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粤北英德大山的“蛙王”

2017-09-25 06:49海洋与渔业罗茵方琼玟文图
海洋与渔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黄粉虫变态蝌蚪

■ 《海洋与渔业》记者 罗茵 方琼玟/文图

走进粤北英德大山的“蛙王”

■ 《海洋与渔业》记者 罗茵 方琼玟/文图

千姿百态的山峰,神秘莫测的岩洞,嶙峋怪异的岩石,竹林、稻田、农舍点缀其间……粤北清远英德市英西峰林景区山高林密,环境优雅,三年前,广东英德市盈信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信”)带着上千只来自福建、浙江等地的石蛙进驻于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如今已发展成上百万只石蛙蝌蚪和成蛙的规模,逐渐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石蛙养殖、饲料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

石蛙学名棘胸蛙,素有“百蛙之王”的称号,生于空谷幽境中,栖息于深山密林的山间小溪石隙里。石蛙营养价值高,具有增强免疫力、滋补强壮的功效。它生性“娇贵”,只生长在海拔150~1000米的深山中,喜好山泉水,以活体为食,还畏光怕声、惧寒怕热,适宜生长温度18~24℃。

然而,不管石蛙怎么安置在“娇贵”,盈信还是毅然将石蛙粤北英德大山,依托英西峰林景区丰富的山林资源,给石蛙筑造了仿生态养殖基地,应用科技手段攻克各个难关,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盈信董事长刘木金(右一)、总经理陈兆军(中)、技术总监张进(左一)

石蛙

3年蛙成,蓄势待发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前往盈信石蛙基地的路上,《海洋与渔业》记者绕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不禁想起了这首歌谣。盈信总经理陈兆军介绍道,石蛙只生长在大山深处水质优良的地方,“英西峰林这个地方是我们千挑万选的,那些种了桉树的山岭都不适合养,因为桉树吸水能力特别强,会吸走山泉水。”

坐车抵达黄洞水库的源头,盈信石蛙基地就出现了。陈兆军说,石蛙养殖采用天然的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水质清澈甘甜,pH值约为7.1,温度稳定,常年不超25℃。养殖用水要先经过过滤,并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再添加益生菌才使用,非常讲究。

在蝌蚪养殖区,《海洋与渔业》记者看到,3×3米规格的水池中,可容纳3000多只蝌蚪。陈兆军介绍道,每年4~9月份都是石蛙的繁殖期,养殖池全天不间断流水,等蝌蚪长出后腿时,就要降低水位,最后降至只剩中间凹陷处的“锅底”水,这样有利于石蛙更好地发育变态。

成蛙养殖场设置成“庭院”模式,养殖场上有遮光设施,蛙池内种有石菖蒲等水生植物,一片绿意盎然。盈信董事长刘木金透露,石蛙要达到上市标准,需要3年的养殖时间,大概3两左右的重量,目前公司商品蛙的定价为298元/斤。“今年商品蛙产量约5万只,15000斤左右,产值约450~500万元。”刘木金说。

据悉,近年来石蛙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市场价格昂贵。刘木金说,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石蛙自古就是滋补佳品,具有丰富的营养,而野生石蛙可能会携带寄生虫,食用具有隐患,所以人工养殖石蛙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自主配方蝌蚪饲料,缩短变态期

据介绍,为了保证石蛙的肉质健康以及无污染,盈信自主研发蝌蚪饲料和养殖成蛙饲料——黄粉虫。盈信研发人员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石蛙肠道较长,食性以植物性偏动物性为主,植物蛋白以南瓜为主。在蝌蚪孵化出来的前5天,喂给煮熟的南瓜,5天后开始吃蛋白含量约为30%的植物蛋白饲料,投料次数和用量都要根据生长情况仔细斟酌。

据透露,目前盈信配方的蝌蚪饲料已经能够让蝌蚪由100天的变态期缩短至70天。蝌蚪长出后肢、前肢,直至尾部完全吸收,这个时期称为变态期。研究发现,蝌蚪期摄食的营养量会直接决定蝌蚪能否变态成功。研发人员说,在自然环境下,蝌蚪会寻找适合自身营养需求的食物,然而在养殖情况下,其饲料基本来源于人为配置,在不了解蝌蚪食性的情况下,投喂任何一种食物都会导致不同的养殖效果。投喂植物性饲料过多,蝌蚪变态时间长,变态后体质较差;投喂动物性饲料过多则存在营养过剩,导致变态困难,甚至不变态。

