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技APP发展分析及建议

2017-09-28 08:59刘爱军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农技农户软件

刘 倩,刘爱军(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技APP发展分析及建议

刘 倩,刘爱军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结合成了新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移动APP与农业领域不断融合。以移动客户端中农业技术类APP为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采访,对目前农技APP的应用现状、功能、优劣势和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表明,当前农业技术类APP开发较少,发展不成熟,在开发、推广中面临很多困难,但未来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提升空间。

农技APP; 应用现状; 功能; 发展建议

我国互联网不断深入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高达95.1%。目前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4%,规模达2.01亿,农村网民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3.1%,较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36百分点,城乡差距很大[1]。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终端的应用程序不断涌现,深入渗透到用户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类型不断丰富,功能不断强大。手机APP凭借其明显的优势,成为当下互联网发展的流行趋势之一。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年中国移动app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显示,截至2016年4月,我国市场中的移动应用累计数量达到671万款,我国本土第三方应用商店移动应用累计数量超过500万款,苹果商店移动应用累计数量超过163万款,而尚未官方进入我国市场的谷歌商店移动应用累计数量约260万款,中文移动应用累计数量超过710万款[2]。

当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农业的关键时期,APP与农业技术的结合将极大地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和农业技术获取方式,提高农业技术应用效果,因此,对农技APP深入开展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农技APP发展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农业信息化公司看到了市场,开发出了许多适用于农技员及农户的专业APP[3],农民可以利用手机查资讯,学技术,找市场,卖产品,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固有模式正在被颠覆[4]。虽然各式各样的农业APP不断涌现,但据粗略估计,当前国内市场上农业类APP仅有200余个,且下载量很低,生命周期短,很多软件无法保持版本更新,软件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参差不齐,普遍较低。软件功能上大多侧重于传播农业信息,其中较多的是沟通市场供需农产品的电商类软件,如农丰网、惠农快达、农商友等,而直接着眼于农业生产领域、辅助农业生产的技术类APP则十分稀少,其中发展比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农管家、农技宝、农医生等APP(表1)。

由于进入农业互联网领域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原因,这些软件存在着很多不足,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1)软件内容方面,这些APP提供的技术尚无法很好地适应农户的需求,即存在技术供给和农户需求不一致的现象,农户无法找到所需的技术,而APP提供的又是一些农户不常使用的技术;2)很多软件推广的农业技术对农户来说理解掌握和实际应用的难度都较大;3)在形式上,APP的功能板块、使用方式、界面设计等不够友好,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表1 常见农技APP及其主要功能

软件面临的发展困境也表现出同样的问题:1)软件用户数量不多,而且用户活跃度不高,使用频率很低,存在很多注册后不再使用的“僵尸用户”;2)软件在地域分布上较为局限,只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较好,而在其他地区则几乎不为人所知;3)农户自觉查找、安装、注册APP者寥寥,如果不派人进行实地宣传,软件几乎就无法推广出去,这也导致软件开发公司发展缓慢,往往只能在一个区域进行充分运作后,才能进入另一区域重新开发新的用户。

另外,我国农业APP的整体发展基础也相对较差,主要是因为:1)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农业网络基础设施不足;2)农民收入低,许多人尚不拥有智能移动设备,缺乏相应的终端;3)农民信息素养较低,互联网接受能力和使用能力弱;4)农业相关产业利润价值少,涉足农业的互联网企业少;4)农业APP研发力度不足,技术水平低,推广力度不够等[5]。

2 农技APP主要功能板块

虽然网络上农技APP层出不穷,但由于都是以推广农业技术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其功能板块设置比较相似,几乎都包含基础信息、农技指导课程、问答社区和农户交流圈4个主要板块,以及其他一些特色板块(图1)。

图1 农技APP的功能划分

2.1 基础信息板块

基础信息板块就是为农户提供日期、地理位置和气象信息,这是农业生产管理的基础,也是各农技APP的基本功能,通过精确定位为用户提供实时气象信息以及相应的灾害预警和生产提示,为农户生活生产提供帮助。

