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26 06:17杨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

杨冲

摘要: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运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升英语听力能力,更好地理解对话中的言外之意。本文通过众多实例来分析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9

我国于2004年颁布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必须要重视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真正以测量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为目的,以便我国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可以更符合社会改革开放的要求。所以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1间接言语行为的相关概念

间接言语行为可以理解为是通过一种次要的施事行为来间接地实现另一种主要的施事行为,其中次要的施事行为是字面的,而主要的施事行为则不是。我们的生活中语言的间接性现象存在是非常普遍的,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例如Its cold here.

这句话中的次要施事行为也就是字面意思是说这里很冷,这是对客观事实的陳述,而想要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也就是主要施事行为,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比如对话的双方在室外,那么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是想让对方进屋去谈话;如果对话双方在室内,那么说话的人可能是想间接地表达关上窗户或者打开空调等请求。由此可见,话语的言外之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伴随着语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想要更正确的理解间接语言行为,听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以及语境相关知识等,以保证自己可以听出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更好地进行人际交流。

2间接语言行为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最先提出间接语言行为理论的是Searle,他指出如果我们在做菜的时候说“Can you pass the salt?”这种句子的时候,不论是说话的人还是听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关于能力的提问,而是一种礼貌的请求方式,听到的人会采取相应的反应,做出肯定回答并且把盐递过去,这种脱离了单纯的直接言语行为的就是间接言语行为,存在着明显的言外之意。

通过上文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任何一句话处在一定的语境中,就拥有了一定的言语行为,所以我们在对听力对话进行理解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说话者是否执行了间接言语行为,注意其中是否含有言外之意,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A:Are you coming to the party tonight,Tom?

B:I have to study for an exam.

Q:What does the man mean?

我们对这个对话进行一下分析得知,首先是A进行提问,这只是一个直接的问题询问对方是否会来参加晚会,是直接言语行为。根据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对话的双方之间都应该遵守一个原则,就是每一个参与了交谈的人在整个交谈过程中说话的话都应该符合此次交谈的目标和方向来进行,所以这时候B的回答只有三种,接受、拒绝以及待定。

但是B并没有做出直接回答,而是说了一个陈述句,根据会话合作原则来说,AB之间的对话应该是相关联的,B的这句回答虽然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和A的问题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如果他的回答要符合对话的主题,就一定有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言外之意存在。一般来讲准备考试和参加晚会都是比较大的活动,都会占用较长的时间,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不可能在同一个晚上既去参加晚会,又去准备考试,所以B的最终回答是拒绝,因为很难抽出时间去参加晚会。

再来看一个例子:

W:How do you like the play you saw last night?

M:Well, I should have stayed at home.

Q: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play?

A) It is exciting.

B) It is boring.

C) He didnt see the play.

D) He likes it very much.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例子,W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M对昨晚演出的看法,这是直接言语行为,但是M的回答是间接言语行为。按照对话合作原则M的回答不外乎是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是M却说我应该待在家里的,这句话是一种委婉的说法(should have dose something 这种结构可以对于那些应该发生实际没有发生的事情来表达遗憾或者后悔),M不喜欢这个演出,后悔没有呆在家里而是出去看演出了。所以说B才是正确答案,因为M的感想是演出令人感到厌烦。

会话含义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不仅可以通过词汇选择、句型变化以及句子结构来体现,还可以通过句子的重音迁移以及语调的改变而体现,对于学生来说在听力训练中很嫩听出来重音和语调方面的改变,是听力训练的一大难题。例如:

A:Did you meet your girlfriend at the airport yesterday?

B:Actually, I met her and her mother.

A提出了一个问题并且是一般疑问句的形式,但是B并没有用Yes或者No的形式来进行回答,而是突出强调了and这个词汇,重音在这里,绝大多数的学生虽然听了之后明白了句子的含义,但是对于B的言外之意并没有领会,B显然没有想到女朋友的母亲也会来并且见面。

结束语:

听力理解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处理过程,还要综合考虑参与其中的各种要素和复杂的信息,听力教师更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听对话然后对答案来进行教学。说话理解能力不仅是听力上的联系,更好提高思想意图的推理能力,才能解决听力理解中遇到的困难。日常生活中语言的间接性存在的十分普遍,如果我们只理解字面含义而忽视了言外之意的理解,那么就很难真正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参考文献:

[1]张冰.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的英语听力教学[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8:88+90.

[2]俞艳珍,田建平.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 海外英语,2010,11:165-166.

[3]石照霞.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J]. 海外英语,2012,09:87-8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
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联想式教学法在中职历史课堂运用之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