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评价现状的心理学分析

2017-09-29 06:03王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心理学评价

王雪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审视思政课教学评价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政课教学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评价目标未区分层次性;评价内容比较单一;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刻板。只要我们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心理学本质要求,就会使得思政课教学评价兼顾到共性方面和个性两个方面,最终使得到的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客观。

【关键词】思政课;评价;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48-02

评价是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评价就与其他课程的教学评价存在不同,其差异就在于它是对人的个性部分的评价,这正是教学评价最难测量的部分,也是当前教学评价缺失的部分。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把其各个分支研究的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行为活动最一般的规律。鉴于此,本文立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思政课教学评价现状。

首先,评價目标未区分层次性。思政课教学评价目标的制定应该以教学目的为依据,与教学目标相契合,思政课的性质与高校开设的其他课程有不同的地方。因此,思政课评价目标的制定应该有所区分。思政课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最为重要的是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最为关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根本的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而就目前的高校思政课评价现状来看,学校往往只注重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讲授,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却忽视了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对于思政课来说恰恰是最为关键的缺失。很显然这种评价目标不能全面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这种评价目标设定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就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教学质量提升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主渠道主阵地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不相符的。

其次,评价内容比较单一。思政课是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思政课的教学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来讲,更重要的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仅仅局限于学生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学生知、行、信、义、行的培养,就无法最终达到学生正确的三观的树立以及“四有”新人培养的目标。因此,要想更科学的对思政课教学进行评价,就需要把学生知、行、信、义、行的培养纳入到思政课教学评价中,使得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绝不能否认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也绝不能把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否作为最终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唯一内容,更不是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唯一因素。

再次,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刻板。对于学生行为操守的评价往往是最难操作的,因为行为的产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目前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评价方式看,存在着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传统的问题。多数高校每学期期末评估一次,少数高校每学年评估一次,只有个别院校有期中考评、随机听课制度,随时接收教学各环节的反馈信息及时整改。笔者了解到,思政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一般就是通过试卷的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来进行的。思政课的教学评价工作存在着较明显的主观性和程序化,教学评价的结果也就存在着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因此,仅仅依靠这些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很难反映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真实情况。但是,仅仅依靠上述这些评价方式,或者程序化的运用这些方式,难以取得对思政课全面有效的评价。因为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不仅会影响教学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还会使教学评价工作的指向性不明确,最终甚至会造成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工作的功能弱化甚至功能丧失。

综上所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瓶颈就是没办法兼顾对学生行为、观念的评价。而从心理学的本质看,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映像从外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只要我们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心理学本质这一原则,就会使得思政课教学评价兼顾到共性方面和个性两个方面,最终使得到的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具体来看,思政课教学评价中个性部分的评价,就是对大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判断。这一部分的评价恰恰是从外部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老师授课完毕后,大学生在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慢慢的成为行为习惯,行为习惯逐渐演变成为价值观念,最后并利用这样的价值观念影响周围的人的过程。如何来实现这样的过程,就需要把心理学的本质性原则运用在弥补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缺失。即在评价目标上把其分为低层次评价目标和高层次目标两个层面;教学内容上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学生的知、情、信、义、行的培养;评价方式上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政课心理学评价
“没有用”的心理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跟踪导练(二)5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