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10 08:51范双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病理学器官中心

杨 洋,范双莉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杨 洋,范双莉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为了顺应高职院校的教改趋势,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高职执教理念,本教研小组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对病理学课程进行整改.选用康复治疗技术1501、1502班作为对照班,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授课;1503班为试点班,试点班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经研究分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思维认知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PBL;学生本位;病理学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该课程着重从形态学改变的角度来阐述病变器官、组织的大体特点和显微镜下特征,从而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近年来,随着社会医学的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在逐步转变.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以学科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1].20世纪90年代,美国医学院校协会极力推行“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研究项目”,重点发展“以器官系统或以问题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课程[2].国内医学教育权威专家普遍认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更符合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需求[3].

据相关文献研究,国内多所本科院校已经在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研究[4-5].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改还研究甚少.为了顺应高职院校的教改趋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高职执教理念,本教研小组借鉴兄弟院校研究经验,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对病理学课程进行整改.

1 研究对象

2015级共23个班级,其中普通护理15个班,护理涉外方向1个班,护理ICU方向4个班,康复3个班,考虑到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层次的差异性,因此教研组经讨论选取康复班作为试点对象.康复1503班37人,学生少,可控性强,作为试点班单独上课;试点班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康复1501/1502班做为对照班,其中对照班上课人数73人,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授课.两组班级授课教师、教材、考试内容及方式均相同,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根据学生和师资条件以及学校管理的特点,在特定班级和特定章节进行小范围的实施,并进行比较研究(见图3-1).

通过实验章节(各论)和对照章节(总论),PBL教学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这两方面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即总论部分:传统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各论部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整合式教学联合PBL;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PBL教学,授课完成后,对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询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问卷(二):分析试点班和对照班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困难,对课改适应性、满意度、收获性、对师资的满意度、学习中是否困难等进行调查,来分析实验班的学习情况,最后比较学生的模考成绩.

图3-1 课改研究方法流程

3 研究结果

3.1 试点班对课改效果的评价

据调查分析,在37位学生的随机调查样本中发现,100%学生认为在课改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询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次教改效果均非常满意;其中90%的学生认可PBL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课程整合和B+C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达到100%(见表3-1).

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次教改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仍有部分学生不太能够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时,由于学生还没有基础护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对案例中的专业指标不太明白;对于PBL教学时,授课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找到部分答案,但是还缺乏总结、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以及在进行整合式实验授课时,由于基础功不扎实,很难辨别病理切片和正常组织切片有哪些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课改的进一步完善(见表4-2).

表3-1 试点班学生对能力水平的评价(n=37)

表3-2 试点班学生对课改效果的评价(n=37)

3.2 试点班与对照班成绩分析

教研组成员在经过一系列课程改革后,通过整理试点班与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并进行分析,发现试点班的平均分为77.44,及格率为100.00%;对照班的平均分为73.53,及格率为95.89%;试点班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3).

表3-3 试点班与对照班成绩比较

4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4.1 教材方面

目前在市面上还没有全面的、权威性的“多学科”整合性教材,现有教材大多是将相关课程进行机械的组合,形式上的“拼凑”大于内容的融合;因此,在本学期授课过程中是通过授课教师课下准备好教学素材,课上使用,由于没有配套教材,不利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改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利用课下时间将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的相关教学素材提前与病理学内容重新调配,提前将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学习空间,让学生提前学习,以节省在课堂回顾已学知识的时间.在该教学模式下,下一步教研小组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教材的重新编写.

在教材的编写上要“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打破原有学科的限制,突出为临床学科服务,内容应少而精,突出“学生本位”的原则,以“够用、使用”为基线,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临床使用性.同时在编写教材时,应请教交叉学科的专业教师进行充分调研、讨论、审编和审核,以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4.2 师资方面

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大多数教师的授课方式还停留在“以学科为中心”的顺序教学,极少或不敢突破学科界限,一方面是由于固化思维,另一方面由于学识的有限性.在病理学授课过程中通常是按照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结局的思路实施授课,方法死板教条,没有研究学科的系统性、边缘性和交叉性.这样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思维,也抑制了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兴趣.

新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生本位”的角度上,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提出新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和督促者,不仅要提供教学资源还要进行课下学习监督,同时在课堂上还要有效组织课堂活动并进行综合测评.这就要求教师要付出比平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制作教学课件与资源,同时要求授课教师熟练使用互联网技术,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4.3 学生方面

新的教学模式本身就需要新标准、高要求,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习惯了老师讲,被动听,缺乏主动探究的思维意识,遇到问题时不会举一反三;在接触新的教学模式后,认知观念和意识难以转换,主动性差,缺乏积极踊跃的参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授课教师除了完成授课任务外,还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每节课都有所学、有所获、有所长.

4.4 课时方面

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由于课时较少,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计入授课计划,在本次教改中同样没列入授课计划.但在今后的课改推广中,考虑到临床应用,需要经这两个系统疾病增加进来,将原有的每周2个课时增加至3个课时,实行单双周排课,以保证系统知识的完整性.

4.5 教学资源方面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实验课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力的重要环节.通常的实验课都是教师先讲授理论知识,再给学生示范,之后学生再练习.加之我专业师资、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学生人数较多,实验课时分配不尽合理等因素,很难保证良好的教育质量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可打破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格局及学科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但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就需要打破合班上课秩序,要求单班上课,针对本系部“僧多粥少”的局面,暂时还很难大面积推广.

同时病理学实验资源还存在新鲜标本和病理学切片不足的问题,现有实验室还是经过处理的大体标本,颜色已经发生了改变,学生没有新鲜标本的对比,很难想象出病变器官的病理变化.

改进措施:在医院内收集新鲜的大体标本或是收集新鲜标本的图片;有些肝的镜下切片不直观,比如肝水肿切片与正常肝组织的切片区别不够典型,急需数字化的切片来填充和完善.

4.6 教学管理方面

每项课改的推进都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管理层的重视,由于是针对于相关学科的整合,将是费时费力,不仅要挑战学生、师资,对于行政管理层也是不小的挑战.课改模式的全面启动与推进,需要不同学期开设课程的统一规划和不同学科教师的统一调配,积极协商解剖、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关系,积极商讨器官系统教学内容的更改和创新方案.由于护理系教师少,学生多,大多采用合班上课,使现有的教学结构限制了新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

5 总结与展望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PBL模式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避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复,在传统教学中增加了新的元素,比如“以PBL为基础”的讨论课和以“TBL为基础”的团队协作竞技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早期临床思维,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果.

当然任何一项课程改革都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实践与探索,仍然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个别医学基础知识无法纳入到课改课程,现有师资无法满足课改的全面推广等.这还需要我们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在研究基础上不断总结教学特点和教学经验,积极进行探索和整改,使该教学模式能在基础医学的其他课程中全面展开并得到推广.

但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其教学效果要在收集大量样本后才能做出有依据的判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各器官系统之间有机结合还是一个探讨的方向,需要今后在教学中继续探索和尝试.

〔1〕李敏才,甘亚平,余同辉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0):944-946.

〔2〕文历阳.21世纪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1-2.

〔3〕唐俐,李龙江,余华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人体机能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与实践 [J].西北医学教育,2014(4):739-741.

〔4〕向琳,董志,徐晨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5,36(23):72-75.

〔5〕唐俐,李龙江,余华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人体机能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与实践 [J].西北医学教育,2014(4):739-741.

G642

A

1673-260X(2017)09-0190-03

2017-07-01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院级教研教改课题《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的教学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病理学器官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类器官
ORGANIZED GIVING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