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城市马拉松现象分析①

2017-10-09 12:51程周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3期
关键词:马拉松赛女性主义马拉松

程周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

女性主义视角下城市马拉松现象分析①

程周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

女性马拉松的比赛决议在1981年9月,由国际奥委会通过会议投票批准。虽然在7年后,才有女性选手参加马拉松赛,但女性参与马拉松赛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门现象。随着社会对女性参与马拉松赛的重视,越来越多形式的女性马拉松赛事相继开展。该文对女性参与马拉松赛事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社会、文化、经济因素探讨女性成为城市马拉松赛事新势力的原因。

女性主义 城市马拉松 新势力

如今社会,体育依然由男性主导,但是投入到体育运动中的女性人数日益增多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潮流。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女性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和控制身体,运动过程中与身体相结合的自我竞争,使社会上的旧习俗和观念被击破,实现高度的自我价值感及意识,为女性在体育领域争得了发言权,拥有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女性的自信心进一步转移到社会中的其他方面。跑步运动近些年,在国内越来越流行,多种马拉松赛事不断出现,发展迅速。如今的人们重新认知了跑步,不再认为这项运动枯燥乏味,更多的人把这看作是一项容易进行的运动,而且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同时由于方便参与,更多的人体验到跑步中的乐趣。而且通过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成为参与马拉松赛的新势力,该文试图从女性视角下探析当代女性越来越热衷于参与城市马拉松赛的背后因素。

1 女性主义基本含义及女性参与马拉松的历史背景

1.1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舶来品。“feninism”这一概念在中国经历了长期复杂的过程。上世纪初期,在西方女性渐渐参与政治运动,中国也受到“feninism”概念的影响。原译为“女权主义”,它是女性对政治权利强烈需求的表达,是中国和西方女性最早争取参与政治活动的反映。在30~40年代,妇女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互相融合。成立新中国后,妇女解放的社会主义理论完全脱离资产阶级女权主义理论,大家对女权主义理论和话语基本上闭口不提。国家实行开放政策后,“feninism”才重新被关注和研究。90年代,它被翻译为“女性主义”,同时将研究女性主要话语的境地融入其中。从客观的角度看,“女性主义”比起最初的“女权主义”文化和政治的意义包含的更多一些,更符合我国的社会现实。由于“女权”与“女权主义”的提出,意味动摇了多少年来中国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然而“女性主义”的提出,从基调上来说相对比较宽松一些,便于国人接受和理解。

1.2 女性参与马拉松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初期,负担不起竞技体育的激烈新竞争是人们对女性的普遍看法,女性不但无法进入奥运的大门,而且连旁观的权利都没有,如果强行参与便会被处决。但是,每一个时代都不缺乏抗争者。女子马拉松之所以能成为奥运项目,得益于Kathrine Switzer的贡献,她是一名了不起的女运动员。1967年,马拉松赛在波士顿举行,乔装打扮后的Kathrine Switzer如愿进入赛场,但还未跑到两英里,就被工作人员发现。Will Cloney作为赛事总监他与工作人员Jock Semple一起设法抓住她,并迫使她离开赛场,但她的大学同学一直全力保护她的安全。最终,Kathrine Switzer以4小时20分完成了比赛。潜行,伪装,全世界的女性经过不断的斗争, 1972年,女性第一次正式获准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世纪80年代初,Kathrine Switzer不再参与比赛,专心从事女性参与马拉松比赛进入奥运项目的活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结束的前一天,第三届世界马拉松赛在Kathrine Switze组织下顺利在伦敦举行。参与这场比赛的女运动员来自27个国家,其中有5名女运动员第一次打破了历史上2小时40分的记录。女性马拉松的比赛决议在1981年9月,由国际奥委会通过会议投票批准。女性最终获得奥运马拉松比赛权。同年,马拉松比赛在北京第一次举行,全部由男性专业人士参加;七年后,才开始有女性选手。

2 现代城市马拉松女性参与现状及因素分析

2.1 女性参与城市马拉松的现状

2.1.1 “修女马拉松”为爱长跑

马拉松筹款是海外筹集资金的常见方式,但它在中国仍然非常陌生。“修女马拉松”由中国田径协会作为主办方,参与者为各地的修女,修女们在中国体育总局的批准下进行比赛,同时以此方式给她们的服务项目筹集资金。自2009年以来,修女们一直参加马拉松赛,为她们的服务项目筹集资金。“她们为爱长跑,我们为爱捐献”。200块钱,基本上可以满足穷孩子一个月的费用;50块钱,可以给无助的老人买一件像样的衣服;10块钱,可以带上一份丰盛的午餐给残疾孤儿。

2.1.2 全棉时代2015中国(深圳)女子马拉松赛事

在2015年以前,没有女子马拉松比赛在中国举行。在2015年3月8日成功举办了惟爱至美·PurCotton全棉时代2015年中国(深圳)女子马拉松比赛,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赛事的3个组别:马拉松的整个赛程为42.195公里,一半赛程为21.0975公里,体验组为5.5公里,参加的女运动员数量依次为500、500、3000。以跑步的方法提倡“阳光女性”的观念,作用在于提高女性的“四自”精神,主动宣导“女性惟有大爱才最美丽”的先进理念,将体育、健康和公益密切相联,积极征集善款,用以支持女性健康的公益事业。2015年,全国第一次女性马拉松赛在深圳首次举行。接下来在全国各地都有专门为女性设置的各类运动项目。来自2016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注册于中国田径协会的女子马拉松比赛就有9场之多。