2.2 农技指导课程

农技指导课程是软件的核心内容,不同APP通过各种方式提供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分类作物、划分区域、录制视频、发布图文信息4种方式。按照种植作物的不同分类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是农技推广最主要、最直观的方式,农户可以直接在APP上点击相应的作物,即可找出所有相关的课程资料,这种划分方式简洁直观,只需要软件开发公司尽可能多地提供作物的技术资料,并不断补充同一作物的技术课程,就能够较好地满足农户的大部分技术需求。根据全国作物的分布情况提供农技服务,可以对当地作物的具体情况进行更专业、更有效的技术指导。

在课程表现方式上,视频录制或发布图文信息供农户观看学习,都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形式,其中视频的形式凭借直观、具体的优势更易为农民所接受,而且可以下载,方便随时观看。但各种农技APP的农技课程都存在一些共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的浏览量不高,讲解过于专业,不易理解,应用不畅等。

2.3 问答社区

问答社区为农户和专家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向农技服务专家发送图片、文字消息等寻求帮助,随时随地进行快捷专业的咨询,从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6]。专家之间也可以打破地域界限,相互交流借鉴,进行学术互动,提高水平。除了问答机制,农户还能够了解到专家的资料信息,如从业时间、专业领域、工作业绩、课程信息等,有助于农户增进对专家的了解,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2.4 农户交流圈

农户交流圈类似于拓展农户社交的功能,包括2层含义:一是在公共空间平台上发布问题,或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进行实时沟通,交换农业信息;二是建立群组,形成固定的交流圈,通过讨论、交流和共享,不仅可以学习农业技术和经验,还能扩展交友,买卖生产资料,拓展销路。

除了以上4个主要板块外,各农技APP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农医生是“专注于远程诊断病虫草害、营养失调,从种子到收获,提供全程解决方案,帮助种植者获得丰收”的一款APP,但该APP并没有止步于医病的层面,它还设置了“致富经”栏目,整合农业新闻、技术和人物,设置“发现栏目”,以农技服务为切入点,整合内容,开拓商城。农管家也是服务现代农业生产的APP,在唐山市搭建了全国首个移动互联网农技服务平台,其核心业务模块除了农技服务外,还包括农业金融服务、农资团购服务和农产品流通服务,通过这4个模块的联合作用,打造农业领域从生产融资到产销对接的一条龙专业化服务。

综上,新型移动APP能够使用户利用软件获得大量农业信息,并通过软件内部通信方式与其他人实时沟通,实现文字、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有效传输。随着APP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功能不断丰富,APP可以成为一个集专业知识查询、动态信息浏览、问题咨询解答、农副产品交易于一体的平台体系,并有助于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7]。

3 农技APP的优劣势

相较于短信、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社交类APP等农业技术推广渠道来说,专业的农技APP的传播优势体现在:1)相比短信、彩信、手机报每个月只能定时推送的限量内容,APP可以随时查询技术资料,并且资料众多、内容丰富;2)相较于搜索引擎,APP提供的内容更加集中、专业、详实,而以往利用浏览器搜索出的结果往往繁杂,难以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而且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也无法得到保证;3)与社交类软件相比,农技专业APP不仅能实现社交功能,而且是一个集成的农技知识数据库,有的问题不需要通过询问农友、专家,通过视频课程就可以解决。虽然农技APP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仍拥有许多开发潜力,将来可以实现更多功能,更便于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管理。

农技APP的劣势主要体现在:1)软件的开发、维护和更新成本高,开发周期长,难度大,而且专业性强,收益小,所以涉足开发农技APP的互联网企业不多;2)使用软件需要下载安装并注册,而且还要经过一个适应期才能熟练使用软件,这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来说复杂烦琐;3)软件推广的方式较为被动,大多数农户不会主动安装,需要大量人员对农户面对面进行指导,才能推广。

即使有诸多劣势,农技APP仍将是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形式之一,借助于新兴互联网媒体的优势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8]。

4 农技APP的作用

4.1 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于科研成果能否得到有效转化。农技APP作为农业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上最主要的推广形式之一,优化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各类优良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肥料选择与安全使用技术、田间管理栽培等生产技术,方便快捷地与专家、农技员进行双向的实时沟通,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4.2 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

