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2017-09-28 08:18雍苏南龙远雄阳赣萍谭元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9期
关键词:阴虚阳阻络阳上亢

雍苏南 龙远雄 阳赣萍 谭元生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雍苏南1龙远雄1阳赣萍1谭元生2△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及与年龄、性别和高血压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762例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组,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高血压病条件下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证型分布规律: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瘀血阻络>气阴两虚>肝阳上亢,与非脑梗死比较,证型分布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以及不同级别的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P<0.05)。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型主要以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瘀血阻络肝阳上亢和气阴两虚为主,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较非脑梗死患者更多见瘀血阻络证;随着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级别的不同,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型出现不同的分布规律。

高血压病 脑梗死 中医证型

脑卒中临床多有起病急、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全国第3次死因调查显示脑卒中在我国死因顺位中居第一位,而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1]。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指出,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遏制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2]。因此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防治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以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为切入点,分析此类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期为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药干预策略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高血压病西医诊断和分级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联合制定的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2]。脑梗死西医诊断诊断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版)[3]中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4]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自行拟定。纳入标准:第一诊断符合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能完成疗程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能配合项目组完成病史资料采集;年龄40~85岁,对性别和病程没有限制。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的原发疾病;严重创伤、重大手术后患者;有精神类疾病,不能合作者;怀孕及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与神经内科住院部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762例,男性326例,女性 436 例;年龄 40~89 岁,平均(66.46±11.56)岁;其中合并脑梗死223例 (脑梗死组),不合并脑梗死的539例(非脑梗死组)。

1.3 研究步骤 制定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组织具有一定临床经验、中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研究生为调查员,收集临床资料,填写调查表,利用Oracle数据库及Excel对数据进行筛选与管理。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单向有序 (检验变量有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通过频数加权后用秩变换分析法结合方差分析;反应变量为无序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除χ2分割法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高血压病合并与不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比较 见表1。非脑梗死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肝阳上亢、瘀血阻络、气阴两虚。脑梗死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瘀血阻络、气阴两虚、肝阳上亢。两组患者中医证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较不合并脑梗死者多见瘀血阻络证。

表1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n)

2.2 不同性别及年龄的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 见表2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22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12例,女性患者为111例,经比较,除痰热上壅证外,其他证型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为164例,约占74%,除痰湿壅盛、痰热上壅外,其他各组间年龄分布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各证型性别及年龄构成分布表n(%)

2.3 不同等级高血压与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 见表3。为探讨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型与高血压分级之间的关系,以高血压分级为分组变量,建立高血压分级-中医证型频数分布表,各级高血压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级高血压间中医证型构成比分布存在差异,运用χ2分割法原理,矫正检验水准α=0.05/C32=0.017,进行两两比较,发现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各组间的证型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高血压病合并脑中证型频数分布表n(%)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疾病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中国MONICA方案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我国脑卒中增长率已达到每年8.7%,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达到约150万人[6];高血压是脑梗死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风险分别为非高血压患者和临界高血压患者的3~4倍和1.5倍[7]。中医在高血压病、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证候规律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有关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研究并不多,本文对二者的证型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3.1 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本研究的两组患者证型分布不一致,与非脑梗死组比较,高血压脑梗死患者更多见瘀血阻络证,但排在前3的证型相同,分别为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以上说明,阴虚阳亢是高血压病及脑梗死的基本病机,而本研究选择的基本为湖南地区患者,湖南地处我国长江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水充沛,温暖潮湿,因而居民多腠理较疏松,极易感受湿邪,留滞体内,日久聚湿生痰[8],因此,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多见痰湿壅盛和痰热上壅证,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因为发生脑梗死后,出现瘀血内结,闭阻于脉络,因此脑梗死组患者多见瘀血阻络证。综上可知,高血压脑梗死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痰瘀内蕴为标,临床针对高血压病特别是阴虚阳亢的患者,应以滋阴潜阳为基本治法,能有效延缓或者阻断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发生脑梗死的病机变化。