为了攻克这个难关,盈信研发人员自主研制蝌蚪配方饲料,不断进行养殖试验,经过2年的摸索,不仅可通过饲料缩短变态期,而且变态成功率高达90%以上。据透露,目前这个研究成果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黄粉虫成“盈信”第二宝

盈信的成蛙主要投喂黄粉虫,而黄粉虫是盈信公司自主养殖的。“如果说石蛙是公司第一宝,那么黄粉虫就是第二宝。”刘木金说,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被称为“蛋白质饲料宝库”,但黄粉虫食性很杂,软塑料、纸张、棉布、木块等杂物也能消化。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盈信给黄粉虫投喂以南瓜、小麦麸、青菜,甚至还有“安慕希”、“阿华田”等奶制品。“吃得比人还好!”刘木金笑道。

说起黄粉虫,刘木金就滔滔不绝了,他说黄粉虫可以生吃,并热情招呼记者去吃。《海洋与渔业》记者顶住心理压力,抓了一条送入口中,竟吃出了浓浓的南瓜味,“想要什么味道,就喂黄粉虫吃什么,喂黄粉虫香蕉,你吃的黄粉虫就有香蕉味;喂黄粉虫牛奶,那就有牛奶味。”刘木金说。

刘木金还告诉记者,黄粉虫全身都是宝,它的粪便含有许多益生菌,可用于调节水质,现在有不少公司在收购黄粉虫粪便,市场价不低。据资料显示,黄粉虫粪便极为干燥,几乎不含水分,没有任何异味,是世界上唯一的像细沙一样的粪便,所以又称为沙粪,对土壤具有微生态平衡作用和良好的保水作用。

据悉,石蛙吃不完的黄粉虫,还可用于养鸡养鸭,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蝌蚪养殖区

成蛙养殖区

黄粉虫

成立良种研究中心,定向选育种苗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石蛙种质下降问题,去年盈信与贵州大学成立了“棘胸蛙良种研究中心”,引进了浙江、福建、广西等8大省份的种蛙,进行石蛙遗传多样性分析,开展科学定向石蛙种苗选育,以期突破石蛙良种选育和营养配套技术,推动石蛙产业发展。

在产业链整合中,盈信也遇到不少困难,譬如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养殖户信心不足,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刘木金透露,“对于这些,我们都是一个个啃下来的。专业人才缺乏,我们拜访国内石蛙养殖高手,派技术员去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科研院校合作,通过项目联合培养技术员;另外广招技术精英人才加入,不断壮大我们的技术队伍。”刘木金希望,通过建立石蛙良种研究中心,打通整个石蛙行业的种苗研发,整合行业内资源。

近期,盈信还主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公司负责养殖、销售、培训和采购,合作社负责南瓜种植、黄粉虫养殖、石蛙养殖等,农户可加盟养殖商品蛙,分工协作,实现双赢。为了保证品质,盈信要求加盟的合作社和农户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养殖水平,目前已经与连州、清新等地一些合作社达成共识。“今年下半年,将发展至10家合作社的规模。”刘木金透露。

打造石蛙全产业链,带动山民致富

刘木金说,石蛙的产业链很长,仅从石蛙的食物来看,就需要配套南瓜种植和黄粉虫养殖等,各个流程都必须分工合作。“石蛙养殖业发展至今近30个年头了,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未来产业的发展必然走向集约化和标准化。”刘木金说。

刘木金是英德本地人,原本在顺德经商,后来发现了石蛙的市场潜力,才回到家乡从事石蛙养殖。他表示,粤北有很多地方都是高山密林,不适宜种庄稼,但却是石蛙养殖的良好场所,“石蛙养殖可以成为一个扶贫项目,带动家乡民众致富是我从事石蛙养殖的初衷。”刘木金说。

作为开着保时捷进大山养蛙的第一人,刘木金与同样跨界的陈兆军想法一致,追求一致,因此共同筹划构建石蛙养殖基地,满怀希望打造“天下第一蛙”。阅历和经验使他们对科研极为重视,盈信创立的短短三年间,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养殖,石蛙养殖数量就发展至百万只的规模。

刘木金透露,公司拥有380亩的黄洞水库,接下来还将开展瘦身鱼养殖,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打造石蛙、黄粉虫、鱼生等品牌美食。

猜你喜欢
黄粉虫变态蝌蚪
海里的巨头蝌蚪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利用黄粉虫生物降解聚氯乙烯塑料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从蝌蚪到青蛙
黄粉虫取食塑料的特征研究
骂错人
未来全营养食品
——黄粉虫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蝌蚪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