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修辞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2017-09-27 04:50周瓜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通感尝试语文教学

周瓜加

[摘 要]:通过一种感觉来描写另外一种感觉的“通感”修辞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但通过对这种独特修辞手法的分析、解读,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美感。在教学中,能围绕对“通感”体验的分析,启迪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就可以为年轻的心灵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天地,学生也就将会有更丰富的叙事状物和表情达意的手段。

[关键词]:通感修辞 语文教学 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限制,淡化了对作品本身的艺术欣赏。考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标准答案成了教学的风向标。它如同一把坚硬的锉刀,一点一点地磨掉了学生们的想象力,“语文”变成了毫无生机的抽象文字的载体。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要务。都要面对的任务。通过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通感”修辞在这方面大有妙用。

一、探析“通感”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所谓“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性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各种感觉之间彼此贯通,从而启发读者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通感也叫移觉、联觉。 通感属于深层修辞的一种,其含义不能按辞面去理解。它传递的是潜在信息,同时,通过潜在的信息完成美学信息的传递。

使用通感修辞,可以很好的突破语言的局限,并且能丰富的表达意境,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例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当讲到经典美文《荷塘月色》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两句时就有学生发问:“这是哪跟哪呀?香味与歌声,光影与名曲,风马牛不相及吗!”的确,如果我们不了解“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话,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难题。让我们暂且走近“通感”修辭。

二、“通感”修辞的应用

《荷塘月色》中,荷叶荷花的清香本为嗅觉所感知,但为了把清香的若有若无、飘渺柔美、沁人心脾的特点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的真实体验,来品味风送荷香;唤起人们内心的微妙感触。每读此句,总有种“风拂花塘满面香”的感觉。将嗅觉转化为听觉,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旋律”、“名曲”同样构成了通感。“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本来就是在满足现有的视觉体验之外,同时还满足着审美主体的听觉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是同时交互着进行,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异常鲜明的形象激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冲动而沟通了各种感觉之间的界限,使作品的寓意升华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刘鹗《老游残记》中对王小玉美妙绝伦的演唱描写:“那王小玉唱到极高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积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也是极佳的“痛感”修辞应用。腔调是人们听觉上的感受,作者却把它移到了由视觉感知的“盘旋穿插”的形态上来,使人想象:黄山千峰耸立,连绵起伏,万千气象,一条飞蛇在山腰穿插环绕,这正是王小玉那婉转流利、变化无常、美妙动听的唱腔的再现。当王小玉的歌声由低到高扬起时,作者用“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使听觉感知的歌声,化为眼看到的实景,使缤纷错落的歌声,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作者用高如攀登泰山,落如飞蛇盘旋,起如子弹上天等描写将王小玉高起抛落时的音调的高低强弱,音节的快慢缓急,音律的优美飞越,音韵的滑柔悠扬接二连三地转化为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创造了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中写郑屠被鲁达打得“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酱油铺子: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了出来”。精彩啊!鲁智深打得郑关西口歪鼻斜,但他感觉却是五味杂陈。

这些都是《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什。通过探析让学生知道:正是因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才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创造出难以言传的艺术境界。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的真实感觉。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像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

通过一种感觉来描写另外一种感觉的“通感”修辞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但通过对这种独特修辞手法的分析、解读,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美感。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围绕对“通感”体验的分析,启迪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就可以为年轻的心灵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天地;学生们也就有了更丰富的叙事状物和表情达意的手段。

所以说语文教学中的“通感”修辞,大有妙用。

参考文献:

1.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2.劳承万《审美的文化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

3. 钱钟书《钱钟书论学文选》,花城出版社,1990年;

4. 王文娟《诗的审美通感及其艺术张力》,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4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感尝试语文教学
再试试看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再试试看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