随着现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应用程序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宣传和普及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有助于人们对农业科研成果、技术及生产经验有更深入、更主动的认识,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4.3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接受者、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利用农技APP获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地丰富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提高科技应用能力,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而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5 农技APP发展建议

5.1 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智能手机作为农技APP的主要载体,是农民接触移动互联网最方便的选择,但很多农户因收入水平限制,购买移动设备的成本很高,因此在互联网络基础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必须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加速智能手机向农村地区的渗透。

5.2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将不再是制约农民利用移动互联网获取农业技术最重要的因素,相反,文化水平和上网技能将成为发展瓶颈。因此,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从源头上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民利用移动互联网、利用手机APP来获取农业科技的意识和能力。

5.3 提高对农技APP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农技类APP的发展是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重大改革和机遇,对促进农业技术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政府必须提高对农技APP发展的重视程度,制定政策支持吸引互联网企业进入农技APP开发市场,并积极宣传、组织培训,促进农技APP的推广和使用,提高软件在农民中的覆盖度。

5.4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建立多功能、完善的农技APP

科学技术是移动APP发展的根本保障,应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农技APP的开发中去,并不断丰富农业科技知识系统,传播农户真正需要的技术,提高服务内容的质量和水平,开发出农户会使用的、满足农民需求的、高水平、多功能的农技APP,不断适应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5.5 建立农户需求表达渠道,提高农户信息素养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采纳者,农业科技服务供给必须和农民的需求相吻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没有很好的需求表达渠道,并且大多数农民由于受教育水平等的限制缺乏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因此,应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使农民有表达需求的场所,让农户需求与企业技术供给相匹配,同时增强农户的表达意识,利用软件和专家多多交流,不断学习,提高表达能力。

6 小结

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将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提升空间,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学习农业技术、向专家进行咨询,农业科研人员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各种农情信息,教授农业知识,农户间也可以交流分享。虽然当前移动APP主要集中于服务领域,与农业息息相关的第一产业APP开发较少,但APP覆盖范围正在快速扩展。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涉足农业,以及农民生活水平和信息素养的提高,农民对APP的需求将更加丰富,农业领域APP开发也将围绕农业全程进行拓展,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服务,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农技类APP的种类和数量也将迅速增加,功能愈加丰富。随着农业物流网的发展,农技APP也有望与农业物联网结合,通过App进行数据传输,有效地监测、控制和管理农田,更加精确地为未来农业生产提供指导与帮助[9]。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 01- 23)[2017- 04- 17].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

[2] 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6年中国移动app市场发展现状分析[EB/OL]. (2016- 08- 18) [2017- 04- 17].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8/439340.html.

[3] 顾君.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服务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J]. 基层农技推广, 2013 (11): 8- 9.

[4] 权斌, 郭如良, 钟诚. 农业发展如何借力互联网时代[J]. 经营管理者, 2015(4):227- 228.

[5] 赵璞, 朱孟帅, 秦波,等. 农业APP研究进展及展望[J]. 农业展望, 2016, 12(2):59- 64.

[6] 黄超琼, 王天宝, 陈超,等. 基于安卓的智慧农业APP设计与实现[J]. 软件导刊, 2015(1):1- 3.

[7] 吴飞鸣, 李宇飞. 我国农村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8):56- 60.

[8] 王丹凤. 手机 APP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16, 23(9):257- 259.

[9] 李奇峰, 李瑾, 马晨,等. 我国农业物联网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 农业经济, 2014(4):115- 116.

(责任编辑:高 峻)

F320.1

:A

:0528- 9017(2017)09- 1671- 04

2017- 07- 17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SRT)计划项目基金

刘 倩(1995—),女,天津人,本科生,电子商务专业,E- mail:16414110@njau.edu.cn。

文献著录格式:刘倩,刘爱军.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技APP发展分析及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9):1671- 1674.

10.16178/j.issn.0528- 9017.20170953

猜你喜欢
农技农户软件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禅宗软件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软件对对碰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