3.2 性别、年龄与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证型分布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各证型组性别构成有明显差异,其中肝阳上亢、瘀血阻络证男性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女性患者,阴虚阳亢、痰湿壅盛、气阴两虚患者均以女性居多。这种差异可能与男女体质特征和社会分工的不同有关:男属阳,阳主动,男性为阳盛之躯,社会应酬、熬夜多于女性,加之男性多见食肥甘、嗜烟酒无度、易恼怒等不良习惯,由此易致肝失条达,肝阳易动,风阳助火伤阴,脉道干涩瘀滞,极易形成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的病理基础[9]。而女属阴,以阴为本,以血为用,一生中数伤阴血,绝经后更是肝肾亏虚,形体衰惫[10],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维阳,可致阳亢于上;再则女性易因情绪忧虑抑郁,而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饮,因而女性患者多出现阴虚阳亢、痰湿壅盛、气阴两虚阴虚的体质变化[11]。目前高血压病主要以中老年为主,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49%,即约每2位60岁以上人中就有1例患高血压病[2]。本研究高血压合并脑梗死223例患者中,年龄≤59岁者为 59例 (26.46%),60岁及以上者为 164例,占73.54%,高血压病脑梗死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说明高血压病发展成为脑梗死存在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发生失调,阴气耗损,阳气亢盛,最终形成阴虚阳亢的病理基础[12-13]。分析年龄与证型的关系,发现肝阳上亢证59岁及以下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60岁以上的两个年龄组,阴虚阳亢证以60~74岁患者为主,瘀血阻络、气阴两虚以60岁以上患者为主。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病脑梗死出现一个由实转虚、由阴虚转化为阴阳两虚或者气阴两虚的过程。周仲瑛教授认为“初起及中青年病人以阳亢居多,逐渐发展为阴虚阳亢,久病不愈又以阴虚为主,病至后期,阴伤及阳,导致阳虚变证”[14]。

3.3 高血压分级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证型分布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不同级别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其证型分布不同,其中1级高血压主要以肝阳上亢为主,其后为痰湿壅盛、瘀血阻络;2级高血压以肝阳上亢和阴虚阳亢为主,其后依次为痰湿壅盛、瘀血阻络;3级高血压证型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痰热上壅)>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肝阳上亢。该结果提示在高血压病脑梗死的初期患者体质尚强,多以肝阳上亢、痰湿、瘀血等实证为主,随着疾病发展,阳亢日久,耗伤津血,下劫肾阴,出现实证转虚或虚实夹杂的病理改变。同时,笔者发现从1级高血压到3级高血压,临床证型从3个增长到6个,这与临床上常见到脑梗死患者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病情越来越复杂是相吻合的。另外,有研究显示,阴虚阳亢证和痰湿壅盛证高血压患者较阴阳两虚证有更高的发生动脉硬化危险性和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患病程度更重,有更多的合并症[15]。因此,临床上可将中医辨证和高血压分级有机结合,提早预防脑梗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本研究显示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有其自身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其分布规律还与性别、年龄以及原发病高血压的等级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参考,具有一定意义。但本研究用时短,样本少,因而所获资料的准确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对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多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中医证候研究,以期加强中西医协同防治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学独特优势,提高高血压病及其合并症的诊疗能力。

[1]陈志强,蔡光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9.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杂志,2011,39(7):579-615.

[3]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33.

[4]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75-27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73-75.

[6]束秉均.H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型特点[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7]Gorelick PB.Stroke prevention[J].Arch Neurol,1995,52(4):347.[8]陶有青,杨传华.高血压病之中医病机辨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240.

[9]杨一玲,方显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调查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175-177.

[10]陈茹,丁元庆,温雅,等.78例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证候分析与病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5):1822-1826.

[11]王智先,杜武勋.杜武勋教授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2):16-17.

[12]王玉民,范军铭.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J].中医研究,2014,27(4):6-8.

[13]侯丕华,陈改玲,谷万里,等.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5):536-540.

[14]Singh M,Jadhav HR.Melatonin:functions and ligands[J].Drug Discov Today,2014,19(9):1410-1418.

[15]白春锦,周赢,王丽,等.中医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高血压分期、分级及血脂等指标变化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5,33(23):145-147.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CM Syndrome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YONG Sunan,LONG Yuanxiong,YANG Ganping,et 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unan,Changsha 410007,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CM syndrom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age,gender and hypertension classification.Methods: 762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non-infarction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CM Syndrom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hyperten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ender,age and grade of hypertension were studi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yndrome of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Yin deficiency and Yang hyperactivity>phlegm-dampness syndrome>syndrome of internal harassment of phlegm-heat>static blood ascendant>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syndrome of dual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Compared with non-cerebral infarction,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yndrome type(P<0.05),and different gender,age group and different grades of hypertension had different TCM Syndromes (P<0.05).Conclusion:The TCM syndrome types of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mainly 6 types:Yin deficiency and Yang hyperactivity,phlegm-dampness syndrome,syndrome of internal harassment of phlegm-heat,static blood ascendant,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and syndrome of dual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s more common with static blood ascendant than non-infarction group.With the different gender,age and grade of hypertension,the TCM Syndrome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av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Hypertension;Cerebral infarction;TCM syndrome type

R544.1

A

1004-745X(2017)09-1519-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9.005

2017-04-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616);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6DK2002);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资助 (15A142);2016年中医药防治重症肝炎临床防治中心开放基金项目(ZZGY13)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tys702@126.com)

猜你喜欢
阴虚阳阻络阳上亢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中医名言拾粹
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八三感怀
拌蕨菜安神镇静
吴茱萸贴敷太冲涌泉穴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