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奇异的红线

2017-09-22 19:46李改芳
新课程·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神方士之恋

李改芳

一般说来,人神相恋的题材繁盛于汉唐之间,但它的源头完全可以追溯至先秦。《诗经》中有名篇《蒹葭》,其中伊人的形象若即若离,求之不得,仿佛雾中之花、水中之月。而且全诗意境朦胧凄婉,若联想《古诗十九首》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等写神仙相恋的句子,很容易让人隐约地感觉到《蒹葭》中的人神相恋的气氛。“诗三百”之后的《楚辞·九歌》应为这一题材更明显、更确切的源头。《九歌》夏时即传,《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开(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九歌》以下。”今天所见《九歌》虽为屈原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却大致保留着原来面目。《九歌》中,诸神常被描绘成威严男子或温柔女性。《少司命》《云中君》等篇都笼罩在浓郁的人神相恋的氛围中,《山鬼》更是描绘了一个对情人情意绵绵的女神形象。当然,这里的神人之恋与后来人间世俗意义上的精神加肉体的恋爱有所不同,但这至少可以证明,楚巫文化中的祀神娱神文化是人神相恋题材的一个源头,由此可见,人神相恋的意识和反映这一意识的作品是出现极早的。

人神相恋题材真正开始繁盛应是在神仙家兴起之后,即战国末期秦汉之际,道徒方士宣扬飞升成仙、“玉女来御”等宗教思想,并在《十洲记》《洞冥记》《拾遗记》《列仙传》等书中出现了早期的人神相恋作品,这与汉唐之间这一题材作品大量出现是源与流的关系。

人与神能够真正相恋是要有条件的。首先,神的形象必须改变,即由凶恶恐怖变成美丽可亲;其次,神仙与凡人的关系必须靠近。而这条件,也正是在道徒方士手中完成的。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豹尾虎齿”“蓬头戴胜”,而到了道家庄子笔下,神人已经是“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了,但是他们“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尚不与人类交接。只有到了汉代方士那里,西王母不但成了“年可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丽人,而且可与穆天子“瑶池相会”“赋诗交欢”赴汉武帝大会更是人神相杂,仙姝如林。宋玉《高唐》《神女》二赋,一向被视为人神相恋的开山之作,但就其中人神关系看来,显然已经受秦汉方士影响,似乎应为托名之作。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道徒方士那里,人神不但已经相通,神女还可以下嫁凡人,原来本为神神相恋的《牛郎织女》神话,就逐渐被变成了天上织女与人间牛郎相爱的故事,这也开创了神女下嫁这一人神相恋题材中的重要模式。

随着这一题材的发展,广大群众和文人为其加入了新鲜血液,使之具备了更积极的意义、更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如曹植的《洛神赋》,作者将自身的感受遭际及政治理想甚至整个人生理想借这一题材表现。《洛神赋》不但成为这一题材中的集大成之作,而且为中国古典文学史树立了一座丰碑。

人神相恋的题材经过了汉魏六朝的繁盛走到了唐代。人们步入了一个能最大限度满足欲望,享受现世生活的时代,神仙世界开始丧失吸引力,人神相恋这一题材的精神内核逐渐消解,这一题材也开始分化。

其中一支仍然坚守了传统模式,这些美丽的故事一直在后世的戏剧、小说中延续开去,如唐人小说及元杂剧中《柳毅传书》《张生煮海》。而《聊斋志异》中的《翩翩》《嫦娥》以及《红楼梦》中贾宝玉游太虚幻境的内容则成了这一题材的最后闪光。

分化后的另一支则走回了人间社会,人神相恋的题材发生了世俗化的变异,逐渐演化成了新的题材,即狎妓艳欲文学。在唐代文学中即出现了仙妓合流的现象,唐代诗文中开始广泛地用仙女指代妓女,如《莺莺传》别名《会真记》,“会真”就是遇仙的意思。唐诗中将所题咏的妓女仙化的作品更是举不胜举,如张祜《纵游淮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再如韩幄《自负》“人许风流自负才,偷桃三度到瑶台,至今衣领胭脂在,曾被谪仙痛咬来。”而《游仙窟》已经是借人神相恋之形写狎妓之实了,因此它与《刘晨阮肇》等作品已是貌合神离。

而人神相恋题材的再一分支则是融入了人异恋(人鬼恋、人妖恋)题材之中。人异恋早在六朝小说中就有所表现,如《吴王小女》等,但直到宋代,人鬼相恋这一题材才出现繁盛,到了清代,人妖之恋又取而代之。可以说,从《搜神记》一直到《聊斋志异》,神、鬼、妖都不曾分开过。

总之,人神相恋这一题材随中国古典文学的产生而产生,不但自身取得了很大成就,而且派生或影响了其他题材,堪称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根奇異的红线。

参考文献:

[1]龚维英.《穆天子传》是古神话与仙话的界碑[J].求索.1992(3).

[2]洪树华,宁稼雨.近五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人神之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编辑 常超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神方士之恋
宰相府的门与方士的驴
霞之恋
宰相府的门与方士的驴
敦煌藏文本P.3288V《逐日人神所在法》题解与释录
敦煌古藏文医算卷“人神”喇(bla)禁忌研究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个人与世界和谐的冲突问题
浅析古今方士现象
八大雅
——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