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信息传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17-09-29 23:55李玉玲
财会学习 2017年19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李玉玲

摘要:“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地理上指向跨文化传播最为活跃的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对外经济信息跨文化传播中,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为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强调“讲”好先要“听”好;其次既要讲“中国”的故事,又要讲好“世界”的故事;第三,要讲好“故事”,还要讲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经济信息;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他说:“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11月,他在APEC会议上将其概括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全球化。“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地理上指向的是跨文化传播最为活跃的区域。在这个意义上,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特别是其中的经济信息传播,对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非常关键。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好跨文化经济信息传播?关键在于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对外传播时提出:“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2015年5月,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批示,进一步阐释了两年前他提出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内涵,希望“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

本文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对外经济信息跨文化传播中,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为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强调“讲”好先要“听”好;其次既要讲“中国”的故事,又要讲好“世界”的故事;第三,要讲好“故事”,还要讲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一、要“讲”好,先要“听”好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经济信息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讲”自然十分重要,但前提应该是“听”好,要“听”清楚受众、用户的需求。在不了解信息消费者需求情况下,即便“讲”得十分卖力、“讲”得天花乱坠,结果一定是对牛弹琴、事倍功半。

首先是听一听外国受众、信息用户的关注点、兴趣点。如果不能从国外用户的信息消费需求出发安排信息产品设计、生产,单方面地从我们信息生产者的便利角度传播信息,势必造成“产销不对路”,传播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毋庸讳言,西方国家的公众、用户更重视本国媒体和发达国家的信息,对于发展中国家、非英语国家的信息本来不太关心。美国记者常说的一句话:“为什么俄亥俄的农民要关心?”(why does a farmer in Ohio care?)当很多人还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一带一路”的情况下,“讲好中国故事”,更应该强调“精准施策”,把做好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信息用户、新闻受众信息需求情况的抽样调查,作为对外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首要工程。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目前我们对外传播工作中,很少进行科学的受众抽样调查。常规做法就是靠自我主管感觉推想海外用户、受众的接受心理。因此,要“讲”好,更要“听”好,我们可以从踏踏实实做好受众调查开始。

二、要讲“中国”的故事,又要讲好“世界”的故事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因而,“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各国携手努力,“一带一路”的故事,绝不仅是“中国”的故事,一定是“世界”的故事。在对外经济信息传播中,我们重视讲述“中国”故事,往往忽视讲述“世界”故事。

其实,“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的概念本身,就是德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丝绸之路”这一富有诗意的美好名称,最初出现在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von,1833~1905年)于公元1887年出版的《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一书中。因而在提及“丝绸之路”历史中,我们在强调张骞、郑和的同时,还要强调古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共建、共享的。通过丝绸之路,世界上各文明古国连接沟通,各国的物产珍品、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实现持续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因而,我们在对外经济信息传播中,一定要清晰认识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时期的产物。“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最佳路径,“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互联互动中推进合作。“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以和平发展模式促进世界经济和科学向更高层次发展,有利于帮助各国融入世界、参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改进完善世界秩序,促进多元国际社会和谐相处。总之,对外经济信息跨文化传播,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又要讲好“世界”的故事。

三、要讲好“故事”,还要讲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讲好“故事”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十分重要。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正是国际话语权的基础,只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能够作出正确解读与理解,才能与我国真正建立双赢互惠、文化共享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最为集中地概括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当代中国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具有先进思想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精神自信。

因而,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争取更为广泛的国际理解、认同,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诉求。当前,我们在对外经济信息跨文化传播中,首先应当积极正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一是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偏见。西方国家始终强调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性,往往把社会主义制度视为天然敌人,面对中国和平发展和强劲崛起,西方世界普遍视之为假想敌。例如有西方媒体指出,“一带一路”实际上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中国试图借此建立“亲中國阵营”。二是部分利益主体的政治担忧。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一些利益主体表现出了明显的政治担忧和疑虑。例如有人认为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会形成一个以中国为轴心的势力范围,届时沿线有的国家将被逐步边缘化。三是我国媒体自身经济信息国际传播能力有限,我国媒体没有形成足够强的影响力、权威性,无法及时回应国际舆论的蓄意歪曲、无理攻击。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一带一路”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主导角色,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良好声誉,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三是沿线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发展期待,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较好的地缘政治环境。

总而言之,对外经济信息传播中,讲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加强国别研究,进一步凝练内涵和内容。“一带一路”沿线东盟、东亚、中亚、西亚、中东欧、独联体等广泛区域的数十个国家,在历史文化、宗教传统、政治体制、经济状况、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差异巨大,诉求、期待各不相同。对外经济信息传播中,应该根据其各自不同的情况特点和实际需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调“个性化设计”,注重“精准发力”,着重“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坚持国家站位,树立全球视野,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理念,打造最美“中国名片”。

(作者单位: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丝路事业部副总经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