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2017-09-27 20:30
第一财经 2017年37期
关键词:飓风癌症德国

1.《时代》2017.09.25

艾尔玛飓风“天使”的一面

飓风就是个恶魔,“浑”起来威力能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的总和。“艾尔玛”正是如此,它横扫加勒比海地区,摧毁了巴布达岛和圣马丁岛上超过9成的建筑,损毁多个岛屿上的130多所学校,波及240万儿童,医院被迫关门,食物严重短缺,基础设施被毁。

美国也遭受了严重损失,但有关应对工作并未出现混乱。白宫高级官员认为,这要归功于经验丰富的应急管理人员,他们充分吸取了应对卡特里娜飓风、丽塔飓风和桑迪热带风暴失败的教训,而且国会两党都非常重视灾害应对。从联邦层面来说,联邦紧急事物管理署、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环境保护局都采取了行动,在受灾城市部署临时医院。国防部迅速动员,保持戒备,有2.1万军人被部署到灾区。

受灾地区民众自发组织非盈利机构和教众,向社会施以援手。一些公司也凭着公益之心,为灾民提供便利。

未来,美国政府要想有效应对飓风,就不能只靠现有的做法了。毕竟,全球气候变化才是飓风等级越来越强的罪魁祸首。

美国必须制定一系列政策,加强沿海地区和城市抗灾能力,引导民众尽量不在易受灾地区重建家园。但问题的根源仍在于全球气候变暖。迈阿密市长接受采访时说:“飓风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们该重视气候变化了。”

2.《经济学人》2017.09.16

抗癌大作战

美国白血病人的5年存活率在1970年代是34%,2006年至2012年期间为63%,近乎翻倍。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讲,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癌症可能成为慢性病,甚至最终被治愈。但攻克癌症不能只靠科学研究,还需要临床治疗、公共卫生、政府机构等多方面形成合力。政府决策人士可以在验证癌症疗法、推动癌症预防等方面下功夫。技术官员的决策也很重要。癌症之所以能夺走数百万人的生命,跟不当的决策有关。

3.《彭博商业周刊》2017.09.18

Equifax客戶数据泄露

9月7日,美国三大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之一Equifax宣布,公司遭到黑客攻击导致数据泄露,美国有1.43亿人会因此遭遇被冒名贷款、申请信用卡等风险。更糟的是,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没人会主动要求Equifax来收集自己的信息,但除非你不想使用金融服务,否则你就要接受这些机构对你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并不是金融服务产业是否关注金融诈骗,而是有权解锁这些客户数据的到底是消费者还是这些信用报告机构。

4.《明镜》2017.09.09

德国车企VS美国对手特斯拉

数十年来,德国汽车业一直专注于制造更大、更快、更强的汽柴油汽车,但“尾气门”“垄断门”事件的陆续曝光,令德国汽车业身陷史上最大压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出禁售汽柴油汽车计划。最令德国车企头疼的莫过于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仅今年上半年其销量就上涨了一倍,这在“电动车发展中国家”德国简直难以想象。10年前,诺基亚和黑莓曾因轻视对手而惨遭淘汰,希望德国车企不要步其后尘。

5.《财富》2017.09

改变世界的企业

“改变世界的企业”年度榜单收录了摩根大通帮助底特律重建的案例,讲述它如何为这个盈利无望的城市融资的故事。在为一些并购案收尾时,摩根大通发现自己在底特律个人银行业有着支配性的份额,于是它通过非营利性放款人向该市的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资金。重要的是,这对于摩根大通也是有利可图的:如果一座城市重振雄风,也会提高在当地占支配性地位的银行的收益。

—编译 金丹、周佳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飓风癌症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飓风来袭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揭开杀手真面目
疯狂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