2.1.3 越来越多的年轻女生成为新势力

分析了人群在微博中的讨论,近一半的马拉松参与者都拥有较高的教育程度,超过一半的跑步者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女性倾向于稍高的偏好。从参与者年龄来看,90后是马拉松人群的主力军。

依据2016上半年,国内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起的“2015中国跑步者调查”,参与比赛的女性跑步者越来越年轻,有50%的女性跑步者年龄在20~29岁之间;同时有超过80%的女性有开始跑步的打算。很明显,女性体育运动人群在体育产业链中是非常有开发价值的。

图1 马拉松产业人群特征分析图

2.2 女性参与城市马拉松的因素分析

2.2.1 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马拉松运动反应了社会生活、社会思想以及社会风尚。而且随着社会新媒体的兴起,马拉松赛使跑步变成了一种可以分享的社交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马拉松运动使人们在传统的社会中处于稳定的同构状态,有可能人们的宗教信仰不同、政治信仰不同,或者生活环境也有差异,但它却会把大家团结在一起。

在现代社会复杂的生活中,都市化的生活给人们带去物质收入,同时也带去焦虑、恐慌、人与人之间很少有信任感、害怕与人交流、害怕失望,铺天盖地的各种因素成为了都市人焦虑的源头。所以,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同时,参与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在闲暇时间主要娱乐方式。女性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而且在高强度工作量、高生活压力下,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可以消除紧张的学习和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调节身心、肯定自己、学会感恩,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在马拉松赛中,女性参与更多的是对自我超越和自我意识,女性跑者完成每一个马拉松时候都觉得她们是自己的英雄。跑步是身体、精神和心灵跟随着自己的步伐,选择了新的征程,而不是固步自封,使女性跑者能遇见生活、体验生活,在奔跑过程中,理解享受生活,感悟、追求生活的本质。

2.2.2 文化因素

城市马拉松赛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标识,是不断打造城市品牌、形成城市特性的标识和符号。在城市中举办马拉松比赛并对此进行报道的同时也是城市文明以及历史的积淀的一个展示。女性参与马拉松则是城市马拉松的符号,在女子马拉松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直至现代社会,女性一直延续和发展着马拉松赛对女性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女性参与马拉松运动的热度不仅诠释着女性在社会文化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将女性本身原有的特质表现地淋漓尽致。

作为一个文化的象征与意识的传递,马拉松本身已经脱离了长跑的本质,在文化意义上真正从古希腊体育精神延续成为了现在体育精神的一部分,一种追求平等自由的文化表征。作为体育比赛中的一项,马拉松精神的经典总结为: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持之以恒、永不言弃。女性在参与马拉松运动时,也生动的诠释着马拉松精神。

2.2.3 经济因素

女性参与马拉松赛事给城市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显著的成效。女子马拉松比赛活动可以引来更多的赞助商,比如特殊的女性跑步者平台、参赛的服装、设立的奖品、比赛结束后提供的服务等,其中不乏化妆品、项链、配饰、滋补饮料以及美容。

妇女运动内容与理念的变化,使整个体育市场产生巨大的变化。一些企业已经关注到这一点,国际上一些知名体育品牌企业已经开始对女性的跑步市场做规划定布局。多个品牌都有专属女性的体育体验店开设,把女性主要市场作为主要市场。在中国,特步最早对女子马拉松比赛进行布局,它是中国马拉松运动中提供赞助最多的运动品牌,提及其对纯女子的跑步活动的赞助最早应开始于2014年,马拉松大市场是其品牌的主要发展方向,内容涵盖了产品到服务,在此背景下,在上海浦东举行的女子马拉松半程赛以及kissrun国家女子马拉松半程赛南京站、成都站都陆续得到其赞助,并增加了女性体育产品的品种数量。

3 结语

该文通过对近两年来举办的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人群和专门性女性马拉松赛事的场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社会、文化和经济3个方面分析了越来越多女性参与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原因。女性参与体育的次数已经逐年上升,过去阻碍女性参与体育的障碍也已经随着时间而消逝,城市马拉松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女性的参与。

[1]路毅.马拉松热的文化探源[J].体育文化导刊,2017(1):57-60,64.

[2]罗丹.基于“惟爱至美”主题符号下的中国深圳女子马拉松赛的社会学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6.

[3]蒙彩娥.马拉松与城市文化的契合及优化路径研究[J].体育科研,2015(5):48-51.

[4]王燕.简析影响我国城市马拉松赛走向热潮的因素[J].运动,2015(15):3-4.

[5]艾玉波,庞雅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性消费文化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5(1):154-160.

[6]海晶.“修女马拉松”为爱长跑[J].社会与公益,2014(9):64-65.

G806

A

2095-2813(2017)08(b)-0192-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192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课题编号:CX2017B211)。

猜你喜欢
马拉松赛女性主义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一起来跑马拉松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