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区县级教育结算中心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职能转变

2017-09-29 12:44李顺德
财会学习 2017年19期
关键词:管理型职能转变

李顺德

摘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结算中心尝试着实现了工作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化,本文分析了其应政策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兴利革弊的需要而转型的原委,介绍了其转型改革的技术依托、具体做法和探索思考。

关键词:教育结算中心;核算型;管理型;职能转变

2007年前后,“乡财县管,校财局管”的集中核算模式在我国得到普遍的推行,区县级教育结算中心就是体现“校财局管”的主要机构。十余年的运行实践在彰显教育结算中心的优越性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其在职能设计方面的某些不足,一些教育结算中心开始尝试由核算型中心向管理型中心的职能转变。本文试以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结算中心的转型实践为例,向大家分析这一改革的必要性,介绍这一实践的具体做法。

一、教育结算中心的职能分析

《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预算法》的修订要求各会计单位强化会计工作力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财政部的“管理会计年”(2015)活动则更为直接地突出了会计单位在财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会计角色再次出现“回归单位”的趋势,教育结算中心的职能定位再度成为现实的研究课题。

(一)核算职能

会计人员依据《准则》按“证(审票-支付-制单-审单)-账-表”顺序,全流程记录各学校的经济活动过程,为财务管理打下核算基础。核算型结算中心较多地关注制单环节,注重数据的采集,弱化其他环节。管理型结算中心则注重审核与账表信息的分析和使用。

(二)监督职能

教育结算中心对学校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考量类似于外贸范畴的信用证业务,偏重于对既成单证的审核,对“合理性”的考量则更多地借助于预算控制和横向比较的手段。核算型结算中心多以审票为抓手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管理型结算中心则进一步考量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三)预、决算和评价职能

区县层面管理者可以利用结算中心输出的财务数据预测本区域教育资金运动大势,进行重要项目决策,评价各单位财务管理绩效。单位层面管理者可以因此而得到上级部门科学有效的指导,也可以主动利用中心输出的数据加强单位财务管理。这些职能超越了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拓展到了管理会计的范畴,核算型结算中心较少涉及这一领域,管理型结算中心则以其为工作重心。

单位作为法定的天然会计主体,需要加强会计力量,适度地参与到会计核算过程中来。教育结算中心作为区县主管部门的职能科室有必要释放一部分核算职能回归学校,然后整合优势资源引导学校涉足管理会计领域,以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向管理要效益,用内控促廉洁,有效落实财政部的系列新规。

总之,核算型教育结算中心偏重于记账凭证的录入工作,使自身沉迷于低层次的事务,增大了出错风险弱化了管理职能,还使学校疏于财务管理降低了会计工作质量。管理型教育结算中心主动让出记账凭证的制单工作,以此提高报账员的专业能力促进学校层面的财务管理,中心自身从底层事务中脱身,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区县层面的教育资金管理,并指导学校财务管理层向管理会计领域迈进。

二、教育结算中心运行成果简评

(一)会计身份独立,便于准则落实

教育结算中心机构独立,其工作人员虽然直接承担了学校会计的一部分重要职能,却不归属于各会计单位,身份超然。结算中心会计的人事任免、业绩考核及评定都超脱于具体的会计单位,摆脱了原来“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不利局面,能够专心履行《会计法》所赋予的职责,便于落实《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

(二)会计核算规范,信息质量较高

教育结算中心的核算环境公开、透明,业务处理程序规范、统一,会计人员专业化水平高。公开、透明的核算环境使得虚假的会计业务无处藏身,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规范、统一的业务处理程序和专业的会计队伍使得输出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数据视野开阔,利于决策评价

教育结算中心把区县内各教育单位的会计信息集中于一处,提高了会计信息横向比较的可行性。教育局层面的财务管理者因此获得了较为开阔的数据视野,区域平均水平和先进平均水平一目了然,其评价与决策因丰富的数据基础而科学有效。

三、教育结算中心运行问题简析

(一)单位的财务以及实物管理水平有待增强

赣榆区设立教育结算中心后取消了各校的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只设一名报账员配合工作,易导致结算中心的管理与具体单位的财务、实物管理相脱节的现象。

报账员不是严格意义的会计,有的甚至不能通晓各会计科目的具体含义,不能向学校正确解读会计报表所承载的信息。新《预算法》要求单位能向公众解释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学校会计在这两项工作中负有重要使命,但很显然,多数报账员不能胜任这些工作。

