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个性的培养

2017-09-27 00:24丛士达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个性审美小学美术

丛士达

【摘要】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生动、活泼、富有创新个性精神的学生。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课程应倡导美术创新与继承的精神,采取多种教育方法,重视学生审美個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美术教学的兴趣,培养其审美个性和绘画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 审美 ;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39-01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彻底转变思想和认识。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生动、活泼、富有创新个性精神的学生。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如何在创新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显得尤为重要。正是有了创新,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美术教育内容变得极其丰富且更具有挑战性,以此来培养其审美个性和绘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艺术素养。

一、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指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艺术的欣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见解,达到对艺术的审美,这不但能够让学生对艺术进行独自的欣赏,而且表达出自己的审美判断。每个人性格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审美的结果也有很大差异。同一个艺术对象,因为不同学生的经历有不同,所站的审美角度也不同,因此,对艺术对象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能对一种艺术材料进行标准的评价标准,这会影响学生对其的自身判断,应当在没有评价标准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所感所想来进行理解,发挥其审美感受,与所审美的艺术之间形成一种情感,以此达到一种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审美的发展。

比如,学生在欣赏《群马》这一作品时,教师只对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一下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画中的场景?笔的用法和特点?画中让自己最有感触的一部分?”等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就会给出自己内心的见解。所以,审美个性的培养,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对艺术内容的理解,以此提升其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对艺术的理解,并且进行自己动手来亲身体验一下艺术中意境的表达,这也是学生对艺术材料最直接的审美和最亲密的接触,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够更多的对艺术进行感悟。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够从中对绘画工具的性能和一些绘画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掌握绘画技巧,尤其是在美术教学中,鼓励自我体验,并不是让学生对样品进行复制,首先学生参照艺术材料来规划自己所要画的形式,明白自己绘画的各个步骤,形式和绘画步骤没有统一的安排,这是根据学生自己对艺术材料的理解进行临场发挥,最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不断思考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东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创作,让学生明白工具材料使用的特性和步骤可变换性,完全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从润笔、用水和行笔等体验中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录像和标本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对立体的事物进行概括,并掌握其特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绘出的事物往往比参照图案还要具有审美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自身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三、采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学习兴趣

激励性评价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品要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并且对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来提升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全身心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去。然而由于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有较大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评价作品时不能用承认的眼光来评判,而是要增加鼓励性评价语的频率,降低负面语言的频率。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作品时,首先需要对其优点进行激励性表扬,提出一些期望,激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作品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对其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比如,“虽然绘画不是很出色,但是用色大胆,色彩不错”等语言来提高学生的自信。

通过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鼓励,以此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射审美观念不同,对艺术对象的理解也有不同,得出的结论也肯定有所不同。比如,教师在下课之前应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者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以此来进行优点的互补,这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创设学习空间、促进主动发展

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和交流空间,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静下心来听一下《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来引导学生对美的想像,然后让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教师在黑板上张贴一张和田野有关的背景图画,让学生在这个背景画中把刚才歌曲的场景添加出来,再将其粘贴到这张画的背景之中。学生将场景添加完了之后,需要将场景粘贴到北京之中,这时课堂的气氛就比较愉悦,这种氛围的课堂气氛尤其重要,有时甚至比学习的知识更加重要。

再比如,在上《灵巧的手》一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场游戏,需要用到手偶,手偶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学生在创作手偶的过程中肯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创造最好,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提高自身审美个性的最佳时间。学生在台上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会吸引台下的学生,想赶快参与到游戏中去。

现代美术教育应注重“创造”与“继承”的关系,近年来,我们的艺术教育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原先的教育模式(重技巧轻理论)逐步被打破,新的教育(创新)机制还有待于完善,在艺术教学、教研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给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段时间来,随着艺术信息的广泛交流,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是林林总总的各种流派的教育模式,但是强调注重现代美术教育“创造”与“继承”的关系已经日益明朗。现代美术教育注重“创造”与“继承”的关系,将有助于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摆脱尴尬的处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审美个性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课程应倡导美术创新与继承的精神,采取多种教育方法,重视学生审美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美术教学的兴趣,培养其审美个性和绘画能力。

参考文献

[1]代静,曾小林.浅谈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5.10

[2]唐映梅.美术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审美个性[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10

[3]潘梦琴.在美术教育中促进学生审美个性培养的策略[J].青春岁月,2012.14

[4]李勇.美术教育中审美个性的培养问题浅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

[5]王冰洋.浅议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审美个性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审美小学美术
语言表达重“个性”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