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迈进技术时代:“机器人养鱼的时代会到来吗?”

2017-09-25 06:49海洋与渔业廖静文图
海洋与渔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渔业水产养殖

■ 《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文图

中国水产迈进技术时代:“机器人养鱼的时代会到来吗?”

■ 《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文图

引 言

为期三天的全球水产养殖论坛中,包含了“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水产品消费趋势”、“水产养殖技术创新发布会”、“转型期饲料企业如何转危为机”等分论坛,现代渔业养殖模式、饲料动向、消费观念转变等成主要议题。

“机器人养鱼的时代会到来吗?”当听到专家介绍起智慧水产养殖模式时,作为“模式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分论坛的主持人,中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胡红浪脱口而问。的确,这也隐藏了一代代水产人的追求和探索。长期身着传统外衣的水产养殖业,目前也开始“神器”迭出,大步向技术时代迈进。

集装箱养殖、稻鱼共生、海洋牧场……《海洋与渔业》记者于6月29日从福建福州举行的全球水产养殖论坛获悉,基于技术、可持续发展、生态等元素而催生的养殖新模式不断产生,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水产养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天,全国各地专家先后解析了全国最新的七种养殖模式,以此助推水产行业转型升级。

生态催生水产养殖新模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 徐皓

一个十几立方的集装箱能够养出多少鱼?稻田养鱼是怎么操作的?池塘养殖如何实现人工可控?……当你看到一条条鱼儿在自动化的视频监控系统里,通过电脑控制就可以实现喂料、增氧,测量水体的各种指标,了解鱼儿生长情况,摸清养殖品种的各种养殖参数。

这样的养殖新技术,已经不再是梦,目前中国部分城市正在尝试。“中国水产养殖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水产养殖大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徐皓分析,传统水产养殖占用大量的自然资源,与农田、湿地、工业化建设等争空间,而且养殖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已经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符。

“目前养殖用水成本是社会在承担,当哪一天社会把这部分成本算到养殖业中,势必会导致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得不做出调整。”徐皓认为,工程化调控技术、高效调控系列装备、生态化构建模式将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的重要趋势。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也曾撰文指出水产养殖应向设施化、工厂化、生态化、有机化的趋势发展。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首席专家、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二级研究员、浙江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中央表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提供了生态型水产养殖业的成功范例。农药和化肥是农业主要的污染源。稻—渔综合种养可大幅降低农药与方法的使用。稻田中的养殖品种能吃虫、除草、施肥,经营者在使用农药、化肥时也会十分谨慎。他称,在中国粮食安全中水稻位列首位,这种养殖模式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也保障了粮食安全。

据了解,目前各地的主要养殖模式因养殖习惯和养殖现状等情况不同而有差异。如今稻—鱼、稻—蟹、稻—鳖、稻—克氏原鳌虾(小龙虾)等四种模式在我国一些地区被广泛推广应用,比如红鲤鱼作为稻—鱼模式中的主导品种,在四川、福建、浙江、安徽和重庆等地被广泛推广。

可控与可持续性是重要标准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水产项目经理 张建

作为可控性的模式代表,循环水养殖首当其冲。美国大豆出口协会水产项目经理张建介绍,循环水养殖技术始于美国,十几年前就应用于水产养殖中,但是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2013年被引入中国,才迅速推广开。截至2016年,在中国共建有1500多条循环水养殖水槽。

“这项技术将鱼养殖在封闭水域中的流水槽内,并在水槽的前段安装推水设备,在尾端装有排污设施。本质上,循环水养殖只是在众多水产养殖技术当中符合大自然养殖规律的一种,并不是能解决一切养殖问题的‘神器’,只是为水产养殖提供了解决方案,提高养殖可控性和可持续性。”张建表示,比起传统的池塘养殖,循环水养殖更具操作性,这也是它迅速“受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养殖密度高,日常管理和捕鱼都很方便;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鱼都能同时进行养殖,有利于全年均衡上市。

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主任 刘付永忠

同样,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主任刘付永忠带来的集装箱养殖模式,是与广州华大锐护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而成的。他们通过整合行业内渔业设备、病害防控、饲料开发等先进成果,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了以集装箱为载体的控温、控水、控苗、控料、控菌、控藻的受控式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

据了解,该受控式高效循环水集装箱养殖系统分鱼菜共生、水质测控、物理过滤、水体处理、数据监控等模块,具有养殖成本低、养殖密度高、单位产出高、污染小、风险可控等优势。“这套可控的系统具有绿色生态化、精细工业化、市场敏捷化、资源集约化等特点,主要应用在园区渔业、养渔还湖、都市农业等方向,还将全力打造水产行业鱼苗、繁育、养殖、饲料、制剂、流通、加工、销售的绿色产业链。”刘付永忠说。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陈明

“水产养殖现代化模式的内涵,简单来说为水产精准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明告诉记者,其中精细管理就包括水域环境可控、水产生长及流通可控、水产病害可控、生产过程及品质可控等方面。

当前,我国渔业发展面临环境污染、养殖面积减少、技术落后、养殖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陈明认为,现代化养殖中,养殖管理决策由以经验为主转向以科学决策为主,以数字为核心的预测和决策技术将成为主要手段。

休闲渔业是重要延伸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休闲渔业专家组成员、日照顺风阳光海洋牧场董事长 苏照元

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休闲渔业专家组成员、日照顺风阳光海洋牧场董事长苏照元看来,发展现代休闲渔业就是现代水产养殖的重要延伸。在他的日照顺风阳光海洋牧场中,有两条线,一是以垂钓的方式,二是以养殖的方式,实现“渔到家”。

海洋牧场、游艇、码头、基地、餐饮、酒店、海钓……苏照元通过渔旅结合的创新模式,进行资源整合,经过5年的不断摸索和完善,通过“渔业+旅游”,形成了一个以海洋渔业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全新产业链,也为中国水产养殖提供了新范本。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巡视员丁晓明也表示,未来水产养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发展个体,而应该向养殖、增殖、休闲、观光等多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渔业水产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加油!水产人!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