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媒”之力彰显“课”之魅

2017-10-08 06:50李东起张金英
世界家苑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斑羚安塞腰鼓

李东起 张金英

一、电教媒体是激发兴趣的彩虹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有了兴趣,才能有激情,才能兴致勃勃地去钻研。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在大屏幕前,我们可以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地摆在学生们面前,引领他们去欣赏“春”的千姿百态,聆听“潮”的汹涌澎湃,感受“莲”文化的无穷魅力。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乐学,老师不累,语文课上其乐融融。多媒体让教师成为导演,导演出一幕幕场景;成为画家,用斑斓的色彩展开生动的画面;成为导游,引导学生在语言的海洋中漫游……这种全方位展示着的语文教师气质的美,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对课堂产生审美情感,使他们获得美的陶冶,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处在美的环境中,产生良性循环,增加学生学习的活力。如教学《三峡》时,先播放三峡的奇山异水图片、视频、文字介绍……学生面对鬼斧神工的画面,惊叹不已。接着展示有关郦道元和三峡地理形势的文字介绍,通过展现画面,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再燃智慧之花,把教材、教师引导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融为一体。当学生对三峡产生感性认识之后,告诉学生,这是关于长江三峡的一段,学生一边看着图片,一边听着教师的讲解,仿佛与古代的地理学家一道置身于浩瀚雄浑的三峡,赏鉴着三峡的夏水之盛,春冬之静,秋之凄清。此时,学生的心中已产生了共鸣,时而心旷神怡,时而思潮汹涌,随着三峡水形山势的起伏跌宕而神往不已。于是师生一起徜徉于两岸峭拔连绵、江流回环起伏的三峡胜境。在学生全面了解文意之后,播放“三峡水电站”的灯片和三峡的三维视频,展现高峡出平湖的巧夺天工之美,让学生感受现代化高科技的神奇力量。这样,无需多说,学生就能被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诱导着,有如身临其境之感,身心自然会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进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电教媒体是创设情境的桥梁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是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是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它的美千姿百态,中学教材中有自然景物的优美描写,有河流山川的壮丽美,有花草树木的生机美、秀丽美,还有名胜古迹的神奇美,等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只要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但是大自然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源泉,有些却在千里万里之遥,又不可能让学生随时身临其境,亲睹之景,这时,电教多媒体可以助一臂之力。通过优美的风景录像再现课文景物。让学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并进入其景可观、其物可赏、其声可闻的境地,从而来感染学生。如我在讲《春》时,我利用电子白板给学生创设了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用录像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表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让学生跟着音乐欣赏春景图片,倾听春天的旋律,感受春的意境。在录音范读的引导下,被带进了春天里,产生了读书的欲望,人情景融为一体,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整个课堂沉浸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可播放《黄土高原》的音乐,配以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为安塞腰鼓的出场设置情境。后放一段录像,把西北汉子的奔放、狂野、矫健、洒脱的形象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它那恢弘的气势,铿锵的节奏,生命的活跃和强盛,感慨艺术的魅力。教师再播放《安塞腰鼓》舞蹈片段,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安塞腰鼓场面,带动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情境。以形象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从而帮助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而真切的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那雄浑的鼓声迅速地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紧张的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声,欣赏着屏幕上呈现出的豪放的画面,入情入景,学生很快了解安塞腰鼓的特点,牢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学生很自然地步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三、電教媒体是突破重难点的钥匙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传统教学里教师凭借“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显得单调乏味,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里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这又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在此有所突破,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课文。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有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 ——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之上,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态展示斑羚飞渡这悲壮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

四、电教媒体是开拓思维的渡船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为语文教学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带来了新的曙光。电教媒体有极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各种事物形象,情景过程的再现,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利用电教媒体技术进行发散型教学,是培养思维求异的有效途径。巧用录像,培养发散思维中学生的思维大多仍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如讲到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时,初一学生还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史,不了解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行径,也就不能体会作者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那份悲苦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仇视。于是在正式授课前,笔者给学生播放一段日军对中国民众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录像。看完后,有的学生轻轻拭着眼泪;有的摩拳擦掌,大有要和画面中的侵略者大干一场的架势。利用电教把侵略者的行径形象地表现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以及对侵略者的憎恨,这篇文章学生很顺利地就理解了。如指导《黄河—母亲河》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我用多媒体展现了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图片,及滔滔河水,奔腾不息,一泻万丈的雄伟画面,恰当刺激了学生听觉、视觉,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时,抓住时机发问:“看到此情此景,听到黄河怒吼的声音,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写作欲望萌发了,各抒已见,既发出了拯救母亲河的呼唤,又赞美黄河的气势,抒发了对黄河的情感,还展望了黄河的未来,表达了对黄河的美好希望与祝愿。课后学生以“我心中的黄河”为话题写作文,效果很不错,有一部分学生还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了公益广告,很有创意。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作者单位:1、安丘大汶河旅游开发区贾戈中学;2、安丘青云双语学校)

猜你喜欢
斑羚安塞腰鼓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母性的力量
安塞腰鼓的体育文化价值与传承发展探究
在黄土地上飞扬的安塞腰鼓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你好,腰鼓
激发兴趣,简化腰鼓教学
drum dance in ansai 安塞腰肢舞
生命的飞渡
黑斑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