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石家庄 终圆地铁梦

2017-09-29 02:34何苗苗摄影周西娟
河北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石家庄号线轨道交通

文 / 何苗苗 摄影 / 周西娟

社会Society

百年石家庄 终圆地铁梦

文 / 何苗苗 摄影 / 周西娟

二○一七年六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在石家庄城市史上注定成为一个里程碑。从这一天起,石家庄这座城市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地铁。

上世纪初的石家庄,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庄。不论人口和经济,在中国版图上都不值一提。不过,这一切随着两条铁路的修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一九○七年,石家庄成为了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交汇点。在时代演进的十字路口,石家庄成为了幸运儿。无数的人流和货物携带着财富与梦想,在这座小城交织。短短数年,石家庄成为了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经过百年发展,石家庄已经从一个小小的村庄,成长为一个摩登大都市。上千万人口,二百万辆机动车,在这座城市不分日夜地川流不息。

人们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开始承受大城市病带来的弊端。尤其是在交通方面,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诉求。从二○○一年开始,石家庄就已经开始谋划轨道交通。历经波折,好事多磨,十六年后,终于圆了自己的地铁梦。

地铁,之于一个城市的意义,不仅使交通更加便利,还可以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拉动经济增长,刷新生活方式。它是城市实力的体现,是城市进入更加快捷时代的象征,是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硕果。地铁带来的经济和精神收益,无法准确估量,但就像石家庄地铁的宗旨一样——

地铁,让城市更美好。

石家庄地铁引进了目前国内一流的设备,地铁车站干净整洁,颇受市民好评。

5月2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等到石家庄地铁1号线、3号线实地考察,了解运营开通筹备和轨道交通规则建设情况。 摄影/郭 昭

石家庄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对于石家庄人来说,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之一,便是在6月开通的地铁。春节之后,人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地铁脚步的临近,一天天的倒计时,更是将期望值拉到最大。

时间到了5月底和6月初,地铁载客试运营前的准备工作进入收尾阶段。省委书记提前视察,确保试运营万无一失;市民有机会提前试乘,一时间成为城市的热点话题。直到6月26日正式试运营,全城关注,数以十万计的石家庄人在开通当日便迫不及待地感受家乡的地铁。

快捷、高效、现代、人文,这些词汇,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人们对石家庄地铁的评价之中。

全民体验石家庄地铁

5月27日下午,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省政协主席付志方,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副省长张古江等到石家庄地铁1号线、3号线实地考察、试乘体验。

赵克志、许勤等乘坐3号线,并在新百广场站换乘1号线。赵克志、许勤对地铁站简洁美观的外部设计、舒适平稳的乘坐体验表示满意,对石家庄地铁各项运营准备措施给予肯定。

石家庄地铁开始载客试运营,很多市民带着家人来体验家乡地铁。

地铁载客试运营当天,石家庄地铁客流量达到15万人次。石家庄地铁优良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乘客的称赞,许多人在地铁车站内合影留念。

试乘过程中,赵克志、许勤强调,要加强地铁的优质建设、科学运营和严格管理,以完备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要使石家庄地铁成为展示河北形象的重要窗口。要借势轨道交通积极谋划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带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态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

6月26日,石家庄地铁1、3号线正式投入试运营。早在6月14日-18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就组织市民,分批次对地铁进行了试乘体验。一时间,乘坐地铁成为石家庄人的言谈话题。有的人为了体验,有的人已经开始利用地铁完成通勤。

地铁载客试运营当天,石家庄地铁客流量达到15万人次。此后两日,客流量稳步提升,接近20万人次。在未来,地铁必将成为石家庄人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石家庄主城四区全部通地铁

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起西王站,连接新百广场、解放广场、北国商城、谈固等商业区,以及建设中的石家庄火车东站,东至洨河大道站,共20个站点。石家庄地铁3号线首开工程北起市二中站,南至石家庄火车站,共6个站点。

