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龄教育下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017-10-08 06:50陈杨陈林
世界家苑 2017年10期
关键词:混龄教育游戏活动

陈杨 陈林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独生子女较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面临无兄弟姐妹,更没有共同玩耍的伙伴的困境。独生子女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多元、宽松、公平的环境。而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贯穿于儿童的生活、学习之中,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分析国内混龄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混龄教育的概念界定浅谈了混龄教育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以及对混龄教育下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混龄教育;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

引言:混龄教育在我国被应用一方面是由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的传统做法决定的。大多数幼儿园以儿童的年龄为依据,编成小班、中班、大班。同龄分班于教师而言,他们方便管理。另一方面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独生子女由于狭小的活动空间形成了孤僻、不合群、同情心薄弱、占有欲强的特点。为了更好的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为这一群体创设与异龄儿童进行交往的机会,并将其融入至儿童的游戏活动之中。目前混龄教育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除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在主动采用之外,当然还有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被迫”采用混龄教育。

一、混龄教育的概念界定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指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①“大带小”:在同一个班集体中,年龄大的儿童不论在生活、学习还是游戏中的玩伴大部分是比自己年龄小的儿童,所以年龄大的儿童需照顾年龄较小的儿童。②幼儿具有多重身份:混龄班的儿童既可以是同龄儿童的玩伴,也可以是异龄儿童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同时也可以作为某些儿童的老师。

二、混龄教育的意义

蒙台梭利曾说:按年龄实行隔离是一个人能够做的最残酷的最不道德的事情之一。混龄教育作为同龄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为幼儿提供了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1.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冲突理论指出:儿童认知的发展需要与同伴不同的观点进行互动,通过同伴间的争论儿童能学会接纳、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混龄教育就是让认知水平不同的儿童在一起交流互动,使认知冲突出现的几率更大,更有效的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2.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为一个社会人,逐步步入社会的过程。

2.1同伴交往

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社会学习是儿童成长的途径,观察、模仿的对象越是多样化,儿童的社会学习就越丰富多彩。混龄教育环境为儿童提供了大量观察和学习不同发展水平同伴的机会。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对方的社交行为而学习尝试对自己而言是新的社交手段,进而丰富自身的社交行为。同伴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独生子女生活的空缺,促进其健康成长。

2.2情感体验

情绪情感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反应。混龄教育中儿童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去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如大龄儿童作为哥哥姐姐可能会主动去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当弟弟妹妹摔倒后哭泣时表示关心和同情。弟弟妹妹体验到被关心、照顾,会在无形中通过观察、模仿哥哥姐姐的行为,促进其道德品质、情感态度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混龄教育下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游戏贯穿于语言,音乐、美术、锻炼、数学等各项活动中,幼儿通过各种游戏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为了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作为教师应更好的组织指导游戏活动。

1.创设丰富多元、多层次的环境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儿童进行游戏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在游戏环境中提供适合不同年龄的设施及材料,满足混龄教育中儿童的活动需求。

1.1材料投放的合理性

所谓材料投放的合理性主要是指材料的数量、功能、种类既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又要考虑到儿童的差异性。对于小班儿童而言,他们的游戏特点是依赖于直观、颜色鲜艳的玩具,那教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尽量选择一些成品材料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大班儿童已经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和一定的探索能力,教师应为其提供较多的半成品游戏材料,以供他们自由探索游戏玩法。比如在娃娃家中,冰棒棍的投放,儿童可能会把它想象成“医院”里的体温表、压舌板,也可能把它用作勺子、梳子等。

1.2空间密度的适宜性和时间的充足性

空间密度是指游戏环境中可供每个儿童使用的空间大小。史密斯和科纳利的研究表明,在每个儿童的活动空间大于或等于25平方英尺时,空间密度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几乎没有影响;当每个儿童的活动空间从25平方英尺下降到15平方英尺时,攻击性行为明显增加。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应根据游戏的类型控制活动区的人数以及空间布置要考虑“动”“静”结合。另外,儿童每次的游戏时间应保持在30-50分钟,這样儿童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同伴,准备环境,使游戏可以顺利的发展下去。

2.游戏内容的真实性

混龄教育中游戏活动涉及到不同的年龄段,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才能使各个年龄段的儿童都能感兴趣,同时,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在不断地更新发展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生活的认知存在差异,所以混龄教育游戏活动要不断关注儿童的生活。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指出“教育即生活”,混龄教育为儿童创设一个真实、丰富完整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理解社会规则,在交往中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教师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给予有效恰当的引导;也可以和儿童根痛参与游戏,与他们互相交流、帮助;也要支持儿童的想法,让他们大胆的去尝试。

参考文献

[1]金建生.幼儿园游戏指导与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2012.9

[2]朱陶,李玮.学前社会教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8

作者简介

1陈杨,(1997-),女,汉族,重庆市,西华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2陈林,(1995-),男,四川省成都市,西华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混龄教育游戏活动
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浅谈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混龄教育中幼儿的别样“分享”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蒙氏混龄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浅谈混龄教育中幼儿心理理论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混搭”潮流
幼儿园混龄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