有的单位过度依赖教育结算中心,认为财务、实物管理抓不抓都可以,自废武功,导致某些一次采购分期使用的材料物资的损毁及浪费,固定资产的购置、耗用及报废信息沟通不到位,账实不符等现象。

(二)重核算,輕审核,轻管理,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迷

赣榆区教育结算中心设置核算岗位十个,高中、初中、小学按3:3:4分配核算会计,每人负责审票、制单、记账、报表单位十余所,另外承担对其他同事所制记账凭证的审核工作,工作量很大。具体到实务中,大家对记账凭证实录入,虚审核,导致差错率偏高,工作积极性偏低。需要加大内部稽核力度,但受制于人力,难以落实。

四、职能转变的具体尝试

(一)鼓励“做中学”,让报账员录入记账凭证

教育结算中心会计不再负责记账凭证的录入,各学校报账员在报账前完成记账凭证的录入工作。结算中心通过集中培训,使报账员初步了解借贷记账原理,知悉常用科目的含义。受训后的报账员按自己的理解“一事一证”完成对报账单证的初步会计处理,待报账时,由结算中心会计在现场一审单据二审会计分录,一对一培训报账员,并结合学校的预算额度做深度沟通。报账员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切实提高其专业素养,进而达到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赣榆财政局和教育局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尝试,具体内容如下图。endprint

(二)重视内部稽核,降低结算中心出错风险

记账凭证录入工作前移至报账员,教育结算中心会计的工作量因此得到降低,核算岗位减少至八个,高中、初中、小学按2:2:4分配核算会计,腾出两人,一人专司内部稽核降低结算中心的出错风险,一人专司管理会计层面的数据分析更有效地利用财务数据提升区域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水平。内部稽核的工作偏重于对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和预算执行的合理性等指标的考量,偏重于和核算会计及报账员的沟通,执业过程中要注意日志档案的积累,定期汇编分发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以科技促转型,带动学校进军管理会计

专司数据分析的岗位需选派专业能力强,理论功底深的中心会计充任,一般需具备会计师以上职称,十年以上从业经验。数据分析岗的工作内容大致包含预算控制和财务统计,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工作基础,但不局限于财务会计的科目,更多时候会根据会计分录的摘要内容采集数据。这就要求他必须建立连续几年的财务序时账和经费划拨、基础建设等数据库,必须按XBRL理念设计区县教育局专属的工具软件,以满足预决算及评价的灵活取数需要。

赣榆区教育局以Excel为平台设计开发了一款管理会计报告软件。该系统拥有数据采集端口四个,分别为来自财政一体化平台的财务序时账、学校的预算数据、各学校账外欠款数据和基建等教育统计数据,数据输出端口三个,分别是校级财务报表、区县级管理会计报表和临时性统计报表。系统由一个高阶数据分析站和若干个低阶工作站构成,入口友好——加大数据共享力度,尽量减少直接录入,用內置公式完成不同会计科目体系的跨越,出口灵便——以内置公式完成绝大多数工作量,操作简便。系统试运行三年,以其良好的表现使得中心层面的会计人员自然接纳了管理会计的先进理念,自觉参与到教育系统管理会计建设中来,教育结算中心由传统的核算型向更为先进的管理型的转变也渐次完成。

记账凭证录入环节前置至报账员后,系统的低阶工作站也下放到学校。下放的工作站数据采集端口的序时账改为报账记录表,账外欠款改为单据整理表,很好的适应了学校层面对自身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全息掌控需求,受到了学校的欢迎。系统试运行一年,使学校层面的管理者消除了对管理会计理念的陌生感,有希望促成区教育系统整体向管理会计领域的迈进。

五、结束语

教育结算中心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是适应《内部控制制度》和新《预算法》的颁行而改变的外部环境的有效举措,也是落实《管理会计》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便捷路径。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结算中心以法制为导向,以科技为驱动,提效不忘降耗,以自身的转型升级带动全区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工作由传统迈向现代,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胡志刚.基于结算中心构建集团企业费用管控体系[J].财务与会计,2016(16):35-36.

[2]张江北.集团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运行弊端及改进[J].财务与会计,2015(23):62-63.

[3]黄峰,李忠霞.水电施工企业成立资金结算中心的必要性[J].水利水电技术,2010,41(5):68-70.

[4]冯卫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研究——兼谈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财政部官网,2004,4.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型职能转变
对事业背景转换下企业办公室职能转变的一些思考
高青县坚持“转创增”深化审改助力经济发展
德州市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财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探究
浅议国有企业如何实现管理型财务管理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
浅谈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关于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