两条地铁线,串联石家庄新华区、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主城四区全部通了地铁。

乘坐石家庄地铁1号线从西王到洨河大道,约24公里,用时只有40分钟。在早晚高峰期,驱车行驶同一路程,要近2个小时的时间。

石家庄地铁1号线车型采用6辆编组的A型车,单节列车长22.5米,宽度为3米,6辆编组列车总长约140米, 最高运行速度每小时80千米,车厢站立人数按5人/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列车运能设计,单列载客量为1860人,与北京等地区使用的B型车相比更为宽敞,使用较为舒适。

从图纸到现实:十六年的坚持与努力

2017年6月26日,石家庄地铁终于建成通车。鲜为人知的是,为了这一天,石家庄地铁人努力了十六年之久。从2001年,石家庄成立轨道办,正式启动筹备工作,到2012年正式获批,中间就经历了12个年头,其中波折,只有亲历者最清楚。在他们看来,虽是一波三折,却也算是好事多磨。

踌躇满志时意外停滞

2001年10月,有着10余年铁道兵经历的韩春素,被任命为石家庄轨道办专职副主任,专门负责石家庄轨道交通的筹备工作。

2002年7月17日,第一版的石家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就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就在大家以为石家庄建地铁已经近在咫尺的时候,筹备工作却遭遇停顿。

“2002年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依据的是1997版的石家庄城市总体规划,当时的城市规划提出‘1+6’格局。后来石家庄提出‘1+4’组团模式。”韩春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2002年通过评审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不符合新的城市规划要求。同时,当时的铁道部发布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4条高铁要经过石家庄,这需要建设新的石家庄火车站,但新火车站位置当时并不明确。

“火车站是轨道交通线网中的最重要的核心点,如果新火车站的位置不确定,轨道交通线网的支架就无法搭建。”韩春素说,因为这些,石家庄的轨道交通筹备工作一放就是5年。

城市规划过审 地铁立即重启

在石家庄地铁陷入停滞的5年里,韩春素和同事们并没有放弃对轨道交通的追求——经仔细调查研究之后,一部关于石家庄地铁的研究专著出炉。这部30万字的专著,从九个方面对东京、香港、广州等地的地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比,并总结了石家庄筹备轨道交通项目的经验。

专著为新的石家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积累了丰富资料,也为此后重启的轨道交通更快上马奠定了基础。 2007年底,石家庄新火车站的具体位置确定。2008年11月,最新版的石家庄城市总体规划也通过了专家评审。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的地铁申报高潮到来,石家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重新上马。

韩春素和他的同事们进入到一种疯狂的工作状态。2010年5月5日,最终报告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

与2002年的线网规划相比,这个规划因为火车站位置的变化颠覆了原来的核心点,又由于正定新区的建设,改变了线网规划的格局。

铁道部总规划师亲自修改方案

修改方案,事无巨细。

按照2009年的方案,地铁站位于新火车站东广场的下方。“与火车站候车室之间是通过一段三四百米的地下通道相连的。”韩春素回忆说,“其他城市地铁站都是建在候车室的下面,这样可以方便地铁和火车的换乘。三四百米听上去不算什么,但让乘客提着大包小包走那么远去坐火车,还是不合适的。”

“最终铁道部总规划师亲自修改了换乘方案。就这样,石家庄火车站的地铁换乘方案得到了优化。”韩春素说。

又过了两年多时间,到2012年,石家庄地铁终于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2012年9月28日,石家庄地铁工程开工仪式在3号线市二中(小灰楼)站举行。

超级工程正式开工

地铁的建成,经历了数不清的会议与调研,饱含了石家庄地铁人的辛勤汗水。摄影/周毅力

石家庄地铁人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万无一失。摄影/周毅力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电通及通信系统“三通”仪式

中山路,石家庄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平日里,这里人流如织,车水马龙,从不停歇。这里串起了城市发祥地的两个村庄,石家庄和休门;这里有新中国第一家百货商场——人民商场;这里有中国最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南三条;这里有中国最大博物院之一的河北博物院;这里有解放广场、中山广场、人民广场、文化广场;这里还有石家庄足球迷的圣地——裕彤体育中心。

