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观点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2017-09-29 06:22王红启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体现以生为本语文教学

摘要:以生为本是“为谁教”的必然选择,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小语课堂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上正确取舍、教学方法上认真选点、课堂角色上准确定位,最终实现小语课堂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以生为本;语文教学;体现

一、 以生为本,是“为谁教”的必然选择

我们小学语文改革经历了从“怎么教”到“教什么”的变革,从教师为主走向了教学内容为主。理论上“为谁教”比“教什么”和“怎么教”更趋向于教育的本质。

“教什么”更多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目标、对象,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处理、加工、建构;“怎么教”更多考察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对教材的教学策略选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应是个别人的艺术展示,而已成为大众化的更具普遍性的规范性可操作的学科教学。可是,离我们的教学核心——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总是隔了一层纱布。语文教学应该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以生为本,教学必须从“为谁教”出发。教学,以“教”促“学”,“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能学”“善学”的目的。因此“以生为本”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学生而教,就意味着我们在知识性内容、能力型发展训练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教学取舍上,必须考虑到学习主体的儿童特质,必须在他们成长点和盲点开发上做出选择。

为学生而教,就意味着教师课堂上的角色定位要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展示自我,改过去课堂上的教师秀为学生秀。教师的问答训练、知识理解、价值观引导等,要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心领神会。

二、 以生为本,必须在教学内容上正确取舍

那么教学内容究竟如何选择呢?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其规律性的。第一课时要扫清学习障碍,解决生字词,课文读通读顺,疏通课文条理,找到文章的线索,确立文章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在品词析句、体会情感、习得文章表达方式,获取习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教学。如果教师不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自己非要独辟蹊径,往往点亮的是自己,无奈的是学生。一位教师在教学《青松》一诗时,上来就让学生读诗,理解诗句意思,抄写诗意。学生连诗中的生字词都没有规范地写一写,又怎么能够学扎实呢?

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不仅要合乎教学规律,更要尊重学生学习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一般的,我们不提倡借班授课,因为那更多的是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基本功,其实教师对于借的班级学生不熟悉不了解,又怎么知道其教学需要呢?某位特级教师送教下乡,遇到这样一件事。借班班级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课上字句读不通读不顺,不知道停顿,更别谈理解词语、读出滋味了。教师立刻改变教学内容,整节课全部用来处理“读书”。让学生读了四遍课文:第一遍读通,圈画出生字词、难读的句子;第二遍重点读含生字词的句子和长句子、易错的句子;第三遍边读边想,文句讲了什么,懂了什么,什么不明白;第四遍读书带着问题读,能解决几个问题就解决几个问题。学生四遍书读下来,不仅基本掌握了读书的方法,还把课文从不通到读通顺、不正确到读流利。课后与会者高度赞扬了教师——心中有生、以生为本。这样的语文教学就是对展示教师个人的课堂一种颠覆,因为教师的精彩源于学生的精彩。

三、 以生为本,必须在教学方法上选准点

以生为本,我们要抓住训练点,贴近学生的学段特点与心理特点,设计的难度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可能达到的程度。

以生为本,教师要切实在学习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学生习得言语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标准。听说读写能力的习得非一朝一夕,如听的能力训练,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倾听,知道听什么、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听记要点,及时概括,归纳出说话者的主要观点、發现语言的合理性和不足,及时评议或者反馈。它不应该是单向的师说生听或者同伴交流。教师在训练的时候,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有自己的要求,层层落实,最终要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

让学生在书本上写旁批,这一能力训练也是有其鲜明的时段性和认知阶段性的。我们要从简单的圈画文本中的词语句子入手,到给生词标注含义、圈画典型词句、体会句子的特殊用法好处、再到给某个词语、句子写上自己的理解。如果教师一上来就让学生圈词写体会,要么学生不知所措,要么泛泛而谈、敷衍塞责。语文教学训练中好多能力都是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如复述课文、想象画面、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等。教师在讲授这些学习方法时,要遵循这一认知规律。

四、 以生为本,教师必须在角色上定好位

把课堂上的时间让位给学生。有专家提出一堂语文课,教师最多只能评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都要留给学生。现今的课堂语文教师大量占据课堂,一堂课讲到底、问到底语文课上成了讲座课,教室成了讲堂不是学堂。学生学习时间多了,可以读书、思考、可以交流汇报、可以旁批、可以遣词造句、可以质疑问难、可以书写练习……这每一项训练都离不开时间的打磨。试想没有了时间,学生又如何进步呢?教师应该做麦田的守望者。

把课堂上的自信给予学生。曾经听一位教授公开课很感动,课上教师给学生一句罗曼·罗兰的名言,强调了师生诵读后,相互交流自信的重要性。教师用充满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自信的回答展示自我。学生课堂上自信地展示自己,一改过去的胆怯畏难,他们大声地朗读、回答,相互展开比赛评价,每每学生回答完毕,教师总是恰如其分地评价,课堂教学气氛愉悦始终。教师传递的是快乐与自信,心灵成长是学生成长的土壤,以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渴求,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心灵强大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教师应该做忠实的观众。

把课堂上机会让位给学生。朗读时不妨让学生秀秀自己的朗读,相互之间评一评,比较中找到差距,明晓长句朗读的技巧、语调的把握等;讨论问题时,把结论留给学生总结归纳,教师穿针引线,关注分歧,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教师应该是指路人。

参考文献:

[1]孙火丽.以生为本,点亮语文课堂——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以生为本[J].语文建设,2015(14):10-11.

[2]罗应纯.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以生为本[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9):35-36.

作者简介:

王红启,安徽省池州市,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体现以生为本语文教学
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艺术品位在生活中的体现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