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晚稻甬优15机插产量超10.5 t·hm-2配套栽培技术

2017-09-28 08:58金芝辉潘青仙浦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浦江300浦江县农业信息中心浙江浦江300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浦江县单季田面

金芝辉,潘青仙(.浦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 浦江 300; .浦江县农业信息中心,浙江 浦江 300)

单季晚稻甬优15机插产量超10.5 t·hm-2配套栽培技术

金芝辉1,潘青仙2
(1.浦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 浦江 322200; 2.浦江县农业信息中心,浙江 浦江 322200)

2016年浦江县杭坪镇8.2 hm2单季甬优15机插栽培示范方,平均产量10.893 t·hm-2,最高田块12.326 t·hm-2。分析高产田穗粒结构及叶龄动态,提出甬优15机插产量超10.5 t·hm-2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甬优15; 机插; 栽培技术; 浦江

水稻机插不仅省工节本、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效率高,缓解了栽插季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深受广大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的欢迎,应用面积逐年扩大[1]。甬优15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具有熟期早,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2]。甬优15自2010年被引入浦江县作单季晚稻种植以来,现在年播种面积已达1 400 hm2,平均产量维持在8.415 t·hm-2左右。为探索单季晚稻甬优15机插栽培在浦江的生产潜力,2016年在浦江县杭坪镇杭坪村开展甬优15机插高产栽培示范。

1 示范方基本情况

示范方位于浦江县的平原地区杭坪镇杭坪村,有完整的进、排水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面积8.2 hm2。土壤有机质含量33.9 g·kg-1,总氮3.12 g·kg-1,有效磷38.05 mg·kg-1,有效钾72.8 mg·kg-1,pH值5.56。采用半旱湿润育秧方式,于5月10日播种,小拱棚遮阳网覆盖保湿出苗。前作油菜,于5 月上旬进行第1次灌水翻耕,移栽前1~2 d 整平大田,保持浅水层, 耙平田面并开好四周围沟,5月27—30日机插。机插时叶龄3.1~3.4叶,苗高14~18 cm,平均单株带蘖0.5个。东西行向,种植密度为30 cm×20 cm,密度15.0万~16.5万丛·hm-2。

基肥施商品有机肥7.5 t·hm-2,在第1次翻耕时翻耕入土,移栽前1~2 d施碳酸氢铵750 kg·hm-2,过磷酸钙900 kg·hm-2,氯化钾225 kg·hm-2。分蘖肥栽后8~10 d施入,用尿素157.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与除草剂拌匀后全田撒施。穗肥在倒2叶露尖时施入,用尿素52.5 kg·hm-2。实行浅水插秧,栽后21~25 d第1次轻搁田,6 d后第2次搁田,此后以湿润灌溉为主。示范方防治病虫害5次,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虱和纹枯病、稻曲病。

2 示范效果

2.1 产量

经对8.2 hm2的示范方全方实割测产验收,总产量89.32 t,平均产量10.893 t·hm-2,最高田块12.326 t·hm-2。

2.2 穗粒结构

在浦江县作单季晚稻种植,表现分蘖较强,穗大粒多。落田苗28.20万·hm-2,最高苗336.15万·hm-2,有效穗192.60万·hm-2,每穗总粒数286.4粒,每穗实粒数216.6粒,结实率75.63%,千粒重27.2 g(表1)。

表1 甬优15机插与直播栽培方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机插与直播栽培比较,机插实行宽行密株,边际效应明显,成穗率57.29%。成穗率比直播增加2.43百分点。中后期通风透光好,穗粒结构综合性状好于直播,结实率提高4.52百分点,产量增加0.391 t·hm-2。

2.3 叶龄动态与生育期

示范方甬优15于5月15日播种,6月2—3日机插,大田前期生长缓慢,分蘖发生迟。6月3日至13日,大田苗数未见增长,移栽10 d 后分蘖逐渐发生,7月11日达到分蘖高峰。8月26日始穗,9月1日齐穗,10月26日成熟,全生育期164 d。

3 栽培技术

3.1 小苗移栽

培育适龄壮秧。机插秧播种量每盘50~60 g,用种量202.5~232.5 kg·hm-2,秧龄16~20 d,苗高15~18 cm,叶龄3.1~3.6叶。实行小苗早插,促进栽后早发,增加低节位分蘖,有利于形成大穗。栽前2~3 d施“起身肥”,做到带药下田。

3.2 合理密植

机插大田做到田面平整无杂草,插秧前要开好丰产沟,表层软硬适中。薄水插秧,行株距30 cm×20 cm,密度15.0万~16.5万丛·hm-2,每丛平均2~3本,插后查漏补缺,确保基本苗30.0万~39.0万·hm-2。

3.3 合理施肥

甬优15长势旺,群体大,需肥量较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全生育期总施肥量折化学纯N 240~270 kg·hm-2,P2O597.5 kg·hm-2,K2O 195 kg·hm-2。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穗肥6∶3∶1的比例施用,穗肥在倒4叶露尖后看苗施用。磷肥作基肥1次性施用。钾肥分基肥和分蘖肥2次施用,比例6∶4。抽穗后用叶面肥根外追肥2~3次。

3.4 水浆管理

以湿润灌溉为主,满沟水插秧,薄水护苗,湿润分蘖。大田茎蘖数达到穗数80%时及时搁田,多次搁田。第1次轻搁至高处不陷脚,低处无水层。第2次搁至田面有小裂缝,全田不陷脚,达到田面硬实湿润。孕穗抽穗期灌水护胎,抽穗后干湿交替,始终保持田土湿润,达到养根保叶增粒重。

3.5 病虫害防治

根据预测预报,结合田间病虫发生动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用药,及时防治,确保优质高产。

4 小结

浦江县通过示范方建设提出的水稻甬优15机插产量超10.5 t·hm-2配套栽培技术,可减少秧田面积,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降低劳动强度,增加种粮效益,是一项省工省本,增产高效的技术,适合生产上推广应用。

[1] 吴春赞,赵佩欧.常规早籼稻机插栽培配套技术探讨[J].中国稻米,2015,21(1):81- 84.

[2] 孙军华,张权芳,何旭华,等.杂交晚稻甬优15机插表现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0(5):1002- 1003.

(责任编辑:张才德)

S511

:B

:0528- 9017(2017)09- 1512- 02

2017- 07- 11

浦江县科技项目(201623)

金芝辉(1966—),男,浙江浦江人,高级农艺师,从事作物栽培工作,E- mail:2657440986@qq.com。

文献著录格式:金芝辉,潘青仙. 单季晚稻甬优15机插产量超10.5 t·hm-2配套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9):1512- 1513.

10.16178/j.issn.0528- 9017.20170904

猜你喜欢
浦江县单季田面
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特征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以长江中游单季稻田为例
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掺混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浦江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浦江县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