数十条公交线路,在中山路汇集。每天,数以百万人次从这里经过,上班、娱乐或出行。

高楼林立的中山路,可谓是石家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的轴心。石家庄人的生活,离不开这条全长26公里的百年老路。

从2012年开始,中山路的地下开始了一项全石家庄人关注的超级工程——石家庄地铁1号线和3号线。大量的工人、机械出现在中山路和中华大街沿线,竖起的施工围挡上赫然出现了石家庄地铁的绿色LOGO,人们终于意识到,石家庄地铁时代终于来临。

对于石家庄这座城市来说,地铁是建城以来声势最为浩大的工程,堪称超级工程。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石家庄地铁建设大事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从2012年9月28日到2017年6月底,一共1700多个日夜。在这1700多天中,数千名施工者奋战在石家庄街头和地下,回首征程,建设脉络赫然在目:

首先,多一份美的体验,打造一个美好家园。为班级群取一个积极向上的名字,挑选一张具有温度的名片。一个群名字,一张群名片,向家长和学生传递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情怀。

2012年9月28日,石家庄地铁工程开工仪式在3号线市二中(小灰楼)站举行,吹响了建设号角。2013年4月和6月,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地铁建设步入大规模建设阶段;2013年底,前期工作基本结束,主体工程陆续开工。2014年4月11日,进驻河北省的首台盾构机“石家庄号”在1号线一期工程南村站始发;8月27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地铁运营分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6月24日,1号线以张营停车场为开端,开始铺轨;11月28日,石家庄地铁首开工程最后一台盾构机在3号线西三教站成功接收;12月1日,石家庄地铁首开工程实现全线“洞通”。2016年4月7日,石家庄地铁首列电客车到场,亮相西兆通综合维修基地;4月26日,石家庄地铁首开工程全线实现“长轨通”;6月30日,石家庄地铁首开工程实现“电通”;9月15日开始进行动车调试和联调联试。2017年,2月20日,首开工程开始空载试运行。 2017年6月底,石家庄地铁开始载客试运营。

秉持着『地铁让城市更美好』的愿景,石家庄踏出了向『地铁时代』迈进的坚定步伐。地铁建设者披荆斩棘,勇赴征程。一个个站点前期迁改、开工围挡、主体封顶、区间贯通,仿佛弹指一挥,洞通、轨通、电通,坚固的地下长龙分秒必争地铸就起来。上万名建设者,千余万市民,用理想和信念、用严谨和科学、用辛劳和汗水、用理解和支持,共同筑造着一座城市的美好未来。

石家庄地铁载客试运营的首个周末,客流量就超过23万人次。

奔跑吧!石家庄地铁

石家庄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共投入25列车辆,全部由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在唐山生产。3号线一期工程共计20列车辆,由石家庄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完成本地化生产。

本地化生产,是石家庄地铁的重要追求之一。石家庄地铁车辆除关键部件进口外,整车国产化率在70%以上。在这其中,又有空调、照明等设备,完全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石家庄地铁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并非先锋,但在绿色、安全、人文的追求上,石家庄地铁独树一帜。

石家庄地铁石家庄造

安全保障方面,石家庄地铁列车高强度、轻量化、大断面的鼓型铝合金车体,加上车体前端设有模块化吸能结构设计,不仅有效增加了载客面积,还能满足在一定速度条件下的车辆碰撞保护性能,确保旅客乘车安全。

同时,列车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通过无线网络等方式将列车发生火灾的部位等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庄地铁列车本地化程度很高。车辆上的部件选用了众多的省内产品,包括空调、空压机、客室照明、侧窗玻璃、车辆油漆等。其中,空调、空压机、照明灯设备,都出自石家庄企业;玻璃、油漆等,则产自省内的安平、三河等地。

