺乏正确的理解,以为音乐就是唱歌,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也经常碰到这样的老同志,来报名上课就是“来唱唱歌”。其实这个理解是非常狭义的,“唱歌”只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系统、正确、科学的学习,唱歌也不会唱好。在我们的老年音乐教学中,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员学习和掌握音乐元素,其中听觉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本文试就如何进行听觉训练与大家展开探讨。

二、建立准确的音阶感

音阶感是音准的基础,也是学员自我判断进而自学音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从稳定音入手小跳进式地开始音阶学习

传统的音阶教学顺序是:do、re、mi开始,到fa、sol、la、si,级进展开,这种按表面逻辑安排的教学顺序其实并不容易被接受和唱准确,尤其是老年学员,他们从来没有系统地学过音阶,不易唱准fa、si和级进音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从最常听到的do、mi、sol这三个稳定音入手,三度跳进式地开始听音阶,然后逐步加入la、re、fa、si音,并将音阶设计为“音阶山”, 发挥学生在听觉中的想象力,将山形音阶想象成兔子的蹦跳、乌龟的级进等等,这样能够更将形象地感知音高的准确性。课堂实践证明,学员学习跳进音阶比级进音级容易很多,小跳进音阶的学习和巩固以后,级进音阶的学习的也变得相对轻松和简单。

(二)在游戏中反复练习,强化音阶概念

音阶音准的概念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为了不让老同志感到枯燥无味,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音乐游戏,如游戏“弹钢琴”:学员手持唱名卡片模拟琴键音阶排列,老师击“琴键”,被击者迅速唱出相应音高并高举卡片。“琴键”音准确,则全体学员跟唱一遍,如不准确,则需“校音”,会唱者举手自告奋勇重唱一遍。若还唱不正确,则由老师弹琴示范一遍,此“琴键”需修理換“新键” ,即换一位学员进行。这种游戏寓教于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每一个老年朋友都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老人像孩子一样开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采取多样化听唱训练,适应各种音程变化

在记牢和唱准音阶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发展听觉训练。例如在钢琴上弹出标准音小字一组“a”,在此基础上变化弹出一组组旋律音程,如大三度音程1--3,小三度音程3--5,大二度音程7--6do、mi、re,mi、do、la、sol、la、do、sol、mi等,让学员模唱、分析、听记。通过这一系列训练,学员对音阶、音高及其变化的感知会逐渐敏锐,并逐步发展起音乐表象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的基本元素之一,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 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良好的节奏感,是把握音乐律动的钥匙。为使学员尽快熟悉基本节奏型,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训练:

(一)寻找、感知生活中的节奏

大千世界,万物无不按其自身规律进行着运动,音乐中的节奏也就是来源于这些最最基础的节奏。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是节奏,教师可以启发学员发现和提炼生活中存在的节奏,比如:

母鸡叫: X X—X X—X -—咯咯 咯咯 哒

知了叫: X.X—X.X—X.X—知了 知了 知了

火车启动:X X—X X—X X X X—X X X X—轰隆 轰隆 轰隆轰隆 轰隆轰隆(渐快)

建筑打桩: X—X—X—X—咚 咚 咚 咚(平稳)

老年学员虽然接受能力较弱,但生活阅历丰富,稍加引导他们自己就能主动地、自发地去找寻这样的声音。在课堂提问中,他们争相站起来回答:闹钟定时的“滴滴滴、滴滴滴”声;学校上课的钟声“铛、铛、铛”;剁菜板的声音“哒哒哒哒”……从熟悉的生活中聆听节奏、了解节奏,从内心引发他们思考、感知节奏,让老同志了解到节奏学习并不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划拍法学习节奏

划拍法大家都能略知一二,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学生入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准确把握节拍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基本节奏型,在正确计算每种节奏型时值的基础上,结合节拍加深节奏型印象,直至能够自动打出节奏。如2/4拍中以四份音符为一拍,可用手在空中划对号感知,一个对号为一个四分音符即一拍;同理3/4拍,可用手在空中划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每条边为一拍,如此等等。划拍时,口中念出相应的节奏型,采取由慢到快的练习方法记忆。这是借鉴数学的一种理性训练方法,目的在于让学员大体能按时值的组合较准确地击出各种节奏。

(三)用身体律动表现节奏

一味按谱划拍容易使大家觉得枯燥呆板,选择节奏比较明显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随着音乐用形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和强弱变化,这是借鉴了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的教学法。根据老同志身体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个动作幅度不大的“动动脚、拍拍手”的小游戏。教师请学员们在自己的课桌前原地起立,随着教师弹出不同的节奏,学员原地踏步,根据节奏的快慢相应调整,迅速做出“缓步、快走、小跑”等各种步伐体态动作。然后全体学员向右转,面向一个方向站成一排排横列,教师敲击不同的节奏,学员先按节奏拍自己双手一遍,再将双手掌放到前面的学员肩膀或后背,按同样的节奏拍打对方,与音乐的快慢和谐一致,反方向再做一遍完毕。这样的游戏使大脑和身体快速建立起直观而有规律的联系,可谓妙趣横生,既巩固了节奏知识,又锻炼了老同志身体,老同志们开怀大笑,课堂气氛热烈一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练习身体律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单纯用脚打拍子。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同志喜欢用脚打拍子,这种习惯不值得提倡,这一方法只是在练习不同技巧的同时配合和平衡时加以采用的一种辅助方法,不能培养学生内心对节奏的活的感觉。并且有些学员常犯速度分歧的毛病,例如,用脚打的是一种拍子,而身体摇摆的速度与脚的动作根本不一致,至于内在的节奏和出声数出的拍子,更是不一致,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员逐渐克服用脚打拍子的习惯。

(四)用语言朗诵表现节奏

人类的语言本身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微妙的节奏,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具有一定韵律性的歌词朗诵,例如《蓝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蓝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表示尾音拉长);《夕阳红》: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表示停顿)。读歌词时注意节奏,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强弱变化,或者以快板的形式读出来,慢慢寻找韵律感,唱起歌来也能更好地处理歌词中蕴含的各种感情,从而品味和体会到掌握音乐元素带来的乐趣。

四、结语

音乐靠听觉感知,是一门“听觉艺术”。人们很早就开始注意到,听觉训练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工程。《乐记》谈到了人的听觉感官与音乐的关系,指出:“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孟子则说:“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这两句话很好地道出了音乐之声的本质和本源。老同志们从小没有机会接触系统的音乐知识,现在他们退休在家,有时间、有精力、渴求知识,通过我们在教学中这一系列丰富而形象的听觉训练,他们会逐步熟悉并掌握音乐元素,更好的理解、感受和欣赏到音乐的美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音乐修养,为下一步进行声乐、舞蹈、器乐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元素音乐教育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