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为农业添动力

2017-10-10 17:36
旅游纵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互联网+电商

2016年中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思维模式的颠覆,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变,这一切的原因都基于农业开始拥抱产业互联网。我国农业正在走上一条电子商务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在“互联网+”的热潮下,农业B2B电商正进入全新的阶段,更多的实体企业开始“触电上线”,由企业自发发展向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多层次合作、集群式发展转型。越来越多的B2B电商企业开始意识到,未来的商业竞争不再是一家企业同另一家企业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圈同另一个生态圈的竞争。因此电商企业都开始着力打造共融、共享、共生、共赢的生态圈,尤其是在“互联网+农业”这个万亿级的2B服务市场中。

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是中央的重要决策,也是涉农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互联网+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新动力,农村电子商务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在农业领域,互联网已经引发了深刻变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快速融入,农户与农资农具、市场之间的信息变得更加对称,各种中间环节的减少也让农业成本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互联网+”无疑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推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最终实现从农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转型。“互联网+”赋予农业的变革是全方位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值不断上升,农业由于诸多限制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发展状态。“互联网+”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将“互联网+”融入到现代农业中,打通农业现代化链条,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产品的各个环节,使 “互联网+农业”在社会主义农村真正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互联网+农业”不是单纯的农产品电商,不能只限于农业销售领域。真正的“互联网+”应该融入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从选种到播种、浇水施肥、养护防控,再到收获、运输、销售、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来优化全产业链流程,让农业生产经营更加便捷和通畅。

为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1月发布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称,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开展网上创业。通过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培育产权清晰、利益共享、机制灵活的创业创新共同体。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给农村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科技力量,他们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以“互联网+”的方式架起了城乡互动的桥梁,促进了现代农业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在农村,最不缺少的就是新鲜应季的瓜果鲜蔬,而最缺少的就是便捷的交通和及时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把客户和农民通过鼠标联系在一起,将新鲜的瓜果鲜蔬直接送到客户手中。轻点鼠标,配菜按时送上门,省去菜场奔波;粮油蔬菜滞销,网上发布信息,客商上门收购;需要农资农具,轻点鼠标店家送货上门;生产遇到难题,网上求教农业专家……现如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销售中的广泛运用,这种以“线上推广、线下交易”为特征的“互联网+”模式,逐渐成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这种营销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客户对新鲜蔬菜水果的品质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农民创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互联网+”赋予农业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为现代农业项目的招引打开了方便之门。近年来,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依托互联网,大力推进网上招商,积极招引现代农业项目。三盛鑫生物科技、果之鲜、千畝玫瑰园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迅速落户开发区。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占据海安县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半壁江山”。

从产地到餐桌零距离网络销售、通过平台将土特产直销省外、年新增网络经营主体1.3万户……安徽省近年来着眼于“互联网+农业”,不断助推农产品电商化、现代化,给广大群众开辟了新的致富路。电子商务倒逼着农业生产加工环节的标准化、品牌化,助推着农产品电商化、现代化,改变着传统农业经济和产业形态。石台县以“一亩茶山”为带动,整合该县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产地到餐桌零距离的网络销售,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有些地区,农村网店推动了农产品和农副加工品的商品化和商品网货化,迅速带动了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淘宝县”模式。如浙江丽水市遂昌县在淘宝网(含天猫)上的网销额中,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占比一直超过50%,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网上卖家数量超2000家。

随着“互联网+农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作为基层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点,以同里为核心区的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向与会人员展现了坚持“四化同步”发展,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用信息化引领和驱动农业现代化的鲜活经验。2013年,当互联网开始“改造”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里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也不再满足于既有的现代农业标准达标水平,开始尝试探索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正是这一尝试,引领园区走向了农业发展的最前沿,并于2015年摘得“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金牌子,作为吴江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和科技水平的代表,园区为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国家级典范。

2017年两会上,对“互联网+农业”的讨论格外引人注意,关于“互联网+农业”如何做大做强,代表们也是众说纷纭。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公司董事长刘文新建议由国家牵头打造一个跨区域的农村电商平台,将各类涉农企业、专家、市场信息聚集在这一平台上,并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吸引电商企业进驻,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也表示,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不仅要以电商的形式帮助农民卖农产品,还要以“云农场”“智慧农场”等形式传递更多的经营理念和方式,既服务于农民的精确生产,又能对市场、价格的走向实时分析,提升整个农业的生产水平。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巡视员吴鸿建议要加大信息网络软硬件建设,防止出现城乡信息二元化结构,实现宽带村村通,缩小数字鸿沟。对农民来说,只有基础设施加强了,互联网使用门槛降低了,资费降低了,“互联网+农业”才能落地生根。此外,还要加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民互联网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并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建设。endprint

一提“农场”,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土地、茂盛的农作物、散养的禽畜……总之,相当接地气儿。但是,在锋创科技园区内,云农场却让农场插上了云的翅膀,利用“互联网+高科技”改造中国传统农业。为顺应时代的潮流,云农场选择利用“互联网+高科技”改造中国传统农业——以村站服务中心和农场主服务中心为基础,开展农资电商、测土配肥、农村金融、农村物流等多种增值服务,形成了农业产业链生态圈,创建了“农业+互联网+高科技”的商业模式。

此外“互聯网+”农业还演绎出一种新生事物——特色小镇。特色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如今,这些分布在山水之间的小城镇不仅有着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而且因为交通、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的发展提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些农村地区,地处偏远,但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特色生态旅游项目,通过网络,农民把自己的家乡推荐出去,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采摘,不仅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而且也利用了自身资源,鼓了农民的钱包。

2016年下半年,中国农业迎来了一件大事,特色小镇建设战略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各地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将农业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出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优势特色明显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把小镇培育成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在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农村电商与美丽乡村建设可谓如火如荼,三瓜公社以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为依托,以当地古朴村落和优美生态为基础,以“政府引领、农户参股、企业经营”为发展模式,集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农业种植、电子商务及新农村建设于一体,打造出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基地,成为了国内具有独特品牌影响力的“世外桃源”。今天,三瓜公社正在打造“互联网+”时代新乡村建设样板,在“互联网+一二三产融合,打通电商与乡建、农旅结合”等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对于未来中国农村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开启“首届半汤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农村电商、电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交流、探讨、合作的平台。聚合众智,聚焦中国农村发展,聚焦中国中部, 聚焦安徽半汤,共同探索中国农村发展新道路。

“互联网+”和农业,看似遥不可及的两个概念,却在无形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民不再束缚于手中的土地,他们靠着小小的鼠标轻轻一点,就将自己的农作物送入客户手中,就能将大批客户吸引过来。各级开发区将“互联网+”融入到现代农业中,促进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让种子一片片田埂中开出最绚烂的花朵,结出最诱人的果实,给农民带来最实实在在的回报。

(未完待续,本文由本刊记者梦竹据相关资讯综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互联网+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商下乡潮