3号线首列车由石家庄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完成组装生产,车辆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本地采购,本地加工,本地组装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高端制造产业附加值全部归属石家庄,最终实现“石家庄地铁石家庄造”。

绿色理念首当其冲

石家庄地铁车辆,在设计之初就以打造国内最先进的地铁列车为目标,在车辆选型、设计和制造的各个环节都紧扣目标。外观设计方面,石家庄地铁列车充分体现了现代感,融合了石家庄的城市人文因素与都市气息。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石家庄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机,对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生产有了更加卓越的要求。

石家庄地铁载客试运营期间,将安保工作放在首位,并安排警犬上岗执勤。

石家庄地铁列车优选国际先进设计方案,外形简洁明快、时尚大方。1、3号线分别采用“太阳橙”“冰蓝色”作为线路色,秉承“绿色、安全、人文”的设计理念,表达出崇尚环保的都市风格与优雅现代的视觉特色。

节能环保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就是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石家庄地铁车辆选用轻量化的铝合金车体,所有零部件的设计都将轻量化作为一项重点控制项点,最大化地减轻车辆自重。

北国商城地铁站位于中心商业区,地铁将使这里更加繁华。摄影/陈立盛

车内的照明采用更加节能的LED照明,相比荧光灯照明,节约电能超过30%。列车还选用塞拉门系统,车门在关闭状态时, 门页外表面与车体侧墙成同一平面, 使列车外观平滑, 整体和谐美观,列车在高速运行时空气阻力小、噪音低,而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能较好地屏蔽室外噪声,阻挡隧道灰尘,同时也可以降低客室空调的能耗。

人文地铁 城市象征

石家庄地铁新百广场站是1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站,也是一期工程开通后唯一一个换乘站。从此向东,是中山东路的繁华;从此向南,是石家庄新客站——华北铁路交通的大动脉。8分钟,从石家庄火车站直抵中山路;15分钟,从北国商城到达天山大街。石家庄地铁,经过体育场的热闹激情、穿越博物院的文化厚重、串联重要商圈的时尚脉搏。

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自西王,东至洨河大道;3号线首开段,北起石家庄二中,南接石家庄火车站。总长30公里,车站25座。

石家庄地铁处处彰显地方文化内涵,站厅装修采用白色基调,营造简洁明快的现代车站氛围,天花板间或点缀红色条带,概念主题为“红色交响曲、活力石家庄”。拱形的进站闸机,造型灵感来源于赵州桥的线条。石家庄地铁致力于打造人文地铁,尽可能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展现城市特色魅力。石家庄地铁选用的是国家标准A型车,在同类城市中第一家获得批准使用A型车。列车采用6辆编组,总长约140米,单节车长22.8米,车辆最宽处为3.1米。列车在隧道内以最高80公里/小时的正常运营车速前进,车厢内除了宽敞、舒适的直观感受外,尤为突出的是在运行中体验到的平稳。车厢内,国内最大最先进的LCD动态地图为乘客提供更多、更方便的乘坐信息。

可以说,在开通伊始,石家庄地铁除了包含科技与人文理念,也承载了石家庄这座城市的底蕴和个性。

编辑/金凌霞 何苗苗

(部分图片资料提供/石家庄市摄影家协会)

石家庄地铁1、3号线的开通,在石家庄城市建设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为城市蓝图提供了更宽广的画卷。它是一个开始,远未到收笔之时。根据规划,到2020年,石家庄轨道交通将有3条线路投入运营。到2030年,石家庄将拥有6条地铁线路。万事开头难,石家庄地铁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而后,势必将尽快形成地铁路网,真正融入更多人的城市生活中。

驶入地铁时代,石家庄发展的脚步将随着地铁的车轮,变得更快,永不停歇。

纵观世界城市史,地铁都是都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符号。它象征着发达的经济,有序的生活和这个城市无限广阔的未来。正如飞驰的地铁,生活也将日趋美好。

猜你喜欢
石家庄号线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石家庄晓进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梁丛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石家庄衡